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率我真 2017-02-23

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足以证明瓷器作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产物的先驱地位不可替代。话说回溯到精神文明相对昌盛的宋朝,最出名的要数当时的五大名窑: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也正是由五大名窑的市场形成,才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中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柴窑:

柴瓷如“雨过天青”色,滋润可爱,真至宝也。传曰:“色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其制不一。胎足如黄米馐,色苍古鲜妍,其妙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谚云:“柴瓷一片值千金”,何相悬也,近世稀少。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迄今为止未发现一件完整的柴窑器件,只有史料记载。柴窑为汝窑的前身,由周世宗柴荣建立,故叫柴窑。


钧瓷


钧瓷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胎质细腻、釉色华丽,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等。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窑变也同样色彩各异,形状不一。于是,自古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钧瓷的烧制技术复杂,还原程度难控制;加上古代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钧瓷珍贵可见一斑。唐玄宗曾立令“钧不随葬”;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目前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也寥寥无几。


钧瓷始于东汉,兴于宋朝,凭借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神奇窑变居于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 “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的美誉.

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钧瓷,始于东汉盛于宋,产于河南省禹州市。钧瓷历经千年而不衰,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它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

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钧窑瓷器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

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换无穷的神奇。红中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青者若蓝天,白者胜美玉,五彩渗化,相映生辉,在不同光线角度下观赏各有情趣,耐人寻味。


汝瓷

汝瓷在宋代以宫廷御用、“淡天青”、“蟹爪纹”为人熟知。其器形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等;“淡天青”这种冷暖适中的色调以其素雅清逸,适应了北宋时期上层社会所推崇的“清淡含蓄”的审美情趣;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天白等,釉层薄而莹润,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官瓷官瓷以令人惊叹的纹裂美著称,传世作品很少。传宋徽宗因不满于当时现有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指挥烧制和创制的巅峰之瓷,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开片本是由于坯釉结合不好而导致釉面开裂的弊病。但北宋官窑瓷却慧眼识珠,利用这一陶瓷缺陷开创了著名的纹片釉,同时利用其独特的坯釉配方,施釉方法和烧成技术,创造出“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些不是装饰的装饰。严格地说,这些人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设计的效果不能称做装饰手法,它是一种材质之美,是一种本质的美。



定瓷

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白色最为名贵,《归潜志》有联语:“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定瓷还有个显著的特点是淋釉,俗称泪痕。

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有浅浮雕之美。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哥瓷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

哥窑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釉面有许多浅白的细小裂纹,称为“百圾碎”。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只有一百余件,而且哥窑窑址至今仍未确认,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悬案之一。

釉水肥而可观,油腻射目光润可玩。纹以冰制梅花片为上,碎纹次之,不如大片纹也。纹以细为美。色取粉青月白为最,油灰色者下也。哥窑之器大有飞燕之轻。铁足临边微带红色耳。底有黑钉者多。

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到来——宋代的五大名窑!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


在古代,相对礼数上也颇为讲究,官宦家庭用的白瓷青花瓷相得益彰,尊贵地位不由分说。而到了后面宋代五大窑口的诞生,瓷器工艺也开始变成一种手艺活,注重的更多有质地的变换和纹理的雕琢,很多博物馆里存放的一些瓷器文物中,透过色泽就能看出当年手艺人的用心啊!

在国家的历史的变迁下,经济的繁荣与否所造就的当时人群精神层面上的向往,很多的纹理上绘制的不光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录。

图文来自:古玩藏品交流平台,关注更多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