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条件养育的13个原则

 tuzididie 2017-02-19
1、深思熟虑
        翻译总是隔着一层,让人绕很久才想明白,原来就是不断的反思。
        父母对待孩子,有一种错误的方式叫做叫做美化自己的行为。科恩的说法跟卢梭的”刻意感动“有点类似。刻意感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美化自己行为的一种吧?类似的还有,暴揍孩子之后说,我是为你好。。。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爱之深责之切等等,都是对粗暴行为的一种美化。科恩对父母的这种行为的心理解释是:如果我不做点令我反感的事,我知道该如何让孩子听我的话。”——于是美化自己的行为之后,这种行为有了高大上的幌子,解决了心理障碍,父母们就可以继续在错误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但是,“好的家长都乐于反省,并愿意刁难自己”。为了明天成为比今天更好的家长,我们都应该多花点时间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科恩还举了个例子:“最能引起某些家长愤怒的孩子行为,正是家长自己身上最不招人喜欢的特质。”在别人身上最难原谅的错误,其实就是你自己的错误。“所以,你如何正视自己,如何反思,决定着你如何看过你的孩子,你的身体是你的有色眼镜,你对自己越透明,你看待孩子越客观平和。
        2、重新考虑你的要求
        所有的育儿书都在传达一个观点,如何让孩子按你的要求去做,但是,有没有考虑过,有时候孩子没有达到你的要求,也许是因为你的要求出了问题?
       也许孩子的某些现象,是因为她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做不到你的要求。比如要求一个孩子持续练琴超过1小时不走神很专注,比如要求一个孩子每天都愉快及时的完成家庭作业。。。
        但是,即使孩子做的到,也要考虑这个要求是否值得去做。不是否定你所有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说所有孩子的小性子、畏难、想放弃等诸多情绪,都必须去妥协,但家长的确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思和观察,在寻求让孩子乖乖听话的方法之前,时刻提醒自己,在寻求让孩子乖乖听话的方法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花点时间去反思我们所提的要求的价值或必要性。
        3、专注长远目标
        这是每个人,不管她是不是父母,都必须要随时提醒自己的一件事。我们应该时刻想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很容易掉进日常生活的琐碎陷阱。
        具体到养孩子,某些特定的养育模式,可能会阻碍你实现养育目标,这就是传说中的南辕北辙。。。——如果你希望孩子未来能独立思考,辨别是非,不会轻易的跟着坏孩子混在一起,那么请问现在你怎么能对她说:因为我是你妈妈,我不会害你,妈妈不会让你吃亏,你听妈妈的话就对了?
        有一项很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调查要求母亲让4岁的孩子做不那么有趣的事,整理塑料叉和塑料勺,房间里同时还有其他更有吸引力的玩具。一半母亲被要求中途离开房间,留下孩子继续操作。结果这一半必须要中途离开的母亲,因为要把”让孩子在没有成人监督下听话时间更久一些”当目标,他们对孩子的方式,比那些不必中途离开,只负责孩子”此时此刻听话“的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更慈爱、耐心,使用了对孩子讲道理、利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解释,与孩子的互动温馨互动等多种方式,他们的行为也更奏效。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当我们尽量记住人生中更宏大的养育目标,而不是把目标放在孩子的某一时刻必须服从上,我们就会倾向于用更好的养育技巧,并能获得更好的结果。顾全大局就意味着,当你处理孩子今天是否打翻巧克力奶、是否发脾气、是否忘记做家庭作业这些琐事时,你要记得,你的处理方式,是否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彬彬有礼、富有责任感、富有同情心的人?如果你使用的是暴躁、吼叫、惩罚、斥责、唠叨,这些处理方式,对你未来培育孩子的目标,增加正贡献了么?
