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仙李白真的嗜酒如命吗? | 带着孩子,读唐诗学历史游名胜No.5

 aiqinmama 2017-02-18



>>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  关于作者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赏析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所疏九江”,到陶渊明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等文坛巨匠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


▲庐山的宗教文化则引人入胜。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尤为重要。


▲最佳时间观景时间为夏季,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每年7~9月的平均温度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凉爽宜人,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是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庐山市境内,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