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大会:“返景入深林”还是“返影入深林”?又是啥意思

 心慧文化 2021-03-07
在3月6日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二场中,选手们遇到了一道关于王维《鹿柴》的题目,题目问“返景入深林”还是“返影入深林”?
其实,这是一个历来就有争议的问题,自从王维的这首诗问世以来,关于“返景”还是“返影”这个问题,以及对整首诗的理解,始终就争议不断。
在很早以前所刻印的线装书《唐诗》中,这两种写法都是有过的,在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一百首》中,就写着“返影入深林”,纵观近年来所出版的各类《唐诗》书籍,都有这两种不同的写法,而且还都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
本次《中国诗词大会》,把这句诗确定为“返景入深林”,还把“景”解释为日光,并解释“景”字的“京”表示读音,“日”表示本义。

很显然,专家们之所以确定这句诗的用字是“景”,并把“景”解释为日光,无疑是根据《说文》对“景”的解释:光也。从日京声。
但是,《康熙字典》对这个“景”字,除了解释为日光之外,又引《广韵》、《正韵》、《集韵》:物之阴影也。《诗·邶风》:泛泛其景。疏:泛泛然见其影之去往而不辨。《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释文》:景本或作影。《佩觽》:形景为影,本乎稚川。
可见,“景”除了解释为日光之外,还可以解释为影子,是晋代的葛洪(字稚川),特地将“景”加上“彡”造了一个“影”字。
由于“影”字是晋代葛洪所造,所以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没有“影”字的。
那么,《康熙字典》又是如何解释“影”字的呢?

《康熙字典》引《广韵》:形影。又引《集韵》:物之阴影也。《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传》: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列子·天道篇》:形动不生形而生影。《颜氏家训》:“《书·大禹谟》曰:惟影响。《周礼·地官·大司徒》:土圭测影。《孟子》曰:图影失形。《庄子·齐物论》云:罔两问影。如此等尤当为光景之景。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为景。《淮南子·天文训》呼为景柱,《广雅》晷柱挂景,并是也。至晋世《葛洪·字苑》始加彡为影,音於景反。而世闲辄治《尚书》、《周礼》、《庄》、《孟》从葛洪字,甚为失矣。《六书正伪》:影者,光景之类合,通用景。非毛发藻饰之事,不当从彡,今概从影。
《康熙字典》所引《颜氏家训》的意思是说,“景”本来就是影子的意思,但自从葛洪造了这个“影”字之后,就用“影”来作为影子了,“影”虽然可以通作“景”,但对于晋代以前的书籍,是不可以用“影”来代替“景”字的,如果用“影”字来代替“景”字,那就不对了,而且葛洪造这个字也造得不对,因为不是毛发藻饰的东西,是不可以加“彡”的,但既然大家都在用“影”这个字了,那就继续用吧。
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日)光也。日字各本无,依《文选·张孟阳〈七哀诗〉》注订。火部曰:光者,明也。《左传》曰:“光者,远而自他有燿者也。”日月皆外光,而光所在处物皆有阴光如镜,故谓之景。《车舝》笺云“景,明也。”后人名阳曰光,名光中之阴曰影,别制一字,异义异音,斯为过矣。《尔雅》、《毛诗》皆曰:“景,大也。”其引申之义也。
段玉裁也是很明确地说,“景”的本义是指日光、光明,有了光就有影子,“景”既可以解释为光,也可以解释为影子,而葛洪这些后人,把太阳光称为光,把光中的影子称为“影”,还造了一个“影”字,让“影”字跟“景”字不同义又不同音,这真是多此一举。因为在古文中一个字有引申义,是很正常的,在《尔雅》、《毛诗》中,“景”还可以引申为大的意思。
此外,百度百科也引《新华写字字典 》和《汉典》确认:有光才能成影,“景”引申出阴影的“影”,阴影的“影”本来就用“景”表示。

由此可见,作为这首诗的正规写法,无疑就是“返景”,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标准答案。
那么,对于王维这首诗,“返景”的“景”是不是只能解释为日光?还可不可以解释为影子呢?
如果把“景”解释为日光,那“返景”这个词,又该怎么理解呢?
返,无疑就是返回、归还,也通“反”,反向、相反的意思。
“返景”,难道解释成“返还的日光进入了深林”?或者“日光返还进入了深林”?或者“归还日光进入了深林”?或者“相反的日光进入了深林”? 

很显然,只要把“景”解释为日光,“返景入深林”这句诗,无论怎么讲都是很别扭、很牵强的。
如果把“景”解释为影子,那“返景”又该如何理解呢?
我们知道,日光、物体、影子是成一条直线的,影子和日光就在物体的两边,方向是相反的,如果日光在东边,那影子就在西边,如果影子在北面,那日光就在南面,“返景”也就是与日光方向相反的影子。
明白了“返景”就是与日光方向相反的影子,那又是谁的影子呢?
从这首诗中所写到的,能产生影子的物体,有“空山”、“人”、“深林”、“青苔”这四样东西。

根据“但闻人语响”一句,可见连人都看不到,就更加看不到人的影子了,可以直接排除是人;再根据“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显然可以排除“深林”和“青苔”;又因为“空山”即是“深林”,所以也可以排除“空山”。
可千万不要忘了,这首诗的题目叫《鹿柴》,所以能产生影子的,无疑就是鹿柴。
明白了“返景”就是鹿柴影子的意思,也就明白了“返景入深林”指的是日光照在鹿柴上,鹿柴的影子一直延伸到了深林里,从“入深林”三个字看,此时正是下午时分,影子越来越长,所以是“入深林”,如果是上午,影子越来越短,就不是“入深林”了。
明白了“返景入深林”这一句,整首诗的意思也就很明白了,前面两句说的是山林很深密又很幽静,第三句说的是下午的日光,把鹿柴的影子照到了很深的树林里,第四句是说日光同时又照在了地上的青苔上。
这首诗在给人的意境上,有一个由远而近的过程,“空山不见人”表示山很大,目光看得很远;“但闻人语响”表示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距离又近了一点;“返景入深林”表示影子在往深林延伸,因为鹿柴的影子不会太长,所以距离又近了一点;“复照青苔上”表示能看到日光照在地上,这就是一个由远到近的意境。

这首诗既写出了空山寂寂的幽深景象,更写出了诗人沉浸于山林之中的悠然清闲。
诗人在写作上,只用了一句“返景入深林”,就把下午、日光、鹿柴、影子、深林都包括在内了,而且还是动态的,影子是慢慢地进入深林的。
王维绝对是个写诗的绝顶高手,读王维的诗一定要细细品读,才能真正读懂诗中的含义。

七层三线法读解中华古诗词之一
读解中华古诗词简化版之二
读解中华古诗词之《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读解中华古诗词之汤显祖《牡丹亭·惊梦》(皂罗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