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神扰乱?试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11期】

 医承有道 2017-02-18



今日练习


张某,女,41岁。


患者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梗阻,咽不下,吐不出,堵塞憋闷难忍,伴胸闷,时时嗳气,以上症状午后为甚。左脉沉,右脉弦滑。


处方:___汤。5剂。(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服药后,异物梗阻感减轻,于上方加减继服5剂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临床上的无名低热该怎么治疗?【110期】


上期原医案


李某,女,33岁,牛尾村人,于1984年1月17日初诊。


谓八九日来,眩晕阵作,一旦发作,自觉有气行于手、足心,随即手足乱动,或抓或踢,不能自已,心中明了。口不能言,约十至三十分钟方止。一日数发,多则七次,少则两次。


余诊断之际,适值病发,亲睹其状。询知素多肝郁,胸胁苦满,时欲太息,日暮寒热,心悸易惊,心中烦热,常饮冷水取快。望其舌淡红,苔薄黄。触知四肢厥冷。心下、脐左右拒压,切得脉象弦滑聚关。


综观脉症,此为情志所伤,惊气所致。怫郁而不伸,横逆而不降,阴阳二气逆乱,故有眩晕、痉厥之状。今胸满烦惊共存,为柴胡加龙牡汤证也。


是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刚柔相济,可致阴平阳秘也:柴胡12g ,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茯苓10g,龙、牡各30g,川军6g,桂枝6g。


连进三剂,病再未发。(闫云科医案)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各家论述


黄元御:下伤中气,胃逆而为胸满。胆木拔根,而为烦惊。心神扰乱,而为谵语。乙木郁遏,疏泄不行,则小便不利。己土湿动,机关壅滞,则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枣、参、芩,补土而泻湿,大黄、柴胡、桂枝,泻火而疏木,生姜、半夏,下冲而降浊,龙骨、牡蛎、铅丹,敛魂而镇逆也。


曹颖甫:伤寒八九日,正二候,阳明受之之期,本自可下,惟下之太早,虽不必遽成结胸,而浮阳冲激而上,水湿凝沍而下,势所必至。浮阳上薄于脑,则谵语而烦惊,水湿内困于脾,则胸满而身重,所以小便不利者,下既无气以泄之,上冒之浮阳,又从而吸之也。以太阳寒水下并太阴而为湿也。


因有胸满身重小便不利之变,故用柴胡汤以发之。以阳明浮热,上蒙脑气,而为谵语,上犯心脏而致烦惊,于是用龙、牡、铅丹以镇之。以胃热之由于内实也,更加大黄以利之。



投稿邮箱:yzh7451@foxmail.com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