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伴血栓性闭塞

 hghhphf 2017-02-24

相关阅读: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PTA)

球囊扩张治疗血栓导致的内瘘血管狭窄


透析患者xx,发现左上肢内瘘血管震颤明显减弱就诊。

彩超检查:内瘘血管头静脉段局部官腔明显变窄,内径约1.5mm,其内充满血栓,范围约35mm,CDFI:该段未见血流信号通过。如下图:




临床局部血管内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无效。


这种状况,按传统的治疗方法,则需手术再造一个内瘘,这个内瘘就废弃了,患者损失了一个宝贵的内瘘资源。


DSA引导下的PTA可行吗?不行,因为造影剂无法通过血栓闭塞的血管,也就无法显影,无法观察到病变血管的情况;再者,导丝无法通过血栓闭塞的狭窄血管,没有导丝的指引,DSA下做这个PTA术成功率几乎为零。


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非也,试试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超声介入技术吧。   :)


超声引导下对狭窄且血栓性闭塞的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术:


因术前球囊内的空气未完全排尽,故球囊显示为强回声;如果空气排尽,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后,显示为无回声。



球囊扩张后,病变段的血管再通,内径扩张至3.8mm,流速108cm/s。


超声引导下PTA方法步骤可参考: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PTA)


本案例注意要点:


1、对于这种血栓性闭塞的血管,并不借助于导丝先通过病变段(实际上导丝也无法通过),而是利用球囊导管的韧性,直径把球囊导管向前推进,穿过病变段的血管。


2、超声实时监测球囊导管头端的指向,导管的推进动作要轻柔,通过手指在皮肤表面按压、推挤导管等动作,可以对球囊导管头端的指向作轻微调整。


3、常规由头静脉近心端向远心端穿刺,可以有效降低血栓脱落肺栓塞的风险。


4、这种病例,头静脉局部血栓闭塞,往往头静脉近心段血流瘀滞,时间拖得久了,也会形成血栓。所以在血管穿刺,血管鞘置入后,要注射肝素抗凝。


5、如果血栓闭塞段的血管过于扭曲,请放弃此术式,因为球囊导管无法顺利通过;如果血栓范围过长,请酌情考虑是否采用该术式。

微信名:超声介入技术

微信ID:chaosheng1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