        4、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什么是至高无上的养育目标?每个父母都能滔滔不绝:把孩子培养成阳光的快乐的、对社会有价值的、自信的、善于交朋友的。。。。人。但是科恩说,稳固而充满爱意的亲子关系,才是我们养育孩子的目标。嗯。。。这一点很多人还以为是天生就有永不消失的呢。。。但是不,有些孩子和父母彼此爱恨交缠,在控制与反抗中或者在冷漠与分离中纠结一生。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当孩子感觉到足够安全,可以向我们解释其错误行为的原因时,处理他们的不良行为会更容易,问题也更容易解决。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更可能来找我们,寻求我们的建议。另外,当他们意识到可以信赖我们,那么当我们告诉他做某些事真的很重要时,他们就更可能按照我们的话去做。
        当然,稳固而充满爱意的亲子关系,不是因为它有用才应该存在,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目标。“所以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是否值得伤害我们的亲子关系,就为了让婴儿睡整夜觉、让学步儿使用马桶、让幼儿留心礼仪?”有时候,当我们为了做正确的事而态度强硬,和孩子发生冲突,当我们决定使用强硬的控制手段,一定要在这个时候问问自己,伤害我们的亲子关系,值得吗?
        ——有没有不控制也不妥协的办法?我想有,温和的沟通、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经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粗暴不强硬,也许对行为的纠正更慢,但对尊重和沟通的践行,对未来的人生目标来说,也许是更好更顺畅的通行之路。
        5、不仅改变行为,而且改变视角
        当一个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你也许理解为这是一种犯规或者是冒犯,但我也许可以看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孩子新成长的契机。我们的孩子,不是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试错中不断前行么?当她是个婴儿时,她除了吃喝拉撒什么都不能做,连犯错也不能。而现在,她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各种新的行为,这是体力、智力成长的结果,我们需要做的,是认可这是成长的一部分,认可这是成长给我们父母和孩子带来的新课题,一起迎接它、挑战它、度过它,在心灵上留下更丰富的成长印记,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变得丰富多彩。
        6、尊重、尊重、尊重
        尊重多么难。。。特别是当你面前有一个忘记了礼貌的孩子。。。但是,只有收到尊重的孩子,才更容易尊重别人,你怎么对待她,她就会怎么对待这个世界。
        即使是明显爱孩子的家长也不能永远做到行为上尊重孩子,有些家长的言谈带有讽刺和挖苦(我中枪了。。。)他们无视孩子的要求、怠慢孩子生气时的感受、(有多少家长把孩子逗生气了还继续逗?)轻视孩子的恐惧。(在她每晚都说害怕说到第一百零一次时,我都不耐烦听了。。。)他们用绝不敢施予另一个成年人的方式打断孩子,而自己被孩子打断时又怒不可遏;他们或许还会用轻蔑的口气谈论自己的孩子:“噢!她不过是在耍脾气。”“她那样你就别理她。”(娃她爹多次中枪,倒地不起。。。)
        尊重孩子意味着你平等的对待她,你对她的语气和态度,与对其他成年人要一样,对待她的规则,要像成年人一样 。如果你和成年人在说话,她插话的时候,你会请她等一等,但同样,如果你们正在说话,成年人在插话,能否也请成年人等一等?我们在细节中其实一直在忽视孩子——你的事情不重要,大人的事更重要。。。。 尊重孩子更意味着,你要意识到,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大人有见识,这不仅仅是在他们知道关于恐龙的知识比你多上,还包括他们知道自己有多饿,吃饱没有,冷不冷,要不要穿更厚的棉袄,喜欢那个款式的衣服,梳什么样的发型,某个老师对她严格是因为爱护她还是讨厌他。“孩子有时比家长更清楚自己是困还是饿,更了解朋友的特点,更了解自己的抱负和目标,更了解不同的老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更清楚隐藏在自己体内的冲动和需要,更知道自己爱谁、不爱谁、珍视什么、不喜欢什么。”你不能因为你年纪更大,就轻易判断你比孩子自己更了解她自己。你不能说,不不,你根本不讨厌你老师,你只是还需要适应。不,不,不,你爱画画,你不恨它。肯定孩子的情感,认可孩子的情感,同样是一种尊重,我知道你清楚自己的感觉,我也知道,你清楚感觉、想法和真的去做是两回事。我知道你气极了,简直想用大炮把邻居小胖发射到火星上去,你可以在脑子里想一千种方法,那个没有关系。尊重她的权利,尊重她的界限,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成年人交往的彼此尊重的方式,面对孩子,这一点同样重要。MAY I help YOU?为什么要先问?因为我尊重你不需要我帮助的权利,否则好意就变成了干涉。

        7、真实可信
        做孩子身边的凡人,而不是完人。
        你在和孩子的互动中,真诚吗?
