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来看护我们的老人?警惕节后老年人“分离综合症”

 平淡人生a9 2017-02-17

闫肖锋

多生个孩子吧——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不生二孩,将来你老了怎么办?

节后,一组离别主题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迅速扩散。照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把身子探进车子里,笑容慈祥,专注地看着车里的人,眼神里透着无限留恋,只是额头深刻的皱纹和斑驳的脸庞,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谁来看护我们的老人?警惕节后老年人“分离综合症”

谁来看护我们的老人?警惕节后老年人“分离综合症”

谁来看护我们的老人?警惕节后老年人“分离综合症”

在老人们眼里,“年”来了,意味着孩子们要回来了;“年”走了,意味着孩子们也要走了。

心理学家提醒,要警惕家中老年人“分离综合症”,焦虑、恐惧、担心,或者情绪低落,另外一方面,心理焦虑还会诱发原有的躯体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可能会恶化。

全国老龄委统计,目前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大中城市达到了7成。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儿女陆续离家,不少老人出现了“先焦虑、后抑郁”的“分离综合症”。河北医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王学义介绍,焦虑、恐惧、担心,或者情绪低落、不开心,不高兴。另外一方面,原有的躯体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可能会恶化。因为这种心理因素会驱使身体疾病恶化,这种躯体疾病又会反过来又增加心理的压力。

心理医生表示,春节过后,老人出现心理波动是正常现象。子女离家前,应尽量安排好老人生活;另外,老人们也需调整生活习惯,尽量多拓展娱乐、社交活动,多和老朋友走动。

谁来看护我们的老人?

首先,现在“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未来“空巢居家养老”将是无奈趋势。

老母亲给儿子带30斤煎饼,或在行李中装20斤大米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一波波感慨。亲情是暂时的,分离是肯定,无奈是必须的。

因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老人空巢现象是必然的,如果生育政策不作大调整,今后只会越来越严重。须知,中国现在每年新出生婴儿数量已经没有老人增长数量多了!

今后,大力发展机构与居家、社区养老一体化将是必然趋势,为空巢老人提供“伸手够得着”的服务。从老年需求看,更注重就近、便捷。较于集中居住的养老服务机构,更符合老年人心理和服务需求特点的是在熟悉的社区

中获得持续、综合的服务。

其次,老人自己也要找到事做,对事物有兴趣,甚至玩游戏,都能延缓衰老,比较游戏对减缓老年痴呆症就很有效。像西方,老人继续工作的大有人在。我在台湾旅行时遇到一位67岁的老出租车司机,台湾允许老年人工作到68岁,我问他为什么不周游世界去,因为台湾的福利制度“老的哥”完全可以更潇洒一点,这位李姓大哥答道:“有事做,老得慢啊……”是啊,抵御衰老就是要有事做啊。

第三,多生个孩子吧——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不生二孩,将来你老了怎么办?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弟子規學堂的公众号如是说。

在我们这一代,兄弟姐妹三五人是常态,有两个都算是少的。

而且,大家多是以父母为圆心,分散在不远的地方,或工作,或经商,或务农。到了这把年纪,工作也都压力不大,经商也都小有成就,务农则就在父母身边。

这样,大家照顾起父母来,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的下一代则都是独生子女,有两个的已经算多的。

他们将来的工作,是竭尽所能,越远越好,他们的工作性质,也不会像我们一样轻松闲适,就算没有考上大学,也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只会为了生活的压力奔波得更苦。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想为我们养老,也是有心无力。

我们怎么办?一是在能走动的时候尽量周游世界,保持年轻心态,延缓衰老;二是在实在不愿走动的时候,大家结伴养老,找到老家或山清水秀的地方,打造老年养老营。

当然,生了病怎么办,医保怎么办,这需要国家的配套改革要跟上……

可眼下,如何减轻中老年人“分离综合症”?自己先有空常回家看看,不行就在微信上建立亲人微信群,老人不会就手把手教会他或她,网上有手绘微信指南的。

谁来看护我们的老人?警惕节后老年人“分离综合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