分享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17

孤独症儿童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王国里,对人不理不睬,在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为了治疗孤独症孩子,许多患儿家长操碎了心。其中家庭训练是帮助孤独症孩子聆听世界重要的环节。

在家庭中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 家庭成员应了解有关孤独症的知识,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一般性特点和自己孩子所独具的特点;

② 家庭成员应学习和掌握孤独症儿童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

③ 按照由专业机构或人员为孩子制订的个别训练计划,对孩子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

④ 定期请专业人员对孩子评估。

要具备①②两点,就需要家庭成员学习有关资料、参加关于孤独症知识的讲座、家长交流,参加训练技巧培训班等活动;要具备③④两点则需要孤独症儿童的家庭与专业训练机构及人员保持联系,将家庭训练置于专业指导之下,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对训练常见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最常见的错误认识就是将目的与手段混淆,如:误以为训练的目的仅仅是让孩子学会识别颜色,因而在训练过程中强迫孩子长时间被动配合,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可能学会了几种颜色,但他对于训练活动--- 这一必须与人交往的过程产生恐惧和厌倦。而这只会对孤独症患儿潜在的社会适应能力起到破坏作用,甚至使他们越来越难以与人配合,愈发自闭

所以在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孤独症儿童识别颜色时,训练者首先要意识到:识别颜色首先是借以与患儿发生交往的手段,而导入愉快的交往则是目的。在明确这一点后,训练者的任务就是把握如何让患儿在愉快的交往中学习识别颜色,及在识别颜色的过程中体验愉快的交往。事实是(不只是对于孤独症患者)对所有的人来说,要想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首先取决于每个人是否“乐意参加”,而不是靠被动的压力。

大量训练疗法的有效性研究证明:在对孤独症患者进行感知及人际交往障碍训练时,训练者(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中的关键。能否建立融洽的关系是衡量该项训练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标志。

家庭训练的几种方法

1、首先要鼓励参与社会交往。试试玩“偷看波波”“捉迷藏”等游戏。关键是要把孩子吸引到游戏中来。当玩“偷看波波”游戏时,用一块布或毯子蒙住你的脸,你的脸要真正贴近儿童,逐渐贴近他。如果你的孩子转过去了,坚持跟过去,并重复去贴。在布的后面叫唤他的名字。当你蒙住你的脸时,他会想去抓掉那块布或在你突然露面以前,他会有许多偷看的表现。鼓励他的依从方面,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你也可以使用同样的布比如红绷带,无论什么时候完这个游戏,你可以把同样的不防在他的膝上来吸引他参加到游戏中来。

2、把对各种人表示友好作为一个目标。包括邻居,所有的人以及假想的人,动物和木偶。把玩具放下是要招手拜拜,拉着孩子的手教他用手势表示并同时说拜拜。

3、你的孩子可能拉着你的手指向他想要的物品。反对他这样做。抽回你的手并用夸大的手势问“什么”拉着他的手指向需求物,伸长他的手笔指向所希望的物品,走到他的旁边,不让他拉住朝向物品。

4、通过鼓励他指他赶兴趣的物品开始最早阶段的解说,比如看见一个有趣的东西,告诉他用手去指,并一边说“好玩”或“害怕”或“好大”“打碎它”等等。

5、“轮流”游戏启发交谈。例如前后滚动球和汽车玩具或在石板上写字,都是这类游戏。玩这类游戏时,首先承认与儿童要离近点,以便促进儿童活动(即手把手)和鼓励所有依从的表现。如果儿童对某一件东西感兴趣,就从那件东西开始。如果都不赶兴趣,你可以选择球。你可以分开两条腿作在地板上,把儿童放在你对面很近的位置上来回地滚动球。一边滚动一边数 1 ,2 ,3 。当球撞击到儿童,把他的手放到球上。将身体倾斜过去,把你的手放在孩子手背上,当球滚回你自己是数 1 ,2 ,3 ,鼓励之,联系几天以后试试增加滚动的数目。

全球医院网温馨提示:中国目前能够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学前训练及早期干预的专业机构很少,远远达不到为患儿提供社区化服务的层面,极少有家庭能够将孩子象送幼儿园那样每天送到训练机构去接受矫治。这种环境条件下,家庭训练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单一可行的形式。家长作为要长期陪伴孤独症儿童成长的人员,须要同时担负起训练人员的职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