        你有没有说过你自己其实不相信的话?你有没有忠于自己?我猜很多人说套话习惯了,已经忘记了这一点。如果你在和孩子的互动中缺乏真诚,孩子会察觉到,尽管他们也许尚不能认知或确定,他们和家长的关系中缺失了什么。
        你不必假装比真实的自己更有能力。如果你把事情搞糟了,也许你可以和孩子承认,我想我可能搞错了,孩子。
        科恩说:我建议每个月家长至少向孩子道两次歉。道歉的理由
        (1)它会树立榜样——当孩子做错了,你不要强迫他道歉,让孩子认识“道歉”的一个更有用的方法就是向他们演示你如何道歉。
        (2)道歉会让你走下完美的圣坛,提醒孩子你也会犯错。会让孩子看到,对自己和他人承认错误,承认有时是我们的过错,并不丢脸,也不会令人绝望的感觉自己无能。
        下面这段话好:即使我们坦诚自己的不足,即使我们用心灵和孩子对话,即使孩子可以看到,无论成年人拥有多少特权和智慧,却依然要在世界上挣扎前行,要做好事,要衡量他们的需要,要不断学习——就像孩子们自己一样,他们也依然会景仰我们。事实上,我们和孩子们相处越真实,他们越可能真正的尊敬我们。

        8、少说、多问
        你知道这对爱唠叨、对人生有大段感想迫切想要传授的家长来说,有多难么?有些人一直没有学会倾听,直到成年。。。
        引导孩子产生想法、异议和感受比向孩子发号施令(即便态度友好)更有作用。“授人以渔”在这里同样适用。遇到问题,请别把你的妙招迅速传授,然后享受孩子崇拜快乐的眼神,总有一天,你的妙招会不够用,因为人生难题会一波大过一波。既然你也有过在倾诉中捋清思路的经历,那就给孩子一个同样的机会,提问、倾听,传达情感支持,共同思考解决方案,允许孩子尝试错误的解决方式,这些给人生带来的价值,远比传授秘诀要大。多倾听,少解释。
        如果和孩子讨论其错误行为没有引出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并不是因为需要诉诸更强大的惩罚手段,而是因为我们说的太多了。
        以下文字经常躺枪:“或许我们忙于让孩子接受我的观点,而没有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的行为与我们的期望不符,被标记为问题行为,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也许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孩子想需要,而不是自己权威的被冒犯与维护。此时,多听少说是关键。当孩子还处在无法解释和表达自己的幼童期,如果你不知道原因,就要选择从善意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当孩子年龄大到足以向我们解释他的生气或不开心,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沟通?一个大前提:安全感。她感觉到爱和信任,知道对你袒露心扉是安全的,你就会得到好的沟通。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这种安全感,不加评判地倾听,确保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因为告诉我们他们做 什么而惹来麻烦,或者因为他们的感受而收到指责。”(指责别人的感受是一件很无理也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感受不受控制,没有对错,它就是存在。)——害怕评判的人,会对你敞开心扉么?暴怒的爸爸可能永远都不了解,她摔碎的那个杯子,可能不是淘气,而是想给咳嗽的爸爸端杯水。同样的行为背后,有无数的理由和可能,你错过了那些动人的或者可爱的理由,你的孩子就变得讨厌无比。。。
        再次回到少说多问上来。少说教,多提问。但如何提问?科恩说,不是所有的提问都有效。反问是糟糕的提问:你当时为什么不。。。?你对妈妈大发脾气,你认为对妈妈说什么?——你已经准备好标准答案了,你已经预设好倾向和评判了,你的提问是个装饰品好么亲?“反问句毫无意义,因为它的本意不在真正引发孩子深思熟路的反应。”带着正确答案的问题更加糟糕,因为你的意图“不是让孩子反思,而仅仅是让孩子猜想你想要她有什么样的反应。
        现在13条养育原则的第一条就用上了,每一次解决完冲突,你要回头想想,你是如何和孩子谈论的?你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揭露自己的动机,会让你明白你的某个问题是否带着预设的倾向,是否应该问。科恩提示:“当我们不能确定孩子会怎样回答,以及做好准备接纳不止一个的反应时,所提的问题最有可能带来好处。”
