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食——从山西面食讲历史故事

 培训班背包 2017-02-23

面条起源自中国,最早被称为“汤饼”在东汉时期就有记载了,可见面条发源很早,《齐民要术》记载了面条的做法:“细绢筛面,以成调肉汁,持冷溲之。水引,按如著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揉搓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面对于中国来说与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过去农村地主大户人家在春种秋忙的时候都要给佃户长工吃面,俗称贴秋膘,意思是让佃户好好干活。与我们平日里电视剧看到的地主老财剥削不一样,过去的乡绅地主尤其注意给长工吃饱,因为如果剥削长工,长工同样也会在劳动上偷奸耍滑故意损坏庄稼,让你蒙受损失,反而两败俱伤,因此过去最便宜的办法就是面席。也就是给长工吃面,这样的话长工吃得好了,干活才能认真,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契约关系,面食比任何食物都省成本而且可以让长工吃饱,成为当时的首选。(《骆驼祥子》刘四爷的寿宴对此有很多的描写)

过去北京城尤其是皇宫里吃面也很讲究,比如皇帝吃面,往往很注意卤汁,一般按照宫廷记载,清代帝王吃面,往往卤汁是用蒙古口蘑与鸽子肉熬制出来的,吃面食皇帝先喝卤汁,在用面条伴着剩下的卤汁吃,非常讲究。

唐朝以后面条逐步传出国外,日本韩国也形成了自己的面条,日本人最早吃的是乌冬面,随后朱舜水带过去了拉面,逐步成为日本的主要面条(古代时期织田信长统一日本据说全靠乌冬面,因为米饭吃了不禁饿,而面条很抗饿,所以织田信长的军队主要食用的是面,这样就比敌人的体力消耗的更长一些)而韩国人喜欢吃荞麦面,随后又发明了冷面,韩国的寺院比较喜欢浓汤面,面食的做法五花八门,但是要说面食保存古老,面食文化比较好的是山西的面食。

如果说到面食,在中国有一个省份被誉为“面食之乡”,这个省份就是山西省,山西人喜欢吃面,而且喜欢吃醋,据说山西的学子出省上学临走时捎带最多的就是醋,因为他们觉得除了山西的老陈醋,各地的醋都只有酸味少了一些香味。

黄土高原土地盐碱化较为厉害,因此耐盐碱的小麦是比较主要的农作物,面食的产生也是就此出现的,北方人多爱吃面,因为面条有助于消化,且糖分较低,可以有效地促进肠胃蠕动,配上陈醋,更可以消化盐碱化土壤带给人身体的不适感,使得人身体可以获得酸碱平衡,当然山西人虽然爱吃面,但是他们对于面有很多保守的看法,比如山西人认为和面需要的是山西特有的碱水(井水),别的地方的水质再好也出不了那个劲道的味道,山西人喜欢吃面食,而每一道面食的背后有很多好玩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讲一讲山西的面食和它们背后的历史吧。

过去中国人一日两餐,即饔和飧,宋代以后才流行晚饭(日本也一样,早年间不吃晚饭。寺院和尚饿得不行了就往肚子里放几块热石头,暖暖胃俗称怀石)山西保留这种古礼,但居民遵循“夏秋日食三餐,冬春日食两餐”的传统习惯。《山西通志》记载:“天镇诸地,冬春坐食,一日两餐”夏秋两季,因忙于农事,才改为三餐其余时间是两餐。过去山西人一般都在田地干活,吃午饭俗称“打尖”(即中午最热的时候送饭)所以过去客栈里面说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指的是午饭。

山西人特别讲究位置,过去山西一般的的人家是在家中火炕上盘腿而坐吃饭的,直到现在一家人盘腿上炕就餐,长辈居中央,子女坐两旁,媳妇边上坐,方便盛饭、添菜。也有媳妇为了方便在厨房吃饭不上炕的习俗。而晋商人家特别是晋南那边,对于很多礼仪很在意,男女主人分别进食,男仆端盘、端碗,女仆一旁服侍。先酒后菜,先荤后素,先咸后甜,先饭后汤,先上什么后上什么,乃至饭菜放的位置都有规定。佣人、仆人另设锅灶,基本在外面蹲着吃饭就是了。

