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治疗小孩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经验

 金仓jnidg05k2w 2017-02-22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组成,主治伤寒少阳及妇人热入血室等,证由少阳受邪,枢机不利而致。究其方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柴胡配黄芩,柴胡以疏解少阳经中之邪热,黄芩清少阳胆腑之郁火,两药相合,经腑同治,清疏并行,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通利,胆腑清和。二是半夏配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化痰消饮以利三焦畅达。三是人参、甘草、大枣相伍,扶正祛邪,防邪内入,调和脾胃之气。如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相辅相成,既能疏利少阳枢机,又能通达气机升降,更使内外宣通、气血调达,而成和解之良剂,故后世称其为“和剂之祖”。后世对此方多有阐发,临床应用相当广泛。笔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儿科疾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撷举验案4则,介绍如下。

  1 反复呼吸道感染

  何某某,男,4岁。因“反复感冒1年余,低热、咳嗽5天” 就诊。患儿自2010年9月上幼儿园后,反复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1年来, 因‘ 支气管肺炎” 住院2次,平时每月感冒、咳嗽1~ 2次,每次发病用西药治疗,均需半月左右才好转,无法正常上学,家长痛苦不堪。此次发病后转中医诊治。刻下:患儿呈发热貌,手足不温,鼻塞涕少,咳嗽有痰,纳差呕恶,夜寐尚安, 大便偏干。体温38℃(R),咽稍充血,两乳蛾I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舌尖略红、苔薄白,脉细弦。实验室检查:WBC 5.8×10。/L,N 0.43,CRP

  按:本案患儿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屡治屡发,肺脾之气已伤,卫外不足,此次外感风邪,经5、6天后有入里之趋势,但正虚无力与外邪抗争,致邪留半表半里,故外感之象不著,里虚之证已显,而见低热,手足不温, 口干微咳,呕恶纳差,脉细弦。治当和解少阳为主,一诊方中柴胡用量大于黄芩,意在散少阳经之邪,加桔梗、薄荷宣肺气,炒枳壳降胃逆;二诊热退后,用等量之柴胡、黄芩,重在调理枢机,加大太子参用量,旨在扶正。本着反复呼吸道感染为正虚邪恋之病机,故用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攻补兼施而善其后。

  2 汗证

  孙某,男,8岁。因“头部汗出如珠5天” 就诊。患儿平素体健,前几天因玩耍疲劳、睡眠不足而出现咽痛,头部汗出不止, 自服“清开灵颗粒”、“复方感冒灵颗粒”3天无效。刻下:患儿精神较软,但头汗出,无鼻塞、流涕,皮肤抚之较热,手足凉,胸腹胀满,饮食乏味,大便偏干结。追问之下患儿自述有一阵冷一阵热的感觉。查体:体温36.5℃ (R),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不显,心率8O次/分,律齐,心音无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关节无红肿及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稍弦。实验室检查:WBC 7.4× 1O。/L,N0.51,CRP

  浙江中医杂志2O14年7月第49卷第7期按:本例之汗证,患儿平素体健,病程短,但头汗出,复有寒热,可知非气血阴阳不足之故;虽有抚之肤热,但无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之征,亦非湿热熏蒸所致。细审之下,该患儿“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痛, 口不能食,大便硬,脉细”,此乃少阳阳微结也,故其见证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所谓“半在里半在外也”。此汗出,为枢机不利,郁热上蒸所致。治当和解少阳、透邪解郁。以小柴胡汤合四逆散投之,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气血畅利,故效如桴鼓。其中一诊时黄芩量倍于柴胡,再加连翘,旨在清上焦之郁热。