        小熊维尼和跳跳虎里面,有一个故事是屹耳很忧郁,因为一件好事没有发生,那就是它不能在蒲公英田里打滚。小伙伴们想了各种方法让他开心,都不管用。最后发现,原来朋友难过的时候,你也可以什么都不错,只是陪在她的身边。这个做法在很多地方都适用,成年人对待朋友,孩子对待朋友,以及成年人对待孩子。
        科恩说: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感觉自己有义务要说点什么,即使最好的建议就是保持沉默。有时当孩子非常悲伤时,“只是一言不发的留在孩子身边就是对孩子感受的尊重。拥抱和爱抚(如果孩子接受)所表达的感觉要比语言更好。
        何时沉默?何时说话?没有诀窍和标准。不过是在试炼中摸索,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
        9、记住孩子的年龄
        一方面,记住你对孩子的要求,也许不符合他们的年龄本来应该正常有的标准;另一方面,记住孩子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和解决方式。要求学步儿兑现承诺,要求学龄前儿童在餐桌前安静的坐着,都是对儿童的残忍,这些行为的实现都只能以压抑孩子的个性和其他代价才能完成。
        10、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
        这个原则来源于两个事实:(1)我们通常不能确切知道为何一个孩子会出现某种行为。(2)我们对其行为理由的看法会创造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相信孩子背后有一个恶的动机——他故意捣蛋,他在试探你的底线,他在试探自己能否逃脱惩罚,他就是个难养的孩子,是个说着不听揍着能好两分钟的捣蛋鬼,那么孩子真的会变成你想的样子。如果你带着预设判断来处理孩子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你会在尚未掌握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就断定他们做了某件坏事,尽管真相远非如此。而这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比你想像的大。米宝在夏令营指甲不小心划伤小朋友,被老师判定为你就是故意的,从此不肯去那个地方,不肯见那个老师。。。我也决定不去参加任何活动了。。。
        尽管我们可能从来不说孩子的坏话,但对孩子动机的假设却无孔不入的影响着我们对待孩子的行为。这些假设越负面,我们就越容易对孩子施以不必要的控制。这就是恶性循环:你不信任他,你把他想的很糟糕,他就回报你更糟糕的行为,你就会实施更严格的控制,更严格的控制代表了更深度的不信任,于是产生更坏的行为。。。
        中止恶性循环,开启良性循环的关键:用好的价值观去揣摩孩子的动机。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如果她的行为对你产生了负面影响,那并不意味着那就是她的意图。
如果你没有确切的反面证据,也许你应该往好的地方来猜测孩子,也许看起来是故意的攻击行为,其实只是一个偶然事故;也许看起来是偷窃的行为,其实并不是这样。科恩说:用好的价值观揣摩孩子,会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价值观。他们会因此认定什么地方是最好的,并努力不辜负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当然,在这里,孩子的年龄很关键。你不能批评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偷窃,因为他有时候会被愿望控制,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但你十岁的孩子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可能就已经很清楚那些是自己的,那些不属于自己。所以,前提是要符合事实,然后是相信更善意的动机,这一条对于低龄儿童尤其重要。他们看上去不良的行为通常更可能是因为他的年龄。即使是大孩子,如果行为显示,他的确存在一个坏的动机,那么重要的是,找到这个坏动机背后的原因,事件发生后我们的第一反应也应该是同情孩子,试图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
        下面是一个好的例证。一个五岁的男孩捡起一块大石头,看起来准备把它扔出去。你会怎么办?告诉他不许乱扔石头?或者干脆取走他的石头?
