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酵床养殖技术深度解析

 快乐男厨师 2017-02-19

国家养殖政策解读

在东南沿海地区,传统养殖场由于污染严重已经被强制封停要求整改,接下来国家将逐步整改全国范围内的养殖场,对污染严重,耗能巨大的养殖场将封停整改。发酵床养殖将成为生态养殖的首先,也是政府支持的养殖模式。

发酵床养殖模式详细解读

发酵床养殖模式分为接触式发酵床和隔断式发酵床,其中接触式发酵床可以细分为地上接触式发酵床以及地下接触式发酵床,隔断式发酵床可以细分为垂直隔断式发酵床以及分离隔断式发酵床。

地上接触式发酵床

从地面往上建设的发酵槽建造模式叫地上接触式发酵床,养殖畜禽与发酵床垫料直接接触进行养殖。

发酵床养殖技术深度解析

地上式发酵床

地上接触式发酵床 饮水区域隔断

地上接触式发酵床,为防止畜禽饮水过程中漏水洒水造成发酵床湿度过大,可以将饮水区域与发酵床区域进行隔断。

发酵床养殖技术深度解析

地下接触式发酵床

发酵槽从地面开始下挖的建造模式叫地下式发酵床,养殖畜禽与发酵床垫料直接接触进行养殖。

发酵床养殖技术深度解析

垂直隔断式发酵床

畜禽采用笼养或网养,不与发酵床垫料直接接触,养殖区域与发酵床区域垂直分布。

发酵床养殖技术深度解析

分离式隔断发酵床

畜禽采用笼养或网养,不与发酵床垫料直接接触,养殖区域与发酵床区域不垂直分布,考虑场地以及操作因素将这两部分进行分离。

发酵床养殖技术深度解析

垫料的选择

发酵床垫料的选择主要以锯末、稻壳、高粱壳、花生壳为主,客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比例搭配,其中锯末是必选原料,无论垫料如何选用,都需要添加锯末。而秸秆、蘑菇渣由于不耐发酵且容易发霉,因此不建议大量使用。

发酵床的维护

发酵床的翻抛次数主要取决于其表面10cm物料的水分。发酵床垫料表面水分在30%-40%时三天翻抛一次,水分超过40%需要每天翻抛一次。

发酵床菌种介绍

首先从单一菌种的功能性分析

1、酿酒酵母菌

酿酒酵母菌相较于其他菌种来说,具有体积大,繁殖快的优点,可以迅速分解粪尿中的有机物质,防止其氧化成为胺类等有害产物。

2、植物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是厌氧菌种,发酵床运行过程中局部区域会发生缺氧现象,这种情况下植物乳杆菌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将粪尿分解。

3、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在利用粪尿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形成多种初级代谢产物如核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可以被乳酸、酵母等益生菌利用从而提高其繁殖活性,并进一步提高发酵效率。

发酵床菌种配合功能分析

如金发酵床菌种由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菌种复合而成,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在发酵床上形成区域微生态工作系统,相互协调互利共生,同时对腐败菌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