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能不能耐心的等孩子系好鞋带

 长沙7喜 2017-02-18

 


文|罗洋洋


羊年春晚,刘欢老师演绎的《从前慢》这首歌,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便利的时代,追求效率,但同时也被效率所绑架。



01

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系好鞋带


最近在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提出了一个观点:孩子的生活不能被大人对效率的需要所控制。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不可为了追求效率,剥夺孩子尝试和学习的权利。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在广场玩耍,鞋带突然开了,小家伙晃晃悠悠地俯下身,一边极力保持身体平衡,一边笨拙地系着鞋带。可能是年龄太小,小家伙把鞋带缠成了一团。站在一旁的妈妈,等的有点不耐烦了,麻利地帮孩子系好了鞋带。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会多说什么。但作为一名老师,我希望故事中的妈妈能对孩子多点耐心。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练地掌握技巧,他们需要花很长时间来系鞋带、扣上衣的扣子、穿上外套、拧开瓶盖,或者旋开门把手。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耐心的等待,切不可为了追求效率,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有时候“能不能耐心地等孩子系好鞋带”,真的是对父母认知水平的一次考验。



02

耐心教孩子与人沟通


当孩子委屈的跑来找你:“妈妈,那边的姐姐不给玩具给我玩!”


你跟孩子解释:“那是姐姐的玩具,她不愿意就不给你玩咯,咱们玩点别的吧!”或者,你直接过去帮孩子解决:“来,这位小姐姐,弟弟拿这个玩具跟你换好不好?给弟弟玩一会吧!”


这样直截了当的解决方式看似简单有效率,却不利于孩子社交技能的培养。更有耐心的做法是,通过提问,来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你可以问:“姐姐不给你玩玩具,看得出来你很难过,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孩子想了想:“我可以拿自己的玩具去交换!”


你再问:“好主意!那如果姐姐不喜欢你的玩具,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孩子黔驴技穷,但还是说:“那我跟姐姐好好说,问她能不能给我玩5分钟,我们一起玩!”


“很好!那你先去试试?”妈妈鼓励。


因为妈妈的耐心,孩子才有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间,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升。



结语


当孩子的积木不是按照我们的预期堆摆的时候,当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画画的时候,当孩子的回答不符合我们想象的答案的时候,不要为了效率,急于打断孩子,告诉孩子应该这样,不能那样。成年人的自以为是,会打断了孩子的探索与试错。孩子的生活也不应该被大人对效率的需要所控制。


“你现在能耐心地等孩子系好鞋带吗?”





提示: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并注明 作者:罗洋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