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看眼

 医道无涯 2017-02-17

纪录

·

故事

·

发现

戴着眼镜,对着电脑是当今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吧!取下眼镜还能看到多少?太阳穴、晴明穴、四白穴、天应穴,是的,这是伴随着每个人童年的眼保健操中我们最熟悉的穴位,在我们自认为还不曾真正接触中医的时候,中医的经络理论、预防保健功能已在无形之中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了。今天小编将带您走近中医眼科的世界,了解它非凡的“生命轨迹”。


1

“中医之眼”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眼又称目,俗称眼睛,还被称为眼珠、目珠、目睛、睛珠、眸子、银海等。说起眼科,《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不得不提的,因为“眼”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内经》,而且《内经》对眼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内经》认为眼睛是由五脏六腑之精气所充养,眼睛的各组成部分分属于五脏。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2

“五轮学说”与眼科疾病的治疗

中医眼科学的发展与《内经》是密不可分的,五轮学说、八廓学说、肝窍学说、玄府学说、内外障学说等中医眼科学说以及脏腑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都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经》从整体观念出发,阐明了眼是机体的一部分,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不断上输于目,脏腑经络有病又可外显于目。其中,“五轮学说”与“八廓学说”是两种比较著名的中医眼科学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轮学说”将眼分为风轮、血轮、肉轮、气轮、水轮。黑眼属风轮,内应于肝,肝与胆互为表里,所以黑眼患病常常认为是肝胆的病变。两眦(即内眼角和外眼角)属血轮,内应于心,心与小肠互为表里,所以两眦患病多与心、小肠有关。胞睑(指眼睑)属肉轮,内应于脾,脾与胃互为表里,所以胞睑患病多与脾胃有关。白眼属气轮,内应于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所以白眼患病多与肺、大肠有关。瞳神(指睫状环)属水轮,内应于肾,肾与膀胱互为表里,所以瞳神患病多与肾、膀胱有关。


3

《黄帝内经》中眼的生理功能

《内经》是首部对眼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精辟阐释的中医古籍文献。

《内经》认为眼睛能够准确地观察万物,辨别各种颜色,审察物体的长短等形状。

《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灵枢·脉度》:“目能辨五色矣”。其中“别白黑”指眼具有光觉功能,“审短长”指眼具有形觉功能,“辨五色”指眼具有色觉功能,这与现代医学的视觉是由光觉、形觉、色觉三种功能组成的理论相吻合。

《内经》还认识到物体成像的大小与眼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素问·气交变大论》:“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在观察天象时,星高而远,看起来就小;星低而近,看起来就大。

《内经》结合天人相应的思想说明了眼的重要性,就像自然界有日月一样,对应在人体有双目。

《灵枢·邪客》:“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看似简单的晚上睡觉闭眼、白天醒来则眼睛睁开在《内经》中也有相应解读,暗合天人相应。

《灵枢·卫气行》:“阳主昼,阴主夜……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阳尽于阴,阴受气也……是故夜行一舍……而复合于目。”

清晨阳气升发,卫气在阴分的循行结束,两眼睁开。卫气从目内眦上行于头部,沿颈项后足太阳膀胱经下行,其中运行到足部的卫气,入足少阴肾经,由肾经行于阴分,沿着从肾经分出的阴脉向上行,又会合到目。由白天进入夜间,卫气也由阳分进入阴分,两眼合目而眠。

很多看似自然、顺理成章的现象,其实包含了天地之道。

4

中医眼科的发展

江西中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殷伯伦教授将眼科的发展分为5个时期:南北朝以前是眼科的萌芽时期,该时期没有系统的眼科,主要是作为内科杂病的一部分而散载于《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文献中。隋唐是中医眼科发展的奠基时期,唐设立“太医署”,眼科统属“耳目口齿科”内。宋元是眼科独立发展时期,北宋元丰年间(1076~1085年)设“太医局”,从此,眼科作为专门学科单独发展起来,《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明目至宝》等眼科专著成书于这个时期。明朝至鸦片战争前期是中医眼科的兴盛时期,这个时期中医眼科发展达到了历史高峰。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是中医眼科由兴盛转入到衰落的时期。

 

清朝末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由于国家政治腐败,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社会经济濒临崩溃,中医事业随之凋零,中医眼科学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也由兴盛转向衰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中医眼科才枯木又逢春。建国后北京等地先后成立中医研究院,设立中医眼科研究室和临床科室。1956年起,全国各省市相继成立高等中医院校,设立眼科教研室和附属医院眼科的门诊及病房。通过临床教学实践,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医眼科学》,先后5次修订,不断充实完善,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还组织编写了协编教材,一批眼科老中医的著作使中医眼科的经验得以流传和推广。


部分眼科专著简介:

1.《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

明末眼科学家傅仁宇编著,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医眼科专著,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多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眼科诊断、治疗、手术及其医疗器械等方面的成就。

《审视瑶函》

图1针灸要穴图 ;图2手术器械和手术图;图3烙铁施用图;图4针刺内翳手法;图5洗眼器施用图;图6蒸眼器施用图、浴眼器施用图。  

2.《目经大成》

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眼科名家黄庭镜所撰,乃眼科经典著作。

《目睛大成》

3.《银海精微》

 《银海精微》为现存的早期眼科专著之一,其学术价值一直受到学者和临床医家的推崇,宋以后人托名孙思邈撰,成书时间不详。

《银海精微》

4.《秘传眼科龙木论》

重视外治方药是中医眼科的特点之一。早在《秘传眼科龙木论》中,便收载了不少眼科外用方,如七宝膏、摩风膏、紫金膏等。

《秘传眼科龙木论》

5.《医方类聚》

朝鲜金礼蒙等收辑我国明代以前医籍150余种加以分类汇编而成。由于书内有些资料在我国早已散佚,因此本书对于整理研究中医学很有参考价值出版说明。其中《儒门事亲》、《十形三疗》等载有针刺医案四则。针刺治疗眼病虽肇始于《内经》,且历代医籍多有记述,但针刺治疗眼疾的实例病案十分罕见,因此本书所载更显弥足珍贵。

《医方类聚》


结语

就在本周“纪录中医”收到中医眼科大家沙凤梧院长离开的消息,沙院长生前对中医事业的热爱,以及对纪录片的支持也鼓舞着我们,故特整理此篇关于中医眼科的相关内容,以向沙院长致敬,珍惜眼下的一切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自己的双眼还能触及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