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率高达30%的游戏,为什么能让人类不断沉迷?

 尤里蒙提 2017-02-21

死亡率高达30%的游戏,为什么能让人类不断沉迷?

这是一个挑战死神权威的游戏,每十个加入其中的玩家,会有三个因此殒命。作为世界上最疯狂的极限运动——翼装飞行(WingsuitFlying),死亡率高达30%。

甚至连滑翔服的创始人都在1998年的一次飞行中因失误而摔死。古往今来,狂热的爱好者不断为这项运动祭出了生命,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着了魔一样前赴后继,沉迷其中呢?

赌上性命的游戏,全球尝试过的不过600人

如果你不太了解翼装飞行,不妨 Google 一下,保证满屏幕都是某时某地某个运动员殒命的新闻。与死亡的关联度之高令人闻之色变。这是一项诞生于 90 年代的极限运动,最初由极限跳伞演变而来。

运动员需要身着带有双翼的滑翔服和降落伞等设备,从飞机、高崖或者摩天大楼等高处一跃而下,并用身体协调的能力来掌握飞行方向和速度。在到达安全极限高度时,降落伞开启,运动员才能平滑降落到地面。

受限于飞行高度,运动员在空中用于调整姿势的时间非常短促,这也使得这项能让人类最近距离接触飞行梦想的运动危险性和难度变得极大。全世界尝试过的人不到 600 个,真正算得上职业玩家的甚至只有 100 人。

不管是中国的嫦娥奔月还是西方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人类对于飞天的想象贯穿古今。公元前 850 年,英国人布拉德双臂绑上鸟翅从罗神殿上一跃而下,试图飞越伦敦城,结果坠地身亡。这是先人为实现飞行梦所作的一次早期尝试。

古今中外,用羽翼加身尝试飞行后亡命的例子不胜枚举,直到 1912 年,法国裁缝弗朗茨?雷希尔特(Franz Reichelt)企图将翼装飞行发展成一项运动。

他做了一身由降落伞和人造翅膜组合而成的飞行装备,外形与现代的翼装最为接近。当从埃菲尔铁塔一跃而下,还是没有抵抗住地心引力,不幸命丧黄泉。这段画面被拍摄了下来,场面狰狞无异于自杀。

▲弗朗茨?雷希尔特

而关键性的变革出现在上世纪 90 年代:来自法国和美国的先行者制作了成套的飞行服,其结构坚硬并以柱状物支撑,从而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翼形飞行。

飞行衣,是穿上就能飞吗?

总结起来,翼装飞行需要在短时间内用精准的肢体协调来保证整个飞行过程的万无一失。首先,运动员会被像装裱蝴蝶标本一样固定在滑翔服内。

当飞机上升到合适的高度后,根据位置与飞机舱门尺寸的不同,运动员必须根据当下飞机与气流的状态,在适当的时机伸展四肢跳出飞机。借由飞机前进速度产生的相对风,迅速进入滑翔状态。

作为人类无动力飞行的最高速运动,翼装飞行发展至今,最快的时速已经可以达到 289 公里/小时,而正常的速度,也可以达到一百多到两百公里。同时,还会以 50 公里左右的时速下落,平均下来,翼装飞行每往前飞 4 米会下降 1 米。

参加过芝加哥国际翼装飞行冠军赛的运动员曾这样描述他跳出飞机时的感觉:「我做过最紧张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包在这件大衣里,抛出飞机。」

▲抓好时机,跳出机舱

翼装飞行的难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滑翔服。这种通过增加表面积来阻挡空气获得上升力的衣服是一种很敏感的仪器,就算稍微抬抬下巴或者将脚趾往外推一点点,就可以彻底改变人在空中的移动方式。对于专业的飞行者来说,在训练过程中的每一次跳跃都需要被精准计算,直到找出最合适的肢体伸展幅度。

成为「鸟人」的门槛是巨额的训练费

千禧年以来,随着滑翔装备的发展成熟,翼装飞行也从一项高危的极限运动逐渐成为了一种可以让所有人都体验飞行的游戏,当然风险还是比任何其他游戏大。

在翼装发展历程上,将降落伞装置与翼装飞行服区分开来是关键性的一步。在上世纪 30 年代,跳伞运动员们在跳伞时身穿成套飞行服,由此得以在打开降落伞前滑翔了一段距离。而关键性的变革出现在上世纪 90 年代——来自法国和美国的先行者制作了成套的飞行服,其结构坚硬并以柱状物支撑,从而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翼形飞行。

现如今,翼装由柔软而富有弹性尼龙材料制成;进气口使翼装能在飞行过程中充气膨胀,当飞行员伸展手臂时,这样的设计令其双臂下方和两腿之间形成增压膜,从而产生升力——此时的飞行员略有几分像一只鼯鼠。但是至于飞行的状态、安全程度则很大程度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毕竟,拥有一辆一级方程式赛车,并不会使你摇身一变成为最好的车手。

一套完整的滑翔服造价在 1500 美元到 2000 美元之间。带有 GPS 模块,能提供速度测量和定位,并且搭载了一对 Go Pro 相机的头盔也需要花费 2000 美元。看起来,这一套能带你飞的装备尚且还在负担范围之内,但真正烧钱的地方在于训练本身。

这项运动的门槛是必须要进行 200 次跳伞之后才能学习翼装飞行。一般交给培训中心或学校 3500-5500 美元的培训费;请教练大概 500 美元一天;进行风洞训练一小时是 800 美元左右;每跳一次要买机票,机票是 25 美元。真正想玩翼装飞行,一年自己要掏百万美元左右。

死亡率高达 3 成,为何每年都会有后继者沉迷?

翼装飞行领域的传奇人物迪恩·波特(Dean Potter)在一次飞行中遭遇了事故,于 2015 年离世。在曾经的一次采访中,他分享过他的切身感受:

很多人认为我并不会感到恐惧,但其实我会。恐惧是值得的,因为恐惧会将我推向更高境界的意识,让我感知到更多。它让我更加清醒,让我保持平静。这些让我可以进入一些平时我没有办法达到的境界,让我可以做一些看起来很吓人的事情。

▲迪恩·波特

很多东西都可以引起人的恐惧,沉迷翼装飞行的人,大多享受命悬一线的快感,这就是恐惧。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让你命丧黄泉。英国有一位研究极限运动心理的教授称,当人在做极限运动时,大脑会因恐惧而兴奋,并分泌多巴胺,产生无与伦比的快感。风险越大,快感越强烈。

Geek君有话说

恐惧和快感共生共存。当压力和恐惧散去时,对快感的无比怀念会驱使翼装飞行者想要重新投入这项运动中来。这就是为什么不断有人为翼装飞行而牺牲,却有更多的人前赴后继跟上,即便逝去的那个人曾经是他们最亲密无间的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