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开唐诗,看那抹掩映在背后的自信与狂傲

 waxf 2017-02-19

在中国文学殿堂,唐诗是一种突兀式的存在,

诗虽不起源于唐,但唐诗却既空前又绝后。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这是鲁讯说的。

探究这一现象,有人认为,不仅止于唐朝国力的强盛,还有精神层面的包容和自信。

唐朝290年内,没有因文字犯忌而被判罪的,更没有为此而杀头的,

至多是由一线城市贬到二线三线城市,继续任职。

即便揭短、讽刺的对象是皇家,

李商隐《马嵬》以调侃刻薄的口吻讽刺玄宗和贵妃,

白居易《长恨歌》以揭露皇家隐私为能事,

也是小事一桩。

强盛的国力,宽容的氛围,造就了唐朝诗人的自信与狂傲,

诗人的自信与狂傲,天马行空,成就了唐诗在文化史上的图腾地位。

下面,翻开唐诗,跟着我,

看那一抹掩映在唐诗背后,诗人的自信与狂傲。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面这话熟不?

相信各位亲们应该是老熟了,熟到看到这句就会自动跳到高考频道,

跳到老师的教导记心上,

不足800字,是要扣分的,

字数不够,废话凑,凑也要凑到800字线后。

公元724年,某一天,大唐高考正在进行时,

试卷作文题目:《望终南余雪》,

要求: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

考场里一片静寂,连根针掉落地上的声音也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突然,一位同学站了起来,

“老师,我可以交卷了么?”

时间过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这是要弃考的节奏啊,

监考老师表示很同情,示意这位同学上前来,

老师瞄了一眼他的试卷,还好不是白卷,有字四行。

“这位同学,要看好考试规定呀!

六韵十二句,否则可要扣分滴哟,

你看,时间尚早,还是动下脑子再凑上八句吧,嗯?”

“题中之意,四句足矣,我已经表达的明明白白了,

言尽意足,再写岂不画蛇添足?

我要交卷!我就要交卷!”

学生自信到爆的言行,让老师怀疑是在火星上监考。

他拿过学生试卷,只见四句话是: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题目摆在那里,细细吟味之下,

接下来真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那年的高考,这位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试卷的学生,

因为写的实在是太牛,金榜题名了,

考取了被人们所羡慕着的进士,

他叫祖咏。

清代大诗人王士稹把祖咏这首诗,

跟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以及唐代大诗人王维“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相提并论,

认为它们都是最佳的咏雪之作。

自信的人,无须废话衬垫。


(2)

“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这是经常挂在杜甫嘴边上的话。

在杜甫看来,他爷爷的诗如果排第二,毫无疑问第一是空缺的。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诗写得真不错,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

“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

此语奠定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

然而,或者说是但是,他的诗跟他的狂傲比起来,

就有些比例失调了。

从目前留下的资料看,他极有可能是大唐第一等狂傲之人。

杜审言考中进士后,任小小的隰城尉,

一次,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阅卷官为苏东坡的祖上——天官侍郎苏味道。

交卷步出考场,杜审言就开始喃喃不休,

“苏味道必死,苏味道必死。”

苏味道在当时也是风云人物,擅写文章,名满天下,

听到杜审言话的人大惊,忙问苏味道发生了什么灾故,

杜审言回答说:“他见到我写的判文,肯定能羞愧而死。”--——我去!

在老杜看来,他的文章即使是屈原、宋玉也要好好学习,他的书法王羲之也得认真临摹。

一个人偶尔狂一下,会很讨人厌,但一直狂下去,狂到老狂到死,就有点小可爱了,

杜审言年老病终前,宋之问等人前去探望,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总应该会留下点温情的话儿吧?

万没想到,杜审言说:

和我处在一个时代,真是你们这些人的不幸,

我活着,总是压着你们,

如今我要死了,你们等人的出头之日也该到来了,

唉,遗憾呐,就是找不到一位可以接替我才华的人呀!

