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人的行动?

 帅汤007 2017-02-19

在远古时候,有两个朋友,一起相约去很遥远的地方玩,一路上风餐露宿,在他们即将要达到目的地的时候,就遇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河,而河的对岸就是他们要去的地方。

两个人就开始讨论,要怎么过这条河。其中一个就说不如到附近的森林里去砍伐一些树木,造一艘船过河吧。

而另一个人则认为无论如何,风浪这么大,铁定过不了河的,不如坐下来省省力,等河水干枯了,再走过去吧。

于是,建议造船的人每天都去砍树,最终造出了一条船,并顺带学会了游泳。而第二个人呢,则每天躺下睡觉休息,顺带观察河水干了没。

直到那个造船的人准备启航的时候,第二个人还在嘲笑他的愚蠢。

而结果呢,坐船的那个人顺利到达了彼岸,并定居了下来,生儿育女,生活幸福。而在等河水干枯的人,河水始终没干。


第二个人很“聪明”,能想到等河水干枯再过河的想法,也知道这样的大风大浪按照常理是肯定过不去的。

可从一开始,这个想法就根本站不住脚!

作为旁观者的你,也许从一开始就能发现第二个人的愚蠢,就像我们小时候看过的那个愚公移山的故事一样。

可就这样“聪明”的人,几乎遍布我们生活的四周。

「恩,现在条件还不是很充分,我们等以后有机会再做吧」

「我也很想实现这个梦想,可前面有太多的未知是我们不可把控的」

「依照我过去的经验判断,这件事做成的可能性不大」

你看,我们确实很聪明,能想到促成一件事情的几乎所有要素和前提条件。

可往往正是这份聪明,成为了不少人虽然有想法,有目标,却没有动力去实现的一种束缚。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人的行动?


日本一位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的专家指出,阻碍人行动主要有两方面因素,第一是认知偏差,第二是沉溺过去。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而导致认知偏差的原因是因为人类有一种特有的思考方式——自动化思考,即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中作出的思考。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有一天你从你老公的衣服上闻到了一股你从来没有用过的香水的味道,虽然你老公没说什么,但你肯定会下意识地去想,他是不是背着我去找其他女人。

这样想的你肯定会很生气,于是握起小拳拳就去锤他的胸口,边打边闹边哭,你这个负心汉!以后也不要见到你了啦!嘤嘤嘤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这件事,老公身上有香水味,这只是表面呈现出来的现象。可这就一定是去找女人了吗?

有没有可能是挤地铁的时候,人太多,衣服不经意黏上的呢?或者是他特意给你买了香水,想给你个惊喜,藏起来了呢?

但我们人类就是不经意间就自动作出了判断。据说,每个人每天会出现700多次自动化思考,而且这些思考的信息基本是负面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自动化思考带来的认知偏差,导致了我们经常事情还没发生,就会想「大家一定会嘲笑我的」「我一定会失败的」「这事不可能实现的」,从而限制了我们的行动。

要想尽可能避免认知偏差,最关键的在于正确地认清事实。研究心理学家史蒂芬·麦肯齐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正念」


所谓「正念」,是指专注于“眼前的事实”上,排除多余的印象、思考、喜恶,只接受最真实的状态。

谷歌、苹果、麦肯锡,宝洁这类大型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在工作中取得强大的领导力,也在员工培训中引入了这种方法。

从2011年开始,谷歌公司便进行每月一次的正念午餐,要求参与者全程禁言,让人专注于眼前的食物上,这不仅让人品味到以往没有留意过的食物的魅力,也是让用餐回归其本质。


沉浸于过去


过度地沉浸于过去,特别是过去那些失败、痛苦的经历,也会阻碍人的行动。

20世纪60年代,Martin Seligman做过一个实验,他把狗放在笼子里,进行反复电击,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声音响起,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就已经把笼子打开了,狗也不会逃走。相反它会在电击来之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

本来可以通过行动来规避不好的结果,却因为过度沉浸于过去的痛苦经历,相信痛苦一定会来,放弃抵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习得性无助」

表现在人的身上,就是某人很努力去做一件事,屡次经历了失败之后,就会让人把行为和结果无关的信念联系在一起。

获得「习得性无助」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那么努力又有什么用,结果还不是这样。

他们会在周围的环境中不断地去找出能支撑自己这个想法的事例,来强化自己的认识,并试图影响他人。

如果你是个意志力不是很坚定的人,经过多次挫败之后,也会受到他的影响。所以习得性无助受环境的影响也是蛮大的。

而如果你想改变这样的一种现状,有几个方法或许能帮到你。

■ 不要轻易放弃,给自己多一次机会。

■ 专注于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考虑长远,并从每一次成功中获得激励,鼓励自己。

■ 尽可能摆脱情绪的影响。遇到困难人总是容易把困难夸大,应该把精力聚焦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情绪上。



追求完美


除了认知偏差,沉浸于过去之外,追求完美也会导致人迟迟不肯行动。

追求完美的人会把一件事方方面面都想细了,具体每个细节都清楚到位,才会去落实。而往往等你想透了,别人早就已经把这件事做出来了。

在互联网行业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MVP」,翻译过来是「最小可行产品」的意思。

它的核心思想是开发一个产品时先用最简单的资源,最低的成本做出一个简单的产品模型,然后给客户体验,测试,并收集用户反馈,之后再根据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更新产品,最终适应市场的需求。

国外著名的网盘Dropbox团队在刚开始研发出这款产品的时候,为了验证这个产品是否受用户追捧,他们就录制了一个2分多钟的视频,讲这个产品能帮助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结果这个视频彻底火了,成千上万的人都来网站看他们的视频,一夜之间报名测试的用户从5000个增长到75000个。

在这个案例中,MVP就是那个2分多钟的视频,这个MVP验证了他们的产品是能解决用户的需求的,有很大的市场开发空间,这不是他们讨论出来的结果,而是从那些真正注册的用户中得出结论。

在互联网行业,可以说98%以上投放到市场中的产品,都是一个「未完成品」

而他们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就是因为在这过程中他们通过不断收集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力。

所以,下次不要再说:「我还没准备好,要等一个好的时机」这种话了,最好的时机就是当下,与其把命运交给不确定的时机,不如从现在就开始。

正如知乎网友Caun Derre在回答“30岁才开始编程靠谱吗?”这个问题时所说的一句话: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的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雅客先生:PPT手艺人,中国领英专栏作家,专注于PPT等职场干货心得分享。关注我,和所有青年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