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其实你不用太担心孤独

 addccde 2017-02-16

最近有个家长讲,孩子读六年级,一开学,同学聊游戏都疯了一样。这个孩子不爱玩游戏,觉得跟同学们没共同话题,有点融不进去。妈妈为此还挺担心。


这个事情值得担心吗?


我们看今天有个妈妈给我的留言:孩子过了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劲头十足,从初一开始一直到开学,除了吃饭活动其它时间都在学习。


其实这孩子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寒假课上,这孩子发言是最积极的,有问不完的问题。


而大家可能想不到的,就在两年前,这孩子还是电脑迷,数学只考20几分,妈妈愁的不行。


这孩子的路开始走偏了。迷电脑,迷编程,迷游戏。我跟他反复讲了很多次,还是要抓基本功,学习本身就有数不尽的乐趣,比那些游戏好玩多了。


这孩子现在是真明白这些了。开窍了。而且是主动学习,甚至是沉迷学习。


我看了这个孩子的变化,内心的欣慰无以言表。


而反观有些孩子,小学的时候一分两分都要锱铢必较,孩子一直在被动学习,结果到了初中,成了游戏迷,学习是副业。这就是主次颠倒了。过于强调了成绩,没有让孩子去体会到学习本身的乐趣。


学习这东西,一旦进入到思维的层面,一旦进入到积累的状态。那乐趣是妙不可言的。什么是思维的状态呢?就是你得有困惑,你得有疑问,然后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老师告诉你怎么思考,思考的工具。此时你恍然大悟。这个感觉妙不可言。而且更加美妙的是,你掌握了思考的工具,以后你面对许多问题,就可以自己解决了,这种能力的获得,更给我们带来欣喜。


什么是积累的状态呢?就是你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每天沿着这个目标和方向,不停的积累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充满自信,每天特别充实。


所以学习中的快乐,比游戏的快乐强多了。游戏开始玩的话,充满新鲜刺激还好,玩到后面,其实你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摆脱痛苦了。因为你被游戏给控制了,欲罢不能。我偶尔玩一些游戏就是这个感觉,类似的还有看肥皂剧。明明知道这肥皂剧是垃圾,但你看了一半之后,就被控制了。你必须得知道结局是什么,这叫做心瘾难耐。前段时间有个难度极大,极为无聊,极为虐心的游戏特别流行。为什么大家这么热衷呢?因为被控制了。明知道无聊虐心,但无力摆脱控制。所以游戏是双刃剑,既给你带来快乐,也带来痛苦。这点就不如学习带来的快乐,那是干干净净、实实在在的。


寒假里有个孩子到老家探亲,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别的孩子在那里玩手机,他没有,感到有点寂寞。


孤独和寂寞的确有点痛苦。但是,我习惯于把痛苦分成两类。一类是健康的痛苦。这种痛苦,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痛苦。就像我最喜欢的一种食物,是特别难吃的一种全麦面包。咽下的时候虽然有点苦涩,但我知道这东西是对健康有好处的。所以这种痛苦是我愿意承受的。


我前面讲到的那个寒假里沉迷学习的孩子,他的确失去了一些玩游戏的快乐。但是他得到了什么呢?老师有段时间整天表扬他,说他是见过的最用功的孩子。



看看这个大奖状。这种快乐,是实实在在的。


当你是一个好学上进,热心助人的孩子,你会没有朋友吗?你会因为不热衷玩游戏,就被人孤立,变得没有朋友吗?今天的社会,其实交朋友不难,进一个圈子不难,我们不用担心这个。我们要担心的,是进错了圈子,交错了朋友。


我不是说玩游戏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而是说,热衷玩游戏这件事,不是那么值得羡慕的事情。你不玩这个,不必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恰恰你自己的心里还应该有些得意。因为你可以不被那个东西所控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更有积累的事情上。你应该感到自豪。


萧愚 2017-2-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