宋之问瞬间石化。

要知道,宋之问可是写过“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主儿。


(3)

爷爷自信、狂傲,又有柴,这给杜甫出了个难题,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认为自己必须超过爷爷。

然而杜审言在公元708年去逝,四年后杜甫才出生。

错过了爷爷教导,好在自信傲骄的家风没有失传。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是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的宣言,

直接宣布自己少年时代就是国宝了,

李邕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地要结识他,

他搬家到哪里,王翰就到那里买房子,跟他做邻居成了王翰一生不懈地追求。

怎么看怎么有点自信过度的感觉,

唉,真没想到,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居然是“沉郁顿挫”,

从这首诗里看出一丁点儿的沉郁顿挫否?

个案,个案,这仅是个案,不代表全部。

好,那么看这首《壮游》,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66年,是杜甫自传性的叙事诗,

七岁就开始写诗,口吐莲花,哦,不,是口咏凤凰,

九岁拿得出的书法作品,就有一大麻袋,

十四五岁时,早就成名出道了,

牛叉的崔与魏(具体指哪两位,待考)也把他视为班固、扬雄一样的人物。

你说是不是有点自信到狂的风格充斥在里面?

需要说明的是,杜甫一直到死,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诗坛上,

江湖地位都非常了了,非常了了,非常了了。

他是在去世43年之后,才被元稹发现并捧红了的,

然后才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才有了“诗圣”的桂冠。

然而,当时的江湖地位丝毫没有影响到杜甫自信傲骄的优良家风。

自信的人,通常运气都不会太差。


(4)

说说王翰吧,

就是杜甫提到的“他搬家到哪里,就到那里买房子,只为跟他做邻居”的那个人。

王翰兼有李白的豪放和杜甫的自信,否则傲骄的杜甫也不会拿他入诗。

好似就在几年前,有位还活蹦乱跳着的某杂志社编辑,

搞了个文学大家排行榜,上榜的有鲁迅、胡适、林语堂等一干人,

榜单后几位上,这位编辑的名字赫然在列。

真不好评价这位编辑是自信到不要脸把自己列上了呢,还是谦虚到要命把自己排在后面。

这事,王翰就干过。

他从当时海内外知名的文人墨客中,选了百余人,

分成九等,排了个座次。

把自己跟文坛领袖张说、北海太守李邕(就是希望认识杜甫的那位)排在一等里面,

然后将名单以大字报的形式张榜公布。

不过,与那位编辑比,王翰自信地干脆:

老子就是天下第一等!

我认为实至名归,

一首《凉州词》,足以奠定他一等地位之列,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明代诗坛领袖王世贞把此诗作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5)

唐天宝元年,贺知章和李白在长安街头初次相见,

两人虽然地位相差悬殊,但一见如故。

晚上贺知章请当时还是穷屌丝的李白下馆子,

酒都打开了,菜也上来了,发现钱却没有带,

这于现在请客的人而言,是件多尴尬的事儿呀(公款签单者,请自动忽略),

但贺知章却潇洒地化解了这尴尬的场面,他解下来了腰间金饰龟袋,

小二,喏,酒钱。

喂,大哥,大哥,这可是皇家所配饰品,拿来换酒是不是太张狂了?

贺知章仰面大笑,言道:这算个逑事,喝好吃好就好。

唐代官员按品级由朝廷颁赐鱼袋,袋上用金银等制成金龟作饰物,

三品以上官员为金饰。

贺知章为秘书监,得佩金龟,

他以金龟换酒,追究起来是犯法的,

为了喝酒,也蛮拼的了。

贺知章的潇洒与狂狷,直接刺激到了李白,

大约十一年后,他写了一首《将进酒》,里面有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从中可以看到这一天的影子。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中。

这是贺知章去世后,李白想起当年金龟换酒事,写下的一诗。


(6)

就在刚刚,我极其虔诚地用香皂洗了手,

家里实在没找到清香,只能冒犯地坐在键盘前了。

因为,大仙李白来了。

别人的自信与狂傲,是后天历练与沉淀得来的,

但,这于李白就有些难以理解了,

这些品行难道不是出娘胎就有的吗?

