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佛教僧人为什么不再“托钵乞食”了?

 崔竣豪 2017-02-23

原始佛教时的僧人以乞食为生,在律藏中关于“食”的规定非常多,都是佛陀依着当时的情境而加以制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情风俗,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形式与内容,却产生了另一番新的风貌。

农禅生活,自耕自食

在佛世时,比丘们身披袈裟,手持著钵,四处乞食游化,只有在雨季里才回到精舍,或固定的一处结夏安居,此时不再出外托钵。对僧人而言,“乞食”蕴涵著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降伏骄慢,不贪美味,毫无选择,专心修道;另一方面则是借着乞食因缘与居士接触,,给予布施种福田、说法的机会。所以,乞食是僧人的正命。垦土掘地、种植蔬果以致伤害生命,这其实是原始佛教所不许的。

佛教初传中土,中国沙门仍然坚守著佛陀的遗教,但是后来僧人逐渐了托钵乞食的方式。最早可见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四0五年)道恒的《释驳论》中指出,当时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知当时僧人已开始耕种了。

为什么中国僧人无法再过乞食的生活呢?这与中国的民情及僧团在中国的发展有关。

在中国的文化里,“乞讨”是卑贱的行为,何况在普遍重视劳动的大社会,僧人乞食,被视为“不事劳作,不事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敬;其次,僧团人数不断增加扩大,寺院又位处偏远,端赖托钵乞食有实质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自南北朝以来,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不再直接布施饮食;相应地,僧团也必须自行组织生产的方式,以便自给自足。

到唐朝时,马祖大师创建丛林,百丈禅师立下清规,正式开启中国僧伽生活新型态,僧人开始过着“昼而农、夜而禅”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身体力行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代僧人效法的榜样,在作务中修行也成为僧人奉行不渝的信念。

菜根香,佛门悲心长

比之原始佛教的饮食,中国佛教最突显的是“素食”。在佛世时,僧人既是乞食。居士供养什么,比丘就接受什么,因此佛陀并未禁止僧人食肉。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余肉类,只要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即“三净肉”),皆可接受(详见《四分律》)。

中国僧人素食也和笃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有莫大的关系。公元五一一年梁武帝召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公告,违者严惩。由于帝王的推动,加上中国寺院自耕自食,广大的庄园提供素食来源,这项教团改革收到极大的成效并传承至今,因此现在中国的佛教僧团都坚行素食。

以往的寺院经济普遍贫困,加以僧人勤俭,腌酱特多,每日斋饭除中午一餐吃饭外,多半食粥,佐以陈年腌菜。现今拜经济成长之福,僧人的饮食也随着转变。近几年更刮起回归自然之风,清淡的生食、素食逐渐成了新时代的宠儿,“素食”已经逐渐脱离了宗教概念,成为一种全民性的风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