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灭绝动物都可以重来 如何让已灭绝动物复活?其实许多国家都在从事这项研究,但之前报道并不多。因为,该不该让灭绝动物复活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支持者认为,如果能通过技术成功复活猛犸象,对于拯救濒危动物是一大突破性进展,将把生物技术向前推进一大步。而反对者认为,从生物学的角度讲,复活猛犸象并不具备特别的意义,因为它在生物进化链上的地位已经很清楚。而且人为干涉生物界的自然淘汰,违背了自然规律。 复活猛犸象,华大基因并非独自在作战,按照科研保密协议,徐讯不能透露合作者,但他的态度明确:掌握复活技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国家基因库已经存储了多种生物资源样本超千万份,是全球第一个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资源的平台。同时,他也强调,批量复活灭绝动物是不可取的。 有多少灭绝动物可以重来?恐龙和其它灭绝动物是否也能复活? “猛犸象可以复活是偶然,因为几千年前它刚巧被西伯利亚寒冷的环境保存下了完整的基因核。” 徐讯告诉记者,“其实猛犸象灭绝的时间离我们很近,因为4000年对于地球来说是很短的一段时间。而据我们更久远的恐龙如今只有化石,即使人们捡到了它的蛋,那里也没有活的细胞基因。”
陈列在日本的猛犸头骨 “完全复活不可能,只是让亚洲象具备猛犸象特征”“让猛犸象完全复活是不可能的,只是让现代亚洲象具备许多猛犸象的特征,更不可能在野外生存。”当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袁训来研究员看到这个消息时,调侃地说到:“这只是用来检验基因技术,显得人类很有能耐。” 长期从事“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和环境背景”的研究,并担任《生物进化》科普杂志主编的袁训来认为,虽然猛犸象与亚洲象、非洲象是近亲,但是复活猛犸象对于增强现代大象基因并没有明显的好处。 袁训来告诉记者,把时间尺度放大后来看,地球上每一个物种生存200—300万年后,大多灭绝了。“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正所谓生生不息,有生有死、有死有生。” 他认为,想要建立一个基因库,需要一个相当数量的种群才行,而目前所进行的复活猛犸象只是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而已,不仅不可能完全复制出冰川时代的猛犸象,更不可能使其具有在当今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放在野外环境中,说不定一两年就都死了。”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马俊业博士则为此点赞。“挺有意思的,这是最新的生物技术与距今时代最近、最神奇生物的完美结合,我认为有希望获得成功!” 长期从事分子演化研究的马俊业告诉记者,这项实验的难点主要还是在基因技术上。虽然国际科学团队号称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获得了猛犸象的软体脂肪组织、毛发和骨髓,但是其基因性状、完整度等都无法与现代生物中提取的基因组相提并论,即使通过技术对基因进行人工修补,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未知数。 “让消失物种的复活还没有过先例,一旦这项技术成熟,便可推广到其它物种上。”马俊业说。通过分析对比猛犸象与现代大象的遗传物质,进而可以研究大象的进化速率等。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基因及其调控在生物进化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旦遭遇到环境灾(巨)变,往往难以进行大幅度的改变与适应,庞然大物恐龙的灭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悲惨案例。 但是,在实验室复活猛犸象并不能改变地球物种灭绝的自然规律,在生物进化研究方面并不具备特别有价值的意义,“我们不可能让它活起来”。 “好奇心是驱动人类科学进步的重要原因”,袁训来不客气地说到:“人类干了很多加速物种灭绝的事情,现在又对那些消失的物种充满好奇。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让人类可以沾沾自喜地证明,不仅有能力灭绝物种,也有能力复活物种。”
资料图:哈佛大学复活猛犸项目负责人乔治·丘齐(George Church) 相关研究最早1997年就开始了 据《读卖新闻》网站2011年报道,近畿大学教授入谷明等组成的科研团队计划把猛犸象的体细胞核植入去除细胞核的大象卵子内,培育出拥有猛犸象基因的克隆胚胎,之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作为代理母亲的非洲象的子宫内,最终生出猛犸象宝宝。 据报道,国际上相关研究从1997年就开始了。研究人员曾通过3次西伯利亚冻土挖掘调查,获得了猛犸象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但是这些组织的细胞核多半被冰的晶体所伤,无法利用,有关计划一度遭遇挫折。 2008年,理化研究所若山照彦博士领导的小组,在世界上首次用冷冻保存16年之久的小鼠尸体的细胞培养出了克隆鼠。入谷明的团队以若山照彦的方法为基础,开发出了一项新技术。只要解冻的组织里2%到3%的细胞核未受损,应用新技术就可以把它们完好地提取出来。 2011年夏天,这个日本团队从俄罗斯获得了品质更好的猛犸象组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