号称“四明狂客“见过大世面的贺知章,当年一见李白诗篇就骇掉了下巴,惊呼道,

“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用一两个典故来描绘李白的自信与狂狷,实在有些单薄与苍白,

还是让大仙自己开玉口吧。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Oh,sorry,这不是他说的,是说他的。

“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哦,又错了,还是说他的。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是他说的,注意了,开始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7)

在大唐光辉耀眼的诗人当中,李贺和王勃极相似。

一样才高八斗,自信爆棚。

一样成名甚早,天妒英才。

当我们还在苦苦单恋一枝花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万花从中过;

当我们还在努力卖弄希望得个赞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名动京城;

当我们感觉自己还年轻有大把时间可以浪费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走完了一生。

李贺去世的时候,27岁,这个岁数也跟王勃有一拼。

李贺七岁,便写得一手好诗。

当时的文坛大佬韩愈和侍郎皇甫湜表示怀疑,

“会写字,那还罢了,要说会写诗,而且还写得一手好诗?

哼,哼。这可是在唐朝哟。”

二人决定联袂去打假,

见到李贺时,他跟他的小伙伴们玩雪球玩得正嗨。

大佬韩愈亲自出题,以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

李贺一手团握着雪团玩,一边握笔信手写了一首足以流传后世的名作《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李贺的自信及诗中展现出来的渊博,彻底折服了两人。

韩愈扶李贺上马,带回官衙,亲自为其束发,奖励有加。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被称为鬼才,从他的诗文看,通篇自信飞扬,雄心万丈,

他在二十七岁时取得的诗歌成就,远远超过了同样年龄的李白、杜甫,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诗人中的老大地位真还未可知。


(8)

刘禹锡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性格倔强,,

在同道眼里,那叫不屈不挠,

在对手眼里,那叫死不悔改。

公元805年,因为参与“永贞革新”运动,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

那时没有高铁,不能朝发夕至,得靠走,

人还在途中,就又接到短信息:

连州不用去了,改去常德吧,你再被贬为朗州司马了。

在常德苦中作乐了十年,刘禹锡活的是有滋有味。

十年后,被“以恩召还”,回长安待命,

闲不住的刘禹锡,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早上溜达到京郊玄都观赏桃花,

文人嘛,容易感慨,他想起贬官的往事,提笔便写了一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中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

你们这些个玩意儿,都是趁我不在补的空缺!

因“语涉讥刺”,他再度遭贬,一去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后,在宰相裴度的帮助下,刘禹锡再度被召回长安

这家伙回长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又跑到玄都观,

继续感慨,继续写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潜台词,那些个玩意儿哪里去了?

我胡汉三,哦,不,我老刘今天又回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泪中带仰天大笑,

这得是一种怎样乐观自信,傲岸不屈的精神!

刘禹锡前半辈子几乎就是贬来贬去,却活到了七十二岁,

而且后半辈子在政治上还翻了身,真是不简单,

与之相对照,

同是因“永贞革新”运动被贬的柳宗元,活得憔悴不堪,47岁便离开了人世。

再看他的《秋词》诗,

古人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真真是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笑看人生,

给跪了,Word刘郎。


(9)

狂者非妄者,狂傲非狂妄,

孔子说,狂者进取,

狂者敢言敢作敢为,底气来自于才与识。

细细品味,史册中流传下来这几行风流,

自信飞扬也好,狂傲到死也罢,

皆因这些人骨子里有一份才华与胆识横贯其间,

杜审言牛气冲天的背后,有他足以骄傲的资本,

这份骄傲如同贵族式的傲慢,是融化在血液里的,让他至死都在俯视众人,

否则,剥离了这份资本,他只能是一个妄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连名字也不会留下。


文|李会平  图|网络 责编|何洁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