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峰 | 夏日·初上

 昵称PLJiA86N 2021-09-13



夏日·初上
文|李峰
 
我始终认为,万事万物的初始状态总是最好的,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的状态总让人欲罢不能。初夏,也应该是夏季最好的时段。在微燥的初夏季节去消暑游玩,去感受初夏的柳阴水曲,团扇风清。去一个叫什刹海的地方。
去游玩一定要简装出行,骑着单车,跟着导航,骑到哪里就是哪里。这也许算流浪吧,也不是,算是称谓寻觅。寻觅一处幽静之所,打消我渐渐浮躁的心绪。这个大都市太过繁华,现代化的高楼让人迷失,满眼都是车,人,拥堵的道路。那就逃离吧,带上耳机,带上一颗想要朝圣般急切的心。直到见了什刹海那一泓清澈渊碧,我的浮躁的心绪才安顿下来。这真是一处清幽雅致的去处。不可否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认为的仙境。秦淮,那暗暗窄窄的水波,倒影着叠脊错落的白墙灰瓦,像一个撑着乌蓬小船,软语吴侬的小家碧玉。西湖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端庄的大家闺秀。而什刹海则是贵重里透着祥和的,国色天香的佳人。相对于警卫重重的皇家园林和门扉紧闭的私家官设,什刹海是北京难得的开放式的休闲圣地,无论贩夫走卒还是皇家商贾,文人墨客,她都来者不拒,以最美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什刹海不是海,称呼湖为海的,往往都是绝美的所在。比如洱海,比如青海湖。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西海和附近的相关区域。从元代以来,都是人们消夏玩乐的去处。
沿着后海的廊道一路走来,湖岸边都是清一色的汉白玉栏杆。一整块的方形玉石连着一根石柱,石柱上雕刻着莲花,莲花上托着一个宝瓶。连在一起就像一根晶莹洁白的项链,围挂在海子的脖上。湖水像一块巨大的帝王绿翡翠,里面长满了厚厚的水草。岸边长着菖蒲,开着淡紫色的小花。岸边都是高大的垂杨柳,各种姿势都有。有的身姿挺拔,如一个柳叶翻风罗带绿的潇洒公子。有的枝头垂到了湖里,像一个垂杨岸,睡起梳头的慵懒妇人。湖面倒影着柳树,蓝天,显得这湖水更加的幽深。这湖里面有什么呢?是否有箭镞,有史书竹简,还是商女的眼泪?我望着这汪水,痴痴出神。再往前边走就是银锭桥了。桥上站着一个女子,她着一身汉服。袖口上绣着淡蓝色的牡丹,银丝线勾出了几片祥云,下摆密麻麻一排蓝色的海水云图,胸前是宽片淡黄色锦缎裹胸。齐腰儒裙,腰不盈一握。打着一把红色油纸伞,大太阳这样的装束有点另类,若果是雨天就好了。她站在那里等什么呢?莫非也要穿越吗?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吗?我竟因为我的荒唐想法,哑然失笑了。
路过野鸭岛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一群鸭子。鸭妈妈带着它的孩子,不知道疲倦地啄着水草。我想那水草下面一定是有小鱼吧。不然它们怎么会乐此不疲?果不其然,一会就看见几只红尾巴的小金鱼,在水草间窸窣穿梭。它们玩着这样的追逐游戏,忽而鸭妈妈一阵嘎嘎嘎的叫声,惊得湖边菖蒲叶子上的白蝴蝶,惊慌飞走了。
银锭桥上观西山,这是一个风雅的所在。银锭桥位于前海和后海的交接处,过去人们站在桥上往西望去,越往西水面越宽阔,直到烟水苍茫,尽头现出青翠的西山。银锭观山被称为燕京小八景之一。桥的两边遍布着酒肆,茶庄。现在变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酒吧一条街。偶尔有一些靓男倩女,手抱着一把吉他,在桌子后面浅吟低唱。白天这里是萧条冷落的,夜晚来临,华灯初上。这里就会人声鼎沸,啤酒咖啡,混杂着青春的荷尔蒙,在空气中撞击,激荡,然后沉沦。我是不喜热闹呢,现代人的情情爱爱,显得那么的浮躁和苍白。而我如朝圣般心情崇拜的他,就住在后湖的旁边。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身在边塞,心心念念的还是后海的家。后海旁边的醇王府就是纳兰容若的家。门前种了几棵明开夜合树。初夏季节,夜合树浅绿色的小花呈四边形,一簇簇掩映在葱绿的叶子中,小白花白天开,晚上合。夜合树秋天的时候,叶子变红,枝条姿态幽丽,种子开裂后露出桔红色的皮,远远望去甚为美观。醇王府相传有一处“渌水亭,我相信那时候的纳兰容若一定是在这样的亭子下,和好友曹寅,严绳孙等,把酒言欢,煮酒赋词。纳兰的词清丽婉转,哀感顽艳。深爱的妻子早逝,他的词里面都是伤感的依恋,深深的惆怅。红衣浪迹,卧看桃叶送兰舟,朋友离去,他也能依依惜别。妻子的早逝也深深打击了他,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写出了对妻子的深深依恋。如今,在什刹海的优美风景里,走着他当年走过的路,吹着他当年吹着的夏风。总有千千心结,涌上心头。
前海的荷花开的正艳,在荷花市场的门楼旁边,三三两两的人正在那里拍照留念。荷叶田田,柳枝轻抚着如翡翠般的湖面,有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小船,船撸划过,波纹荡漾。这湖水流过观西山的银锭桥,流过后海酒吧旁的会贤堂,流过金锭桥,流到了望海楼。这是一座现代的建筑,楼高两层,阁楼三层,它三面环水,站在上面登高望远,什刹海的美景尽收眼底。
去烟袋斜街逛逛吧,这样的胡同小街,最能代表北京老胡同的风情韵味了。街面的很多门店还保留着原来的味道。清一色的门脸木牌楼,通常都是悬山式顶,或起脊,或卷棚,由斗拱支撑,顶覆盖琉璃瓦或筒瓦,柱子和房檐等高的位置向外调出横撑儿,多为雕刻精美的木质构件。牌楼通体都是石青色,石绿色的暗色调。有的还雕刻着如意,梅花,竹枝条等图案,都有不同的寓意和祝福。块块平整的石板路,整洁光滑。这条路有多少仁人志士,豪杰春香,来来去去,去去来来。他们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现在走在上面的,或是行色匆匆的三轮车夫,或是带着相机抓拍美景的游客。更多的是,走走停停,不缓不急的行人,他们组成了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我也走乏了,看累了。我坐在火神庙外面的宽条石凳上,看看身着花花绿绿的信男信女,拿着祭祀的香火礼品,虔诚的上香祷告。火神真的能保佑人们一生康健吗?或者是,人们只是怀揣着一份期待,真的能不能实现,谁能在意呢?我不信这些,但我相信,什刹海的美景已经深深的印记在我的脑海里面。我不可能把这些美景带走,我只能想她了就来,不管路途有多远。

--End--
审稿:May   图:网络  美编:May


作者简介:李峰,网名村长,深居简出,爱好文学,愿用一支拙笔,记录下生活的平淡和传奇。对文学的态度是,执若从前,爱如当年。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李峰  |  一地鸡毛
李峰  |  木棉树下的等待
李峰  |  把日子过成诗
李峰  |  秋天的礼物(散文)
李峰  |  故乡的原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