山西人非常守旧,认为天地万物的道理就是家长里短,所以最古老的风俗往往保留的最好,这就不难解释,全中国目前只有山西农村还在履行《朱子家礼》、山西的晋语是北方唯一还保留古音韵的语言,耕读传家的乡约典故在晋南还在流行,寒食礼只有在山西能找到。

晋北——刀削面

面食——从山西面食讲历史故事

山西人和山西菜不注重摆设和样式,因此晋菜上不了席面的说法是有理由的,山西人的饭菜并不好看,但是味道很好,这也体现了山西人保守的性格特征。

说起面食,山西最著名的是刀削面,而刀削面的做法也分为晋北和晋南两种,一般我们说的刀削面是晋北的刀削面,尤以大同为主。

南北方刀削面的差异主要在吃法上,晋北刀削面讲究面出过后直接加入肉臊子香菜一大碗,晋南人是刀削面白皮先上,自己选择卤汁浇面自己调面吃。

刀削面的历史追溯据说在元朝,元朝时期的中国,蒙古人最忌讳的就是汉人造反,因此有很多很可怕的禁令(比如初夜权、投充令和禁刀令)其中蒙古人规定,汉人十家共有一把菜刀,平时由蒙古族长保管,做饭时再去借。

传闻据说当时有一名老者,去借刀结果去晚了,刀被别人借走了,家里着急切面下锅,老者不知道该怎么办,出门时地上有一个铁片,他就把这块铁片拿回家了,妻子问他这怎么用啊?老者想了想,干脆砍吧。

老伴没办法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叶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至此刀削面就诞生了。

大同刀削面尤其重视技艺,最高的手段是绕着锅削面,面条顺时针入锅,长宽韧劲都有明确的标准,入锅的面条如同柳叶,在开水中逆时针旋转。山西大同的刀削面的口号是:“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基本不差。

刀削面主要的卤汁一般是猪肉,切得很细的瘦肉臊子,要用肉汤煮很久很久,配上老陈醋和香菜,嚼劲十足。

晋中——剪刀面

山西太原地区的面食与晋北不一样,比较喜欢面鱼,也就是小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剪刀面,剪刀面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切得面鱼。

面食——从山西面食讲历史故事剪刀面源自唐朝,说起剪刀面,就要不得不说在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与唐太宗李世民了,民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自幼好任侠,留守太原期间,有很多的幕僚。一日晌午李世民留自己的好友武士彟(武则天的生父)讨论天下事,长孙皇后留心针线活忘了做饭,情急之下用剪刀细细剪下面鱼,煮后呈食。武士彟叹曰: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此后李世民听从此建议,随即快刀斩乱麻直取长安。故而流传下了剪刀面一说。

事实上唐代太原有一个特产就是剪刀,山西人的剪纸很出名,唐卢纶在《难绾刀子歌》中赞道:“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元代杨维桢也有诗“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副玻璃烟。的诗句,可见古代山西人用剪刀是很勤的。

《字锦》记有:“柳公权以隔风纱作《龙城记》及《八朝名品》,号锦样书以进。上方御剪刀面、月儿羹,即命分赐公权。”可见唐代剪刀面已成为御面了。剪刀面如同火锅,需要用铜锅直接上,用蘑菇和鸡汤吊的浓汤煮开后,剪刀切面,下锅后配以新鲜的牛羊肉和山菌,食用,回味无穷啊。

晋南——上党烩面

面食——从山西面食讲历史故事

说起烩面,主要在河南,河南的羊肉汤烩面很出名(烩面就面片,需要羊肉、粉丝,木耳搭配)山西也有烩面,但是山西的烩面主要是一种焖面和炒面,最有代表的上党的烩面。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烩面据说源头起源自穆斯林,晋南的穆斯林比较多,穆斯林一般会在面上刷羊油,但是面食还是容易干燥,随即他们将面食放在锅里炒制,用油让面条爽滑,这样吃起来风味会好很多,而当地汉人选择将面上过蒸软后用豆角猪肉和猪油炒着吃,这样焖面就出现了。后来烩面南下成为了河南地区的风味,焖面在晋南与烩面做法融合,形成了上党烩面。