  3 睡眠障碍

  范某某,女,6岁。因“反复睡中坐起哭叫3个月”就诊。患儿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12时许突然坐起惊叫、哭吵,手舞足蹈,表情惊恐,难以唤醒,数分钟后即止,旋即再度入睡,次日家长询问其对前晚发作情形毫无记忆,平日与常人无异。患儿家长不堪其扰,曾赴上海某医院神经科诊治,经查头颅核磁共振、动态脑电图等,均未见异常,诊为睡眠障碍,夜惊,给予苯巴比妥片睡前口服,但在服药期间症状仍时有发作,且家长顾虑药物的副作用而转投中医。遍翻前医处方,多为清心、安神、重镇之品,其母称效果亦不显著。刻下:患儿精神自若,反应正常,胃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稍滑。诊断:睡眠障碍,夜惊,证属厥阴(少阳)阳气生发不畅,胆腑不利,痰浊蒙窍。处方:柴胡、黄芩、法半夏、茯苓、远志、淡竹茹各8g,石菖蒲5g,郁金10g,琥珀(吞)3g。7剂。二诊:服药期间家长述7天之中只发作1次,其余情况均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稍滑。上方加丹参10g,7剂。三诊:服药期间病情无发作,效不更方,上方再投7剂。后其母恐病情反复,竟再连诊3次,嘱隔日服药,随访半年,夜惊未再有发作。

  按:夜惊常见于4~7岁的儿童,属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期睡眠障碍,现代医学多用于镇静剂对症治疗。本案患儿夜惊发作的时间都在夜间12时左右,祖国医学认为“子时胆经当令”,此时阳气已开始生发,结合患儿舌脉及病情发作时神志混沌不清等情形,故辨为子时厥阴(少阳)之阳气生发不畅,胆腑疏泄不利,挟痰浊上蒙心窍以致夜惊频发。方中小柴胡汤疏理枢机、生发阳气,以解决疾病之根本;茯苓、远志、石菖蒲安神益智、祛痰开窍;配郁金、丹参、淡竹茹清心热、化痰浊、开心窍,加琥珀镇静开窍安神,而去原方之甘草、大枣,以防其壅也。诸药合用,共奏其效。

  4 多发性抽动症

  林某某,男,10岁。因“眨眼,张口1年余,躯体不自主抽动5个月” 就诊。患儿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自主频繁眨眼,随后伴面部肌肉抽动、张口,家长带其至多家医院诊治,经查脑电图为正常;头颅CT无异常发现。诊为多发性抽动症,先给予疏必利口服,因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改用氯哌啶醇片、安坦片等,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退步,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遂自行停药,停药不出一月,眨眼、张口症状加重,又增躯体不自主抽动,而转至中医治疗。患儿平素体质较弱,经常感冒,每于感冒后病情即有所加重。刻下:患儿精神略烦躁,眨眼、张口频繁,面部表情怪异,肢体及躯干不自主抖动明显,纳可,便调,夜寐欠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证属脏腑阴阳失调,肝旺风动。处方:柴胡、黄芩、天麻(调冲)各10g,甘草5g,法半夏6g,钩藤(后入)15g,炒地龙12g,葛根20g,生牡蛎(先煎)

  30g。7剂。二诊:服药后张口明显好转,肢体抽动亦有所减少,仍有眨眼较频繁,纳可,夜寐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生石决明(先煎)30g,菊花10g,炒白蒺藜12g,7剂。三诊:药后张口、眨眼次数明显减少,肢体抽动幅度明显降低,纳差,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增葛根至30g,加麦芽15g,14剂。四诊:服药后偶有腹部抽动,注意力不集中,纳可,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稍弦。

  原方去生石决明、炒白蒺藜,加制龟版(先煎)20g,远志6g,14剂。五诊:患儿无明显抽动,注意力较前集中,情绪稳定。舌淡红、苔薄白,脉稍弦。治疗宗前,14剂。六诊:患儿无抽动,学习成绩较前有大幅进步,无明显不适感。舌淡红、苔薄自,脉缓,再服14剂巩固之。

  按: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脏腑阴阳失调,属本虚标实证。病变脏腑涉及心、肝、脾、肾四脏。本案患儿平素体弱,抽动经常在感冒后加重,表现为眨眼、张口、躯体不自主抽动,盖患儿脾肾不足,肝有余也。故用小柴胡汤攻补兼施,调理阴阳,疏利枢机;太子参、法半夏健脾化痰;制龟版、生牡蛎、白芍“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钩藤、天麻、白芍平肝熄风;葛根、白芍、生甘草、炒地龙柔痉止搐;眨眼明显加菊花、生石决明、炒白蒺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加制龟版、远志。谨守病机,前后经过3个月调治,而获全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