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工程承包中的工期索赔应如何计算?| 阳光解读

 华山论剑802 2017-02-20

Change Jack Johnson - From Here to Now to You

工期索赔历来是国际工程索赔工作中的难点。当代大型国际工程往往具有工期长、工序多、工期延误原因复杂等特点,承包商在提交工期索赔报告时,面临着如何才能准确而理据充足地计算出工期延误时间的难题,而这往往也是工期索赔争议的焦点。英国建筑法学会SCL准则提供了一系列工期延误时间计算方法,但这些方法各有其适用方式和利弊。对于承包商来说,如何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工期索赔计算方法呢?今天,阳光所国际业务部李欧文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国际工程承包中的工期索赔计算问题。


/阳光时代(北京)律师事务所国际业务部  李欧文


一、案例评析


工期索赔一直是国际工程承包领域一个热门的话题。工期风险是国际工程承包商最重大的风险之一,具有罚款金额高、控制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在如今的大型国际工程中,几乎每个项目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工期索赔,每个项目临近完工时工期索赔都会成为承包商和业主谈判与博弈的焦点。工期索赔的其中一个难点在于延误时间的计算。一个大型工程的进度计划往往非常复杂,不仅子项工序繁琐,还有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逻辑链接,如何将某一件具体的延误事件映射在进度计划中,并得出令人信服的工期延误结果,是每一个工期索赔的难点。CPM关键路径分析往往被尊为工期延误计算的不变准则,但且不论关键路径选取起来并非易事,而且即便选取了关键路径,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共同延误、次级延误、赶工等疑难问题。那么,对于承包商来说,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工期延误计算方法呢?下面的这个案例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案例

City Inn Ltd. 诉 Shepherd Construction Ltd. [2007]


City Inn聘用Shepherd作为承包商承建位于布里斯托尔的一座酒店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工期遭到了延误。项目工程师给予了Shepherd4周的工期延期,争议裁决人(Adjudicator)给予了Shepherd5周的工期延期,但Cityinn对此上述决定不满,并诉诸法院,主张Shepherd无权获得任何工期延期,并应当支付工期赔偿金。在双方的举证过程中,由于工程的进度和工期延期的原因较为复杂,Shepherd无法找到合理的关键路径并在进度计划中采用逻辑网络进行分析,故而选取了AsBuilt-vs As Planned的工期延误计算方式,将实际竣工计划与原始计划进行对比,计算出工期延误的天数,从而提出工期索赔。City Inn试图通过实际的竣工时间倒推出关键路径,以此来驳斥Shepherd的主张。但是,由于City Inn的倒推过于牵强,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故其主张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最终苏格兰上诉法院支持了Shepherd的主张,虽然Shepherd没有找出关键路径,但法院认为,当出现多种原因导致的共同延误时,可以从一个公平合理的角度给予承包商工期延期,不一定要拘泥于关键路径分析。这个案例打破了工期索赔必须依据关键路径分析的惯常思维,提出了“常识”优胜于“理论”的观点。所以,对于工期索赔的计算,“合理”往往优胜于盲目追求的“精确”。


二、SCL准则提供的工期延误计算方法


SCL准则全称为《延误和干扰评估准则(Delayand Disruption Protocol)》,由英国建筑法学会(Society of Construction Law)于2002年出版,为承包商在合同履行中和竣工之后提出工期索赔、评估工期延误提供了指南。该准则不仅对承包商提出工期索赔的权利、索赔的程序、浮动时间、共同延误、价格补偿等疑难问题给出了解释和指引,还提供了一系列工期索赔计算方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SCL准则提供的工期索赔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Impacted  As Planned Analysis计划影响分析法


该方法将延误事件的计划网络引入到基础计划中,并对基础计划进行修订,以计算该延误时间对工期的预期影响。这种方式虽然相对简单直接,但对基础计划的合理性、逻辑性要求较高,如果基础计划不合理、逻辑连接不完善,就无法通过引入延误事件来获取准确的工期预期延误结果。另外,该方法无需考虑工程的实际进度,得出的结论仅为一个理论值,不一定切合实际。所以,该方法在国际工程实践中采用较少,仅适用于工序较为简单、线性的工程。


2.Time Impact Analysis时间影响分析法


该方法将延误事件的计划网络引入到一份更新至该延误事件发生时的进度计划中,通过分析此更新的进度计划,计算延误事件对工期造成的影响。该更新的进度计划需要不仅需要反应工程的实际进度,也需要合理地反应未来预期的工期进度,并合理地考虑赶工措施。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出某一件延误时间对工期产生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处理共同延误、赶工等问题,所以实践中运用得较多。但如果延误事件较多,该方法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成本较高。另外,该方法与计划影响分析法类似,对基准计划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3.Windows  Analysis视窗分析法


该方法的操作方式为依据固定的时间段建立一系列可靠的基础进度计划,以反应各个阶段实际的工程进度。通过这种方式,工程的进度计划被划分为一系列的视窗,每个视窗都反应了特定时间段内的关键路径和关键路径的延误情况。通过对每个视窗的分析,可以得出每个窗口内工期延误的原因,从而得出整体工期延误的结论。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反应实际工期进度,可以有效地解决共同延误、赶工等其他计算方法中难以处理的问题,得出的结论也较为准确可靠。而且通常情况下,EPC合同会要求承包商按月提交进度报告,故按月制作“窗口”也较为切实可行。但是,该方法对承包商记录工程进度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且对于某些工期较长的国际工程,采用该方法就会较为繁琐。


