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唐刻十七帖

 书法初步 2017-02-16

 


雲門古寺文化特色简介:

一座沒有圍牆的歷史文化博物館!

中國最有古老文化特色的佛寺之一!

佛教聖地:三论祖庭吉藏大师嘉祥寺,智永千字文!

旅遊聖地:秦始皇秦望山,李斯碑之會稽刻石,陸遊草堂!

文化聖地:若耶诗溪,浙東唐詩之路天下第一名人大客棧

书法圣地:晋王献之故居,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珍藏之所!


王羲之唐刻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的信札集刻、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书卷之一。开封市博物馆馆藏本题名《唐刻十七帖》,实为宋拓木刻本,计书札28通,107行,942字。卷末有 (“敕”的异体字)字,其下有“副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充馆本,臣遂良无失”小楷五行,帖之首尾均有明藩王朱 “晋府书画之印”和“敬德堂图书印”。王羲之唐刻十七帖

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宗白华说:“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他热情地赞美:“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之中肯綮,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王羲之的书信集刻《十七帖》,正是中国草书的巅峰。

王羲之《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写给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

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由于记载不详,他的生卒年代有303~361年和321~379年两种不同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公元347年,周抚为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镇蜀,《十七帖》写作上限就是这一年,它是右军中年以后的作品,《书谱》说:“右军书法,末年多妙。”

《十七帖》是写给家人朋友的私人书信或便条,每封都是寥寥数行。王羲之写时既不以其为作品,也无发表之念头,完全是放松心态下的随意挥洒,内容无军国大事,“吊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家常得近于琐碎,却令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赞叹:“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为人也!”这是为什么呢?

宗白华先生归之为“个性价值的发现”。晋人书法,或妍或丑,但个性鲜明,成为个性主义的代表艺术,才能千载之下,因字想见其为人,才会令欧阳修有“惊绝”之叹。

到了隋唐,晋书的“个性艺术”凝成了“法”,唐代人有了规矩有了法度,他们太知道什么叫漂亮书法了,以至于“精熟过人”,却不再凸现鲜明个性。

号为“唐刻”实“宋拓”

王羲之是中国唯一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十七帖》是“书圣”的草书代表作品。因是私人书信、逸笔余兴,书笔画牵连映带而字字很少连属,点画见性情,流便而轻灵。相对于魏晋古草(章草)称今草,相对于唐代才出现的大草(狂草)称小草。这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变革的产物,王羲之彻底摆脱隶书体势结构笔法的束缚,让中国书法在结体用笔乃至章法上,都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十七帖》真迹无存,现在流传下来的全是刻本与翻刻本。一般谈《十七帖》者,多以传世刻本立论。

据《辞海》记载:太宗于卷末亲书大 (“敕”的异体字)字,并经 遂良校定,称《敕字十七帖》,也称《馆本十七帖》,为传世王羲之草书中的代表作。自宋以后翻刻本甚多,今河南开封市博物馆有明晋王府旧唐刻本。此帖部分书札也刻入《淳化阁帖》、《大观帖》中,相传为唐贺知章的临本。又有“西安本”,不全,亦唐人所临,石已佚。

“开博(开封市博物馆)所藏,号为唐刻,实为宋拓木刻本。”开封市博物馆原馆长徐伯勇强调。

古代没有影印技术,复制法书名帖,唐人用双勾填墨,即用很薄的纸蒙在字帖上,将字外轮廓线双勾下来,再填上墨,古代称为响拓或向托。为增加透明度,通常在黑屋的窗上开个方洞,向着光而拓摩勾描,力求与原作逼似。这是“专业技师”才能完成的工作,开封市博物馆馆藏的《十七帖》上提到的“解无畏”,就是干这活的“专业技师”。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费工费时,一次只能得一份。

大概是受从碑上传拓得法书样本的启发,后来有了传拓。传拓是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的技术,是保存文物资料、提供临写楷模的重要方法。

刻石传拓方法主要兴盛于宋,唐人主要是双勾填墨。宋人以今证古,将两者混淆,以为唐已有法帖刻石。加上古代私人收藏,总希望藏品越古越好,王羲之的多帖都有唐刻石之说,源于这两个原因。实际上,号为唐刻者,多为宋拓。

开封市博物馆此藏品鉴定认为是宋拓。“它为初刻初拓,笔画锋利紧结,但微显刻画棱角过甚,不如另一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吴本(清嘉庆内府藏吴宽家本)之圆润。但在今日存世《十七帖》中,已无出此两本者。”著名书法家翁运评价道。

王羲之这件珍品是如何进入开封市博物馆的呢?

