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习很认真,但记忆力不好?这位家长的困惑我有必要公开回复

 长沙7喜 2017-02-21

寒假前,王老师收到了一位家长的提问



王老师上初中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困惑:明明每天熬夜写作业,学得那么努力,为什么成绩还是不如我?真是心疼明明同学。后来我仔细观察了明明的学习习惯才发现:原来明明上课不好好听讲,熬夜写作业纯粹是因为根本不会做。


王老师想说,学习,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的。听课也有科学“听课”观:


1
听课前:做好预习

上了中学后,知识量越来越大,孩子需要更多地进行理解、练习与思考,而非单纯死记硬背。怎样为思考留出更多空间?答案就是预习。


1.预习时间

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

2.预习任务

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

3.老师!具体一点啊

掌握新课程的基本内容,找出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才能在课上快速跟上老师思路,及时把握重点难点,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


孩子们可能想问了,作业都做不完,时间那么紧,哪有时间预习?


预习毕竟是形成良性循环的第一步,时间紧的话,王老师这里还有应急预案。


2
课前应急预案:时间紧,怎么办?

1.雨露均沾

擅长的科目,简单预习;反之,吃力的科目,重点预习。

2.控制时间

单科预习时间8-15分钟,把握整体,记录难点。


十万火急预案

课前2分钟快速浏览,迅速进入听课状态。


3
听课中:注重理解

老师们讲课是“课堂45分钟,课后10年功”,孩子们听课却是“课堂走神1分钟,课后摸索半天功”。


思维在课上与老师同步,才能提高听课效率。接下来王老师打算分享一些珍藏多年的听课玄学:


1.每天坚持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的体能锻炼

课间10分钟彻底放松休息,为下一个45分钟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储备足够的脑力。

2.调节听课心态,在潜意识里说服自己爱上听课

对于不太喜欢的课,找张白纸列出它的十几条优点,隔一天看一次,慢慢就能说服潜意识喜欢这些课,进入积极的听课心态。

3.听课过程中,要放松心情来理解课本上的内容

不要抱着一种紧张的记忆心态来死记硬背,这样很容易造成脑神经疲劳,反而会导致听课的注意力涣散。

4.课后,不要急着看书做作业

把刚才听课的重要内容再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吧。


3.5
听课中:关于笔记

很多孩子上课拼命记笔记、抄板书,关于这点,王老师隔壁的泡泡老师有话说:


泡泡老师的高中物理笔记比物理书还厚,可是考试从来没上过50分。泡泡老师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智商,直到后来弃理从文才渐渐恢复自信。


王老师相信,记笔记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只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不去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课后反而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课堂上的内容,自然得不偿失。


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总结出了笔记'三原则':


1.不耽误

     宁可笔记记不全,也要先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2.不重复

     课本上已经很详细的内容,不再做详细的笔记。

3.不照抄

     重点记录老师讲的分析思路与解题方法。


只要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还能获得宝贵的复习资料——课堂笔记。



现在,你会听课了吗?


更多学习好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