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看一眼这个字,曾国藩就吓出一身冷汗!

 伟天英 2017-02-17

只看一眼这个字,曾国藩就吓出一身冷汗!

最近网上有张图片很有意思,上面的甲骨文“鼎”字,被很多网友看成是一只可爱的小猫。但是我想说,这个“鼎”字可是大有来头呢……

只看一眼这个字,曾国藩就吓出一身冷汗!

当年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后,很多人暗示他可以反清,其中传闻左宗棠递过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鼎之轻重似可问焉”,而当曾国藩,看到这个“鼎”字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并明白了他们的言外之意……

他为什么会被一个字吓得冷汗直流,而他又明白了什么呢?

这就要回到这个“鼎”字上来了。

鼎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一口很大的锅,不过这个可不是普通的锅;

首先从形状上,它一般是三足,两耳,从成语“三足鼎立”就可以看出来,具体形状是这个样子的:

也许你就要问了,有没有四足的呢?答案是有的,例如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就是四足鼎。

那么三足鼎和四足鼎有什么不同呢?

这四足鼎啊,一般比三足鼎大(要不也不会造四个足)

在发现时间上四足鼎比三足鼎要晚,数量上也比较少。所以有推测,四足鼎主人的身份一般比三足鼎要高。

只看一眼这个字,曾国藩就吓出一身冷汗!

另外还有说法,鼎在成为礼器后,一般三足鼎(又称为阳鼎)是用来祭天的,而四足鼎(又称为阴鼎)是用来祭地的。

从材质上来说,鼎在石器时代时一般为陶制的,后来则多为青铜铸造。

从用途上来说,早期的考古发现,在鼎的四周有不少兽骨,依此判断,鼎之前便是一种炊具,而在商代晚期,鼎已经退出炊器行列,成为了古人祭祀的礼器。

而鼎上的花纹,古人认为有镇邪的作用,有时也将法律条文刻在鼎上,以显示法律的庄严。改朝换代后,新登位的君王,第一件工作就是铸鼎,颁订法律,以象征新时代的开始,并表示吉祥。所以,朝代改变,称作鼎革。

传说,黄帝在战胜炎帝的后代蚩尤后,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

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

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用“问鼎中原”,“问鼎天下”来形容政权的争夺。

“问鼎”这个词的由来,其实是出自《左传》中。

“问鼎中原”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主要写的内容就是楚庄王借口讨伐入侵者为理由把楚国的军队开到了东周的首府洛阳,在周天子的境内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只看一眼这个字,曾国藩就吓出一身冷汗!

周定王感到非常不安,于是派遣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重量。言外之意非常明确了,他想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道德的有无,不在鼎的大小轻重。因为当初的夏禹有德,各地的诸侯都拥戴他,随之进贡许多的铜材,夏朝才能铸成九鼎,用九鼎来观察万物。后来夏桀昏庸,鼎也随之传给了商。

商纣暴虐,鼎又传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然小但是不能轻易移动,但是如果天子没有德,鼎即使再大也会被移动。周朝的国运还没有完结,鼎的大小轻重是不能询问的。”楚庄王听了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将企图夺权的都称为“问鼎”。

这就解释了文章开头,曾国藩被纸条上一个“鼎”字就吓出一身冷汗的原因了。大家原来是要试探曾国藩是否有“问鼎中原”的意思。

- END -

更多内容请关注拙诚学堂微信公众号(zhuochengW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