它是明初晋王朱敬德堂本,清初由冯铨收藏,新中国成立前河南潢川吴氏曾出珂罗版精印本(照相平版印刷工艺,多用于古代书画作品复制)。“解放前,开封有个姓曹的收藏家,东西流入他手中,成为他的个人收藏。“文化大革命”时,曹家人怕被抄走,送到开博请求保存。“文化大革命”后清理文物时,曹家人就捐给了馆里。”徐伯勇说。

  王羲之《十七帖》N封家书痴迷“道”

我读《十七帖》,意欲先疏通文字,于字里行间、内容语气里追摹“书圣”生命的悲欢。《十七帖》首帖是“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这个千载留名的收信人郗司马,是王羲之妻之仲弟,也就是“书圣”的小舅子。这通帖没什么内容,简短得像便条。这种帖,《十七帖》里有多封。

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考证说,《十七帖》集刻中有十九帖都是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那他都写了些什么呢?

王羲之向往巴蜀山川,对巴蜀山水、盐井、火井、秦汉遗迹、名人后代都十分关心,信中也都有提到,充分显示出他对“天府之国”的强烈关注。

如《蜀都帖》:“省足下别疏,具彼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岷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大意是“你信中所说的奇异山川,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述,那雄奇的山川,只有游览后才会意足。如能成行,我当告知,望请迎接,如迟误时机,那是度日如年。你镇守巴蜀,朝廷无调动之理,我真想与你一起登汶岭峨眉而还,那会是件不朽的盛事”。

他之所以对巴蜀情有独钟,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他“欲广异闻”,另一方面和王羲之的道教信仰有关。中国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是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后传子孙,他的孙子张鲁在巴蜀布道三十多年。巴蜀是道教乐土,自然成了王右军向往之地。根据道教教义,“得道者上能竦身于云霄,下能潜泳于川海”。在山川景色的欣赏中,产生“得道升仙”的“移情”。王羲之既然是信徒,所以他向往巴蜀山水,既有文人雅士的浪漫,更有宗教信仰的深层原因。

在给周抚的信中,王羲之感谢周抚所送“胡桃”、“青李”、“来禽”等物,这些道教认为可“成仙得道”、“延年益寿”的药石,王羲之长期服食,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于59岁便与世长辞了。

他还曾写信给周抚,“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岭,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

他希望70岁的周抚好好保养身体,对年近60岁的自己有所担心,但仍希望能去巴蜀游历,并与周抚相约,希望成就这段佳话。这一年,王羲之59岁,是其仙逝之年。因此有专家推断此帖可能为他的绝笔之作。

他最终未能实现入蜀的愿望,他的死,和其道教信仰有直接关系。他病重时不去求医问药,却求助于道教名师杜子恭。王氏家族中,多人信奉道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也因信道教断送了性命。

郭先生曾讲:“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和道家的混合物。”他的道家思想,在《十七帖》中的多封家书中,生动地透露出来。

十七帖“野雉”原比家鸡狂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变革的代表人物,他少年学书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需赘言。公元341年,朝廷让别人接替了王羲之江州(今九江市)刺史职务,将其召回建康(今南京市),拟委以侍中或吏部尚书,王羲之推辞不就。之后闲居江州七年,潜心书艺。这是他书艺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其时,他对章草改制,创造了极具艺术性又易普及的今草书体。经他改制的今草,既流畅纵逸,又与章草的字字独立巧妙结合,书写起来迅速快捷,一气呵成。既快且美,很快“大行于世”,人们争相效仿。当时的著名书法家庾翼推重正统章草,但他难以扭转时尚,连他的子孙也争相习学今草,庾翼因此怒斥:“小儿辈贱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野雉”美于家鸡,美在自由灵动。王羲之今草美于章草,美在其韵高千古,其神韵如同“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洋溢着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美之极,即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又被称为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阙”,《十七帖》被称为“逸少书中龙”,便是美之极即雄强之极之体现。

再读《十七帖》,如同旧时月色,出尘脱俗的气韵里,飘散的是1700多年前的场景,那不仅是一张历史的脸,也是晋代的魂。

再读《十七帖》,款款走出的是一个风华绝代的时代和一个裹挟着传奇迷雾的“书圣”,他四五岁便写一手好字,十九岁为世人器重,三十岁社会出现“王书热”。他一生执著于书艺,始终把持柔韧的执著,亦始终不忘深情的留白。他是“向外发现自然,向内发现自我深情”的魏晋精神的最好体现者。他是一口活泉,历代书家都从他那里解渴。其人其书,即便再过千载,依然“人间万事消磨尽,唯有清香如旧时”!

专家点评

十七帖是王羲之的信札集刻、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书卷之一。开封市博物馆馆藏本题名《唐刻十七帖》,实为宋拓木刻本,计书札28通,107行,942字。卷末有 (“敕”的异体字)字,其下有“副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充馆本,臣遂良无失”小楷五行,帖之首尾均有明藩王朱 “晋府书画之印”和“敬德堂图书印”。

此帖拓工精致,纸墨黝古,点画厚重,是现存数种宋刻拓本中最精者,较好体现出了王羲之书法的真韵,是历代草书之极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