上党烩面约定俗成的就是胡萝卜、鸡蛋、木耳。

太原——龙须面

龙须面是发源自太原的,很多南方的面食在龙须面上都有雏形。

面食——从山西面食讲历史故事

龙须面起源自明代,过去二月二龙抬头,是古代人春耕的开始,当日要祭天求雨。客家人认为今天是迎土地的日子,称“土地诞”明代中期成化年间,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二月二皇宫做春饼的时候,和面后抻面时发现面的韧度提高了,于是越拉越长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春耕之时进献宪宗,宪宗有严重的口吃,很少说话,服用吃面后却龙颜大悦,赞不绝口,问什么名字,厨师说还未有名字,由于恰巧是二月二春耕之日,故而吃面又类似龙须,从而得名龙须面。由于抻面姿势优美,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在山西,人们寿诞生辰、聚友团圆时,常常要吃这种面,以示长寿和喜庆。

上等的龙须面要强调长、细、源源不断,更关键的是,需要用高汤煮好,不要太多的卤汁,一片青菜,一点葱花就好。

晋东南——剔尖面

剔尖面是晋东南,尤其是晋中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面食,是一种粗面,由于制作法比较传统在熬煮后加一点盐食用,也有人认为是乌冬面的原型。

面食——从山西面食讲历史故事

剔尖面讲究用铁筷子把面剔出来,要求完完整整一根一碗,捞出来后,撒点盐,最后配上卤汁吃。

《传统面食》载:唐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大旱,李世民急火攻心,魏征荐绵山高僧田善友旨令祈雨,后大雨倾盆解救了庄稼济助了万民。李世民为报祈雨之恩,带领满朝文武赴绵山还愿,皇妹八姑亦随同前往,叩拜五龙圣母为师不愿再返长安,在绵山诵经修行为乡民采药医病。一日,八姑为一患病老妪配药、做饭,和面时软了加面硬了加水,最后还是将面和得稀软,眼看锅中水开,八姑急中生智,随手拿起一块木板将软面团放于板上,用一根筷子试着往开水锅中拨,竟拨出了一根根面条,煮熟盛碗老妪吃得上口,就问:“孩子,这叫什么?”八姑将“这”误听为“你”字,脱口说:“叫八姑。”老妪误听为“拨股”,从此就有了“拨股”面,就是最早的剔尖。后来人们将“用筷子拨出的面条”还称为“剔拨股”, 榆次、祁县、太原等地民间则把和好的面置于大碗内,用筷子剔拨,面呈鱼肚形,所以又称拨鱼。

晋西北——饸烙面

饸烙面的故乡山西南部,但是在山西吃饸烙面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主流趋势。在运城,临汾,晋城的饸烙面非常出名。饸烙面最早叫‘河漏’,元代王桢《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

面食——从山西面食讲历史故事

史书认为魏晋时期饸烙面就存在了,西晋时期刘伶被罢官最后流落到获嘉县亢村,晚年时期开了一家饭馆,刘伶从古籍中找到河漏面的记载,作为自己小饭馆的特色食谱之一,妻子更在此基础之上锦上添花。她将搅饸饹的肉卤中加了中草药增加了肉桂、枸杞、细辛、麦冬等十多种养气滋补的中药佐料,更具暖胃怯寒、滋阴壮阳的保健防病功效。这样不仅食饸饹能充饥,还能强身健体。久而久之便出名了。

传闻明朝末年,孙传庭兵出潼关来河南与李自成义军作战,双方都是陕西人,厮杀良久之后,饥饿难耐,李自成命令士兵做起了饸烙面,饸烙面的味道飘到明军兵营,燃起了士兵思乡之情,军心浮动,李自成借机发阿东攻击,从而打败孙传庭,如此看来饸烙面不亚于“四面楚歌”的威力。

山西饸烙面是和好的粗粮面团用压饸烙机器压的粗面条。卤汁是用猪肉做的肉臊子配有重要的肉汤(重油而有酱香)为主,饸烙面粗而有嚼劲,配以浓郁的肉汤,吃起来筋道无比。

独特面食——冷淘

冷淘也就是凉面,也发源自山西,与中国的女皇帝武则天有很大的关系。凉面最早始于唐代的“槐叶冷淘”

《唐六典》记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即采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鲜碧,然后捞起,以熟油浇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再加佐料调味,冰爽可口,沁人心脾。

至宋代,又有甘菊冷淘等其他面食,历代世人都有冷淘的相关诗句,后世的凉由此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