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记顾从义条云: 有一回,文征明在苏州专诸巷买得一幅暑名沈周的山水画,挂在堂中,邀请好友来欣赏。他的朋友顾从义看后,感觉不对劲,怀疑是假货。文征明说,何止是沈公真迹,还是他的得意之笔,谓八百文钱购得的,感到很便宜。顾便辞别出来,走到专诸巷,看见一个人正在卖沈周的画,上前一看,和文征明那幅竟是一模一样,不禁惊异,为了弄清究竟,便以七百文钱买得相同一幅。顾又返回问文征明,文说他也是从那个人手中买到的。后来,有人说起文征明伪画事,文征明一直不承认,硬说那画是他沈老师的真笔。 这段故事说明明代很多人都学德高望重的沈周的画,且艺术水平很高,时代气息又相同,故很难辨别真伪,连他的得意门生文征明也会以假当真。又沈周仁厚待人的本性,也造成了鉴定上的一定难度,王鏊云:“先生高致绝人,而和易近物……或作赝作求题以售,亦乐然应之。”据徐邦达先生考证,造假人有王涞、沈周子沈云鸿,但此两人的真迹未见,故无法分辨作伪者是谁。 随着书画身价的提高,伪画事件近年层出不穷。制作假画的人,就大多数情形来说,其艺术技巧比不上名家手笔,但其中也确实有艺术水平很高,完全能够与名家媲美的。只因他的社会名气不高大,作品不受虚荣土豪的赏识,他只好仿造一番,填上名家姓名,以图卖出好价钱。 大画家文征明认可的画作,其艺术水平一定无与伦比,这画就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至于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就是好画!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