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您如何选购黄芪?

 赵金成0 2017-02-16
随着人们对养生的重视,黄芪这味中药也逐渐开始被人们所熟知了。那么你知道黄芪怎么选购吗?小编告诉你这样用黄芪竟还能够丰胸哦!

误区一:黄芪切片要买“手工切片”

近年来,手工切片非常抢眼,“菜刀切片”、“纯手工切片”、“极品菜刀切片”,新词层出不穷,五花八门。黄芪的有效成分是多糖、单糖、黄酮类、胆豆碱、甜菜碱、叶酸等,从药物有效成分释放角度看,越利于有效成分释放的切片才是好切片。不论是“切药机”切的,还是菜刀切的,或者保健品专卖店等处卖的用机器滚筒碾压而成的“切片”(其实为“压片”),切片越薄,则越好!

其实,“切药机”切片、“机器滚筒”压片本身没有错,甚至用机器滚筒碾压而成的更容易药材有效成分的释放。说到这里,亲们自然明白,切片越薄,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或者炖肉煲汤,有效成分更容易从药材中扩散出来,尤其日常泡水代茶饮用,片越薄则效果越好。

黄芪日常泡水代茶饮用,片越薄则效果越好

至于用机器滚筒碾压而成的“切片”,之所以不受大家欢迎,是因为这样的压片为了存放较长时间,一般都用硫磺熏过。其实,“菜刀切片”等手工切片,常温放置半年以上也会生虫子,空气湿度大的话还会霉烂。

但是,不切片的黄芪根根放置一年以上都不会生虫子。道理很简单,黄芪根根有一层表皮保护,营养成分没有切片或者压片那样直接暴露在外面,相同条件下,自然不容易生虫,也不容易霉烂。

所以,一味地宣传"手工切片"比“切药机”切片或机器压片好,容易误导消费者。我自己看过一些卖家宣传的菜刀切片,那么厚的切片,确实很难恭维是好的切片。何况,黄芪质地坚硬,切片是非常费事的,一个人一天切不了几斤。再加上,如果切片环境卫生不达标,或者切片者患有一些传染性疾病,这样切出来的切片很难达到卫生标准。

误区二:黄芪切片越平整白净,则越好

完全干燥的黄芪原药质地非常坚硬,是无法切片的。黄芪切片一般是在新采挖的根根晾晒一段时间,但还没有干燥的情况下切的。这样的根根,刚切后,切面干净,非常好看。但是,切后要晾干,切片失去水分,就开始皱缩卷曲,切口颜色也呈现暗褐色。切面变为褐色是很正常的变化哦,从生物化学角度讲,就是发生褐变反应。这与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切口颜色变褐色道理相似。

主要是药材中酚类物质氧化为醌类物质所致,也是药材品质好的指标之一!一般而言,酚类物质多,证明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褐变自然越厉害。但是,用硫磺熏后,切面可以一直保持白净,是因为硫磺熏后,不能完成褐变反应,自然白净。并且硫磺熏蒸产生的二氧化硫还有漂白作用,将药材本来的褐色漂掉了。道理有点复杂,但这是生物化学常识哦。
          
教你购买黄芪
 
黄芪的特点:淡棕色或黄色,圆锥形,上短粗下渐细,长约20厘米~120厘米,表面有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韧。断面纤维状,显粉性,皮部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文理。味微甜,嚼有豆腥味。

常见的黄芪假品有锦鸡儿、紫花苜蓿、白香草樨、大野碗豆、兰花棘豆、蜀葵、欧蜀葵、圆叶锦葵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是:外形亦呈圆柱形,但个体均较小,约5厘米~50厘米长;色近似棕或深棕色;纵纹及皮孔多不全或缺少皮孔,有的根部有分叉;质或坚或韧或脆;断面多成纤维性或刺状;味或淡而甜有豆腥味,或微甜无豆腥味,或苦伴豆腥味很浓,或有刺激性。

总之,在购药时仔细观察药品的大小、外形、断面,尤其是味感,就能很容易地鉴别出真假黄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