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车都烧机油!只是多少而已

 chenyige 2017-02-18

瞧,尾气中的那一抹蓝(机油燃烧冒蓝烟)!嘿,又一台机油混动汽车!在涡轮当道的今天,烧机油的情况真是愈演愈烈。许多车主甚至因此还走上了砖家之路,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补个机油什么的也不比吃饭喝水难多少啦!


那么问题来了,发动机到底为什么烧机油呢?涡轮增压器在其中又捣了什么鬼?想知道这些请耐心的看下去。



烧机油的问题其实由来已久了,只要是发动机那么就一定会消耗机油,涡轮增压器也只算的上是幕后推手之一。至于机油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主要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冷却、防锈、密封、清洁和缓冲这些作用。


先天结构使其不得不烧机油


对于发动机来说,消耗机油无外乎是窜入燃烧室燃烧和从密封处溜到外面两种情况。先来拿正常消耗来说,活塞和气门都是与燃烧室直接接触的两个部分,而它们随着发动机的运转也都需要做往复运动。为了防止过度磨损,运动的摩擦面就需要机油来润滑。



因为活塞和气缸壁是靠活塞环密封并完成布油刮油,活塞环与活塞之间还留有间隙,在运转的过程中就会有少量的机油趁机跑到燃烧室与汽油一起燃烧了。气门杆在高速上下运动时挤压气门导管之间的油封密封面产生间隙,也会有机油流入气门室燃烧。


后天使用导致机油加速消耗


日常使用过程中,燃油燃烧不充分时将会产生积碳,这些积碳附着在气门、汽缸壁、活塞环等地方将破坏原有的密封性。如果随着时间的加剧,积碳还将继续增多,密封性越来越差,还有可能堵塞油环回油孔,这样跑到燃烧室的机油就更多了。



除了产生积碳以外,零件之间的正常磨损也会造成间隙加大。燃烧更不是一个稳定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振动将加速活塞环、衬垫等零件老化变形,从而影响对机油的隔绝密封能力,多消耗点儿机油也就不足为奇了。


机油可以通过活塞环间隙进入燃烧室中,燃烧室内的气体同样可以进入到曲轴箱内(俗称“窜气”)。这些气体不但会与机油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失效,还会导致曲轴箱内压力过大而破坏曲轴箱的密封,使机油渗漏流失。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通过管道将曲轴箱内的气体重新送回气缸燃烧,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输送气体的管路中央还设置有油气分离器,使掺杂在其中的机油分离出来,再送回油底壳。但是,油气分离器如果发生损坏或卡滞,分离效果将大打折扣,留在里面的机油就会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


要是机油的回油管路堵塞,将造成大量机油堆积在油气分离器附近,这些机油也会被吸入燃烧室,同样能导致机油过度消耗。


涡轮增压器和烧机油的关系


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它的工作温度和压力是要远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这对于密封衬垫来说更是噩梦,材料的老化速度会急剧加快。密封衬垫还要有着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机油在高压的作用下发生渗漏。



此外,气管内的空气经过增压后,将与曲轴箱内空气的压力更为接近(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在特殊工况中,不足以产生足够的负压使曲轴箱内的气体高速经过油气分离器,将造成油气分离不彻底的后果。


为什么德国车烧机油的比较多


回顾近些年的汽车市场,烧机油仍以德系车为主,中高端车型出现的情况更多。这其实是受到加工工艺和设计理念影响,中高端车型往往都要搭载大排量发动机,大缸径则需要用珩磨工艺加工,加工后内孔壁会形成均匀网状珩磨纹。留在珩磨纹凹槽中的机油并不会被活塞环回收,只能在做工行程中随着活塞向下止点移动时被燃烧。



而小缸径发动机则可以采用滚压工艺加工,能产生光滑的气缸内壁,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硬度,使用寿命更长。不过受制于滚压头的尺寸和成本,并不适用于大缸径缸体的加工。


珩磨工艺同样具有优点,珩磨纹有利于油膜附着,拥有更好的密封和润滑效果。特别是德国具有像不限速高速这类路况,设计时也着重考虑发动机高速运转性能,要承受更高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因此,珩磨工艺的高效润滑正是高转速大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所需要的,德系品牌如此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点,金属在高温下会发生膨胀,所以制造高转速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时将会为气门和活塞环预留更大的间隙,在更高工作压力的推动下,也会消耗更多的机油。


说了这么多,也不过是想让大家尽可能了解机油消耗的原因而已。至于平时所说的烧机油实际上指的是需要在两次保养之间添加机油现象,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消耗。无论怎样,也不要对烧机油过于恐惧。随着技术的进步,加工制造水平的提升,烧机油的影响在将来也会逐步缩小。就目前的产品来看,无论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做到了很高的可靠性。大家购车时也应该从更多角度考虑,没有必要因为烧机油而一票否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