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景(影)、响(響)”的音义

 mishoushu 2017-02-22

“景(影)、响(響)”的音义

万献初

 

    长发飘飘问:请问万老师,《过秦论》“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有人翻译为“(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将“景”读为“影”是不是对的?“影响”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讨论,《广韵》居影切,见母梗韵上声,今读jǐnɡ。《说文》“景,日光也,从日京声”。京,jīnɡ,《说文》“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从高省,丨象高形”。甲骨文作    前四·三一·六,金文作   班簋,宫殿高耸形,都城多建于高丘之上,后指王都。《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毛传“京,高丘也”;《诗·大雅·文王》“殷士肤敏,祼将于京”朱熹集传“京,周之京师也”。许慎所说指“京观”,战胜者收集敌将士的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用以炫耀武功,《左传·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杜预注“积尸封土其上,谓之京观”;《后汉书·皇甫嵩传》“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淮南子·览冥训》“大冲车,高重京”高诱注“古者伐不敬,取其鲸鲵,收其骸尸,聚土而瘗之以为京观,故曰:高重垒京观也”。这样的高大建筑,往往是都城最显目的标志及景点,日光依托它得以表现,故“景”字从日从京得声义,《文选·班固〈东都赋〉》“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恨晨光之熹微,景翳翳以将入”。又表示景象、景致,《汉书·梅福传》“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颜师古注引苏林曰“景,象也”。

    日光照在高大的景观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故“景”又表示日光照射所形成的影子,《集韵》於境切,影母梗韵上声,今读yǐnɡ。《诗·墉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孔颖达疏“泛泛然见其影之去往而不碍”;《墨子·经说下》“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荀子·富国》“三德者诚乎上,则下应之如景響”。其中的“景”都是影子、阴影义。《颜氏家训·书证》“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景,……至葛洪《字苑》,傍始加彡,音於景反,而世间辄改治《尚书》、《周礼》、《庄子》从葛洪字,甚为失矣”。则“影”字之形晋代才有,加“彡”表示影子的移动不定,《说文》无“影”字。由此可知《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等文献中的“影”本只作“景”,而唐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等才真作“影”。

    响,繁体作“響”《广韵》许两切,晓母养韵上声,今读xiǎng。《说文》“響,声也,从音鄉声”,段玉裁注“浑言之也。《天文志》曰:鄉之应声,析言之也。鄉者假借字”。《玉篇》“響,应声也”。特指回声,发出声音被反射回来再度听到才是“响(響)”。《庄子·在宥》“大人之教,若形之与影,声之与響,有问而应之”。有形才有“影”,有声才有“响”,古多用“形影、声响”比喻因果、主从关系。《史记·淮南王安传》“陈胜、吴广奋臂大呼,而天下響应”。

    響从音从鄉得音义,形声兼会意。“鄉”从??,xiànɡ,《说文》“??,邻道也”。甲骨文作   前四·二一·五,构字意图是二人就饭盒相向对食之形,即古乡饮酒礼之形。“??”与“鄉、嚮、饗”同,都是相向义。響本义是回声,回声是有方向的。《易·系辞上》“其受命也如響”孔颖达疏“如響之应声也”;《书·大禹谟》“惠廸吉,从逆凶,惟影響”孔传“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響之应声”;《吕氏春秋·有始》“日中无影,呼而无響”;元张翥《范宽山水》“仆夫相呼岩壑间,空響譍人作人语”。由回声扩展泛指“声音、发声、音讯、响度、响亮”等。

    影响,本作“景響”,亦作“景嚮”、“景鄉”,本指“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形容感应迅捷。《楚辞·九章·悲回风》“入景響而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洪兴祖补注“景,於境切,物之阴影也。……響或作嚮,古字借用”;《荀子·富国》“三德诚乎上,则下应之如景嚮”;《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相从,如景鄉之应形声也”颜师古注“鄉读曰響”。

    《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響”孔传“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響之应声,言不虚”,“影、響”本当作“景、響”;隋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下民从上,有同影響,争骋文华,遂成风俗”;宋叶適《大祥设醮青词》“母亡子在,徒想音容;祝孝嘏慈,豈迷影響”,都是感应迅捷义。《宋书·谢晦传》“奸臣王弘等窃弄威权,兴造祸乱,遂与弟华内外影响,同恶相成,忌害忠贤,图希非望”;《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愿陛下速敕境上,各置重兵,与臣影響,不使差互”,均引申为“呼应、策应”义。

    《过秦论》“云合而響应,赢粮而景从”,其中“響应”就是“如響应声”,“景从”就是“如影随行”,译文大致不错。“影响”,是一人(事)对他人具有很好的感召力,他人紧紧跟随,就像影子、回声那样快捷呼应。试想,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影子跟随你更紧,有什么比自己的回声呼应你更快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