        你的行为在告诉他:你不被信任。
        在日本的一所学校里,一个站在附近的老师是这样做的,他若无其事的对孩子说:把石头借我一下,然后用石头碰触孩子的头,以演示一块石头会如何打到同学的头。接下来,这位老师讲石头还给了男孩,并说‘小心拿住’。
        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存在任何指责或判断,他对孩子的判断是,孩子也许还不了解玩石头也许存在危险——他对信息没有掌握完全——也就是说,男孩可能没有仔细考虑过石头会伤害到他人。老师把石头还给男孩的行为还暗示了另一个信息:这个男孩是有能力自控的,所以他把石头还给了男孩。
        如果老师的处理是拿走石头、惩罚、指责,他传达给男孩的信息是:我是不被信任的;我是么有能力自控的;我不扔石头是因为大人会惩罚我,而不是“我不扔石头,因为会伤害别人。”

        11.不说没必要的“不”
        别吃手,别玩泥,别踩脏水,别用手摸楼梯扶手,别在台阶上蹦。。。你以为你总是纵容孩子,但是你的孩子得到的不,其实可能比你想的更多。
        描述性研究显示,低龄儿童尤其会被阻止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简直可以说是几分钟一次。
        关于给孩子设限:
        (1)当孩子的安全面临风险,家长必须干涉,无论孩子会因此有多沮丧,因为她哭闹而妥协和她在马路上踢球么?这个是溺爱。
        (2)这个限制需要随着年龄放开,孩子在不同的年龄,能力不同,家长的限制也不同。她3岁时不可随意乱跑,她13岁时,就是不可太晚回家。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有能力预料和避免危险。所以家长的管制如果不变,可能会从保护变成舒服。
        (3)没有生命危险,也许会受点小伤的地方,应该放开让孩子尝试。多一点信任、支持和尊重,孩子会更好的学会自我保护。
        (4)即使是低龄的孩子,你拒绝她的原因到底是安全,还是其他理由?比如你的不便、疲惫、不想处理乱糟糟的现场、对孩子的幼稚游戏厌倦。。。
        (5)有时候孩子的要求,不是她的需求,而是她的欲望:她想和你玩游戏,她想边看电视边吃零食,她想在床上吃蜂蜜,她想在夏天穿着棉靴子上学。。。你该怎么处理?
        科恩给出了一个大多数家长都无法确定自己能接受的建议:尽可能在任何时候说“是”,它应该成为家长的默认反应,这样你需要很好的理由不答应孩子提出的事,或者干涉他们的行为。
        我猜科恩的观点是这样的:习惯性说“不”是一个很糟糕的习惯,和这个坏习惯给孩子带来的限制相比,也许默认一切都是允许的,然后来思考哪些是不被允许的,比较好。任何不被允许的,都要有充足合理的理由,否则就是允许的。你不同意她买那条紫色蕾丝花边亮片大摆裙,是因为你不喜欢,还是因为她已经有5条了?前者显然不是合理的理由,后者就很充足。
        科恩说,我们当然有自己的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安排,它们也很重要,但不能重要到令我们无缘无故的约束孩子、禁止他们尝试做事情。如果你不愿意放弃任何自由时间,如果你坚持认为你的房间应该始终保持整洁和安静,也许你应该考虑养热带鱼,而不是孩子。
        把说“不”当做给孩子挫折教育的一部分,是家长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即使是家长尽量说是的家庭,孩子也不可以避免的会最终经历各种挫折。孩子有足够的机会学习处理受限制,面临自己不可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事实,不需要家长通过把本来该说“是”却说“不”这种办法,来增加挫折的场合。
        帮助孩子准备应对“真实世界”挑战的最佳手段,是让他们经历成功和喜悦,人不会因为童年时被故意制造不愉快而变得更有能力应对不愉快。
        事实上,另一个家长的尴尬和更坏的结果是:我们不可能一直坚持永无止境的禁令,所以通常我们会发现自己在步步退让妥协,最后让孩子随心所欲。结果是当我们真正设立界限时,孩子反而不再当真,不断试探触及底线。这种坏的状态还带来了亲子关系中的大量冲突和过多的不愉快。所以出现了纵容。。。触及底线。。。管制。。。冲突。。。妥协。。。纵容。。。恶性循环。
       所以,思考你的每一个说不。每一个不都是有充足理由的。除此之外,无人设限。

12、不要那么死板
        生活中,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则。孩子需要拥有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可以忽略规则的日子。偶尔不遵守上床时间、某些特别的日子得到了床上早餐、七岁了生病也可以得到如婴儿般的抱着亲着乃至喂喂。。。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例外。。。是特别的日子,谁会不喜欢特别的日子?
