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皮肤发黄,什么病最有可能? 眼球和皮肤发黄,说明发生了黄疸。它不是一种单独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都可引起的一种症状。正常人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1毫克/100毫升,当胆红素超过2毫克/100毫升时,眼球和皮肤就被染黄,即出现黄疸。黄疸可分为梗阻性、肝细胞性和溶血性三种。老年人黄疸以梗阻性和肝细胞性多见,而由于感染、输血、疾病或化学药物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则少见。 梗阻性黄疸 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梗阻。老年人最常见的肝外性梗阻,是由胆囊胆管炎、胆管结石、胰腺癌、胆道癌或其他部位的癌瘤转移到胆道附近的淋巴结阻塞压迫胆道,使胆汁反流入血而引起的。 患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可引起肝内性梗阻,使肝内的小胆管和毛细胆管受损伤、胆汁外溢而形成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药物中毒患者。黄疸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受到损害,发生肿胀、坏死,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转运、排泄发生了障碍,使胆红素进入血液而引起的。 判断眼球和皮肤是否发黄,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同时应当注意眼球和皮肤发黄,不一定就是黄疸。老年人的眼球上有脂肪沉积时,可能是现黄色,以内眼角处最明显,医学上叫睑裂斑,其特点是位置局限,颜色不均匀,而且不鲜明,全身皮肤也没有黄染;而黄疸恰与此相反。 吃含丰富胡萝卜素的瓜果和蔬菜,如胡萝卜、南瓜、柑橘、木瓜等,皮肤上可发黄,多见于手掌、足底、前额和鼻子,但眼球不黄。患疟疾时如口服药物阿的平,暴露的皮肤会发黄,但眼球不黄。发现眼球或皮肤发黄时,应马上到医院检查治疗。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