4.As-Planned vs As-Built 计划与实际进度对比法


该方法以实际的工程进度与基准计划向比较,得出的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之差即为承包商有权要求工期延长的时间。该方法简单明了,且无需采用复杂的CPM网络分析技术,得出的结论较为切合实际。实践中很多承包商计划管理不够细致,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准确更新工期计划,采用其他分析方法面临着材料不足的困难,以As-Planned vs As-Built法适用较为普遍。但是,该方法由于没有对工期延误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难以处理共同延误,也无法反应承包商赶工,过于简单粗暴,接近于Global Claim,容易遭受批评和质疑。


5.Collapsed  as-built (or but-for)影响事件剔除法


Collapsed as-built分析法与As-Planned vs As-Built分析法类似,都是一种事后追溯延误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实际竣工工期为基础,将竣工工期中非归责于承包商的延误剔除,重新计算得到新的竣工日期,该竣工工日期与新的竣工日期之差即为延误事件对竣工时间造成的延误。该方法考虑到了工期延误中业主风险事件和非业主风险事件的区分,比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对比法更为准确,因而适用较为广泛。但是,这种分析方式看似客观,但如果处理不当,得出的结论往往并不切实际。因为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工序的安排、资源的分配往往互相关联,简单的“剔除”不一定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例如,如果施工现场遭受不可抗力影响,工程暂停,则承包商可能选择暂停设备发运以避免损失。可一旦将不可抗力事件剔除后,仅剩下承包商暂停或延误设备发运,工期延误反而成了承包商的责任。所以,采用该方法分析工期延误时,一定要考虑到工期计划中的工序和逻辑,避免过于草率的“剔除”。


三、承包商工期索赔计算方法选择的建议


SCL准则提供的工期延误计算方法各有利弊,适用的场景也各不相同。承包商在选择工期延误计算方法时,不仅应当考虑该方法的准确程度,更应当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索赔策略,选择最适用的方法。拘泥于计算方法的精确度,往往不一定能取得对承包商有利的效果。


1.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


承包商选择工期延误计算方法,首先应当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实际情况在工期索赔中一般体现为项目具体类型和延误事件情况,不同的工期延误方法适用于不同项目类型和不同的延误事件。例如,Impacted As Planned Analysis等较为简单明了的分析方法,一般适用于工序较为简单的项目,而对于能源、矿山等工序复杂,交叉作业较多的项目,则采取Windows Analysis或Collapsed as-built方法更为有利。另外,延误事件的特点也决定了延误计算方法的选择。对于例如不可抗力等重大、明显的延误事件,可以选择直观而明显的计算方式,而对于承包商和业主互有责任、较为复杂的延误事件,可以采取更为精确的计算方式。


2.考虑项目现有资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期延误计算方式的选择,必须基于项目现有的资料,否则也只是空中楼阁。例如对于Windows Analysis法,项目必须具备按周或按月的更新工期计划,且该计划必须能够准确地反应每个周期的实际进度,如果不具备这些材料,Windows Analysis也无从开展。再如,Time Impact Analysis法要求将基准工期计划更新至延误事件发生时的进度计划,但如果基准计划不准确,或者延误事件发生时未对当前的工期进度做出充分的记录,就无法对进度计划做出准确的更新。SCL准则建议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准确、及时地记录并更新工期进度,作为一个项目执行中的“良好的习惯”,否则任何工期延误计算方法都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承包商的工期索赔也会很难得到支持。


3.考虑成本和索赔策略


各项工期延误计算方法有繁有简,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各不相同,成本因素也是选择工期延误计算方法的重要因素。通常工期延误报告的制作,都由律师与工程咨询专家共同完成,如果选用的延误计算方式过于复杂,可能需要律师与工程咨询专家长时间在工程现场调研并整理资料,不仅增加了承包商的成本,更可能导致延误谈判时机,削弱了工期延误报告的效果。工期延误报告的制作,应当与项目整体索赔策略相协调,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提出工期索赔分析报告,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突出业主风险事件


根据SCL准则的表述,导致承包商有权提起工期索赔的延误事件,称作业主风险事件。但是,合同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实践中往往很难出现某件延误事件完全可以归为业主风险事件,双方往往都存在“扯皮”的现象。其次,即便出现业主风险事件,往往工期也会由于承包商风险事件而延误,对这部分延误承包商无权获得工期延长。这就要求承包商在选择工期延误计算方法的时候,要突出业主风险事件,弱化承包商风险事件。过于精确、细致的分析往往无法得出对承包商有利的结论,因为这些方法犹如放大镜,把各方的责任都显现出来,最终导致承包商对延误也难辞其咎,莫不如同开头的案例所说,采用模糊的As-Built vs As-Planned 的方法,避开细节的纠缠,构筑合理的分析,反而容易获得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阳光时代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分享。其他媒体转载,请清晰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