        孩子的确需要规律的生活,当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自己的生活时——有规律的生活带来安定和安全感——通常孩子会做的更好。但如果这种规律是严苛的,不可打破的,如果生活在总能预测到不愉快的环境中,又有什么价值呢?
        提醒:尽管家长之间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孩子从中寻机,比如爸妈对垃圾食品、吃多少冰激凌、几点算熬夜的标准不一致,孩子有可能选择性征求父母一方的意见,但即使如此,这也比父母高度一致对孩子要好。父母“保持统一战线”很容易会让孩子感觉“两个巨人在联合起来对付他”。
        对孩子来说,有时候看到父母之间存在分歧是很健康的,有助于强调我们都是人类,同时也让我们向孩子演示,人们如何在尊重的基础上解决分歧,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学会干脆容忍分歧。
        不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表现出高度统一,孩子学不到这些重要的人生课程是一,二是这种不诚实教会的,也许是虚伪和掩饰。

        13、不要匆匆忙忙
        时间跟大多数人的金钱一样,永远都不够。
        有了孩子以后,钱哗哗的流走了,时间哗啦啦走的比钱还快,时间一块,匆匆忙忙之下带来的压力、紧张、暴躁,经常把娃搞的眼泪哗哗的。上了小学,哎呀妈呀,每天都被时间的小鞭子抽打着连滚带爬。。。
        这样不好。。。不好到你闲下来的五分钟,就会焦躁的踱来踱去,盘算着还有多少没干的事儿是不是该做了。不好到,你看到娃在那里磨磨蹭蹭的玩着写作业,就开始内心焦躁的想着,亲没练书包没收拾、明天要穿的衣服她还没有找、体育课跳绳她还没练几个却没找到时间练、英语已经很久没有读了、每天半小时阅读今天没有启动、她每次刷牙都会磨蹭。。。这些事加起来,不催促就没法早睡觉了。。。越着急越催促,越催促越容易对孩子实施控制,有控制就有反抗,有反抗就会紧张。。。
        科恩说:当时间不够时,家长容易施用控制手段;在公共场合时,家长容易施用控制手段,如果在公共场合时间不够,唉呀妈呀,要人命了。
        如果你同意控制给孩子带来的坏处,如果你同意无条件养育是反对控制的,那么你应该尽量避免匆忙。所以要重新安排你的日程表。目标:让孩子感到不慌不忙,享受做孩子的乐趣。
        也许应该给孩子留出一点冲突时缓冲的余量来?这样你就可以给她一分钟等一等和想一想,而不是强迫和威胁。具体的方法你需要自己想,但总的来说,如果时间不够,去掉你想做的事,给孩子空出来悠闲的时间,孩子有权利不慌不忙。最重要的是,你也应该放慢脚步,尽情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因为那样美好的时光,很快就过去,而且再也不来。
        
        总结:科恩说,在整体的13条原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概括的论点:与其改变孩子的行为,不如改变环境。适用于时间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空间——你催促孩子匆忙奔走,不如调整一下时间日程;你限制幼童不许乱走,不如锁上院子的大门。做能阻止问题发生的事,而不是警告、恫吓、劝说、威胁。如果孩子在公共餐厅无法安静的坐着,那就带上故事书、画笔画纸,为她安排好项目,而不是实施控制,强行限制她在那里坐着。围着孩子的需要做准备,比围着管好孩子做准备,一定更让你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