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功能评估——您手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

 昵称34246721 2017-02-21


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怎么办?

中风后的大部分病人在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碍,因此而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家务活动、工作能力。

通常中风后高达70%的患者会遗留一侧上下肢的功能障碍,其中下肢虽然活动不便,但由于中枢神经损伤的恢复模式是偏侧抗重力肌群痉挛,表现在下肢是伸肌痉挛,腿僵硬,不能打弯,足内翻等。但由于下肢主要功能是承重,因此即便步态不正常,却也能因下肢的伸肌群紧张而可以承担体重,进而拖步行进。然而手的恢复通常比其他关节迟缓,上肢的屈肌痉挛模式大大影响了手的伸展,进而影响手的功能。

那么,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究竟该怎么办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患者的手功能进行一次手功能评估,因为每个患者病情轻重不等,脑梗或脑出血性质不同,病灶大小不同,康复治疗介入时段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结局。

手功能的评价有许多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手部肌肉的痉挛程度评估,以及手的运动功能评估:这里简单介绍如下:

1.手的肌痉挛评估

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针对手部的肌肉痉挛我们可以利用健侧手来活动患者手时,所感受到的阻力的程度(或者僵硬程度):

①肌张力轻度增加:患手被动伸展和屈曲时,在关节活动范围到底时表现有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等。

②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

③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移动。

④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⑤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完全不能动。

 2.手的运动功能评估

关于手功能的运动评估,通常根据恢复情况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①软瘫期:手部包括诸指软弱无力。

②微动期:此期可以出现少许手指主动屈曲的微动作,但不能伸展。

③整体抓握期:手部可以整体出现勾状抓握但不能放松;没有手指伸直动作。

④功能恢复前期:手部开始出现侧捏动作,可以有拇指轻微放开动作;手指的半随意性微弱伸直动作(小角度微动)此期虽然有手指的微弱伸展微动,但并不能进行功能活动。

⑤功能恢复期:可以进行整体手掌的抓握,例如有圆筒状或球状抓握,虽然动作表现笨拙,且手的功能有限;但有随意的手指整体伸直。

⑥功能期:所有抓握的型式都在病人主动控制之下。

当评估好患者的手功能之后,就可以开始进入到手功能的训练了。具体的恢复训练,我们会在下期为您详尽介绍。




(文章图文

(文章图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