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酱油人人都爱吃,但不是谁都能买对!(内附最全挑选指南)

 涂鸦吧 2017-02-17

说到酱油,主子们应该都不陌生。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酱油”,就是由“酱”演变而来的。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宫廷,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各种肉类腌制酱油了。后来,人们发现用豆类、谷类也可以制成酱油,不仅口味相似,还很便宜。

如此一来,酱油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食用。

不知道主子们是否和御儿有同感,现在超市的酱油品种繁杂,很难分辨。

除了大家熟知的生抽、老抽,还有海鲜酱油、菌菇酱油、儿童酱油、凉拌酱油、孕妇酱油、铁强化酱油... ...

我们该怎样去挑选健康的、适合自己的酱油呢?

基本概念

老抽?生抽?

老抽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焦糖,因此它的颜色比生抽更浓、上色效果也比生抽更强,需要高温加热之后才能食用,适合用于红烧、酱汁类的菜肴。

相比之下,生抽的味道更咸,常用于凉菜,或者一般的炒菜。

增鲜≠真鲜

市面上有很多增鲜类的酱油,比如菌菇酱油、海鲜酱油、凉拌酱油等。

那些价格颇贵的菌菇、海鲜酱油,其实并没有草菇或者海鲜的营养成分,而只是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特定种类的香精。

同样的,我们常用的凉拌酱油,由于本身就集成了葱、姜、蒜的味道,不用再单独添加其他调料,使用起来似乎特别的快捷、方便。其实,它们只是添加了特定的添加剂,并没有葱、蒜、姜的保健作用。

特殊人群

铁强化酱油,相比普通酱油来说,更适合儿童、成年女性或是孕妇等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子。

而儿童酱油之类的薄盐酱油,由于盐含量较低,更适合需要制“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主子们。

如何挑选酱油

标签

拿到一瓶酱油,我们首先观察到的,当然是它的标签:

  • 配料表:是黄豆,小麦还是麸皮?一般来说,用天然的、非转基因黄豆酿造的酱油更好。

  • 产品类别:一般来说,酱油有高盐稀态和低盐固态两种酿造方法。相比低盐固态来说,高盐稀态酿造出的酱油味道更好一些。

  • 酱油级别:根据每100ml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多少,酱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特级≥0.8g/100ml ,

    一级≥0.7g/100ml,

    二级≥0.55g/100ml ,

    三级≥0.4g/100ml。

观察酱油状态

  • 摇一摇:摇起来的时候,好的酱油会冒出很多不易散去的泡沫,且酱油本体仍然澄清,没有沉淀,比较黏稠。而劣质酱油在摇动的时候只会有少量的、容易散去的泡沫。

  • 颜色:纯自然发酵的酱油,具有天然透亮的红褐色。正常的酱油色应为红褐色或棕褐色,有光泽而不发乌。

  • 气味:对着瓶口闻一闻酱油的气味,优质酱油应当具有浓郁的酱香或是酯香味。

尝味道

一般来说,好的酱油尝起来味道鲜美、而且比较咸。因为好的酱油靠其高盐度来保持发酵,不会添加谷氨酸钠。

挂壁法

将酱油倒入玻璃杯中,摇晃杯体并观察酱油的状态。

如果酱油沿着杯壁缓慢留下,颜色并不鲜红,那就是好酱油!

酒精法

酿造而得的酱油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取少许酱油,与酒精按一定比列混合,则会出现沉淀。若与酒精混合之后没有沉淀产生,则为劣质或勾兑酱油。

食用禁忌

① 酱油中的谷氨酸钠、苯甲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等都含有钠元素,因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主子要少吃酱油。

② 为了增鲜,大部分酱油都添加了核苷酸类成分,外加大豆本身含有嘌呤成分,因此,患有痛风的主子要少吃酱油。

③ 酱油中含有食盐的成分,肾功能不好的主子也要少吃。

小贴士

有的主子会问,做菜的时候,到底是先放酱油还是后放酱油呢?

其实呢,放酱油的正确时间与烹调方式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 炒菜的时候,建议在最后放酱油。

    酱油中添加的成分很多,尤其是一些鲜味成分,过高的油温有可能会使得这些成分分解,鲜味变淡,有时候长时间的高温可能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 炖菜的时候,建议在中间放酱油。

    炖菜一般都会有肉类,如果太早放酱油,酱油中盐的成分会使得肉类较难被煮烂;如果太迟放酱油,又会因为熬煮不够而很难入味。

ps:昨天下午,御儿发现收不到主子们的留言了。

喜欢和主子聊天的我,瞬间哭红了双眼

不过,这怎能难倒如此聪(话)明(唠)的我!

so,想念御儿的主子可以来后台调侃我哦~

而且今天在后台回复「御儿最美」,就能悄悄收到一份长寿秘方!

(这可是御儿采访了好多长寿老人之后总结出来的)

冬天手脚冰凉该怎么调理?

气虚、血虚应该怎么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