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边袖石《十汊海(什刹海)诗》(三首)
京华有幽水者,名什刹海,元代称海子也。余垂髫即居于此。无双家山,此景独异,一泊碧水,眷恋今生。昔少年击水,忘返有三;壮岁离徙,魂牵至今。从此小桥银锭,细雨拂枝,令人心旌神摇,辄萦回入梦也。夫家山可以渺茫,而不可以去怀;可以今非,而不可以忘绝之也。故咏得什刹海诗三章。 什刹海 漪空皱绿柳葱茏,小刹垣墙若隐红。 横去兰舟桥下过,朦胧塔影待新晴。 泛舟夜游 不共午桥桥上坐,酒阑已是月明时。 桨声灯影泊舟上,初见秋风又赋诗。 银锭桥 斜阳西下来千里,鸟语人吟共一桥。 望断萧芦浑欲醉,西山如黛伫听箫。 
舢舻遮海水,仿佛到方壶。——[元]傅若金 《过银锭桥旧居诗》 七律·什刹海夜渡(新韵) 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间。 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 旧时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簧岁月闲。 白首炼师茶话久,春风料峭暮鸦还。 作者为清朝人,姓名不详。 七绝·北京什刹海随笔四题文 / 愚饱 (一) 皇家瑞气作烟销,王府园林景未凋。 柳媚花明布衣乐,优游闲憩尽逍遥。 (二) 细浪分沙笼翠烟,岸花灼灼柳毵毵。 雕栏欣倚多吟兴,燕语莺声飞画船。 (三) 香街临水柳光斜,京味欧风小酒吧。 络绎游人心自悦,浅杯漫酌赏莲花。 (四) 沐雨经风银锭桥,京城一景亦堪骄。 远看苍郁西山秀,哨鸽迎眸上碧霄。 七绝·初秋什刹海 文 / 雪影梅花 适下午,过什刹海,依岸小憩,面湖光柳色,承凉风徐送,惬意无常,口号一绝 金风昃日画船徐, 孤岛青荫柳漫舒。 翠阁琼楼斜照水, 一池碧影向天嘘。 什刹海 文 / 不羁的风 后海荷花夏日风,恭王府邸旧胡同。 白杨带眼人间暖,青鸟含晴雨后虹。 银锭观山思有憾,流霞萃锦意无穷。 百年一梦伤羁旅,死别生离爱亦空。 七律·什刹海后海 文 / 侪石 夕霞映水紫罗蓝,落日金辉镀柳烟。 雅客临滨寻惬饮,闲翁踞岸弄渔竿。 醇王府内观奇木,银锭桥头看远山。 向晚荷灯波上影,琵琶声里过兰船。 (3)《苑署杂记》中吟咏什刹海的诗 近期我在查阅《苑署杂记》时,发现有四首未被《诗文荟萃什刹海》编录的诗歌,特在此发表。 其一《慈恩寺纳凉》 明·王维祯 五月亦何爽,京林不傍村。微风寒石榻,浓木荫溪荪。 余是驱车客,兹为避世轩。无生如何学,捐佩未须论。 野外烦嚣绝,城中车马纷。偶来闲问社,不是故离群。 净院依风色,游心禅日曛。徘徊松柏间,香霭共氤氲。 其二《上元过慈恩寺》 明·刘效祖 天家开宝地,咫尺是西方。塔拥慈云色,灯分慧日光。 彤宫施玉食,贝阙锁金章。何以资灵贶(音况),皇图万载昌。 其三《游慈恩寺》 明·何宇度 层塔接遥天,芙蓉次第悬。明君延福地,慈后布金年。 绣栱千寻接,瑶坛百尺连。朝霞笼松柏,如结凤楼烟。 其四《兴德寺》 明·刘芳名 午暄栖佛院,碧水浸人凉。层阜疑台榭,盘松俨屋梁。 欢从朋共洽,情与日俱长。酒半残霞落,歌钟送渺茫。
(4)边袖石《十汊海(什刹海)诗》(三首) 平泉花木翠回环,相国楼台占此间。二百年来人事改,夕阳青映隔城山。
饮水新词制最工,乌丝格调宛相同。笛床琴荐清歌夕,犹有平原结客风。
鸡头池涸谁能记,渌水亭荒不可寻。小立平桥一惆怅,西风凉透白鸥心。
——据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 丛录》,原载《健修堂集》卷十一
======================================================= 按:边袖石,即边浴礼(1820-1861)字夔友,号袖石。直隶任丘(今属河北)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编修。历官吏科给事中、归德知府、汝光道、河南布政使。有经世之才而喜为诗词。有“畿南才子”之目。著有《健修堂诗集》、《空清馆词》。善书法,工行草书,端严工整,秀逸遒劲。 
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间。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旧时院落松槐在,似境笙簧岁月闲。白首炼师茶话久,春风料崤暮鸦还。 ——明.宋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