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云服务的一体化急诊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伟大周 2017-02-24

系统概述


国内外急诊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很多医院都建立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专科治疗、康复等一系列救治流程,并且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成立一体化急诊信息管理平台,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美国的急诊医疗体系模式是,院前(现场)急救→急诊科→ICU。美国政府联邦紧急救援中心于1991年采用了一个方案,包括快速反应、确定地点、到达、医疗处置以及安全解救被困于倒塌的伤员。在美国有各种不同层次的急救。由救护车提供的初级急救,可以后送病人并实施基本生命支持的心肺复苏术;中级急救可提供气道处理和静脉补液等维持生命急救,但不能提供后续心脏生命支持;高层次急救是移动式ICU或称为伞降救护,除了心肺复苏术和生命支持外,还可提供包括心电监测、除颤和药物治疗在内的后续生命支持。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基本建立健全了急诊急救体系,尤其在救护车的装备和急救监护设备、以及通讯联络方面,基本实现了现代通讯与急救运输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院前急救、急救中心急救、ICU救治、院内科室急救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 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急诊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发展水平和普及率还不高。多数还停留在通过电话联络的水平,院内医生无法提前获知患者信息,无法为患者提供一个快速的“绿色通道”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真正开展可视化、信息化技术及应用的医院很少。


急诊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 急诊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院前急救不仅需要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稳定患者病(伤)情,更需要及时和目标医院进行沟通,把患者信息快捷地传输到目标医院,以便后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好施救准备。在这方面,信息化的应用能充分发挥作用。随着一体化急诊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理念逐渐渗透,加快一体化急诊系统中信息建设,使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无缝结合,尽可能为患者争取到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时间。


  • 急救装备、产品、技能的高科技化发展 


事故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地域的广阔性等均可导致救护车难以及时或者进入现场,而急救的发展要求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为患者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时间,这就对运输交通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急救装备、产品、技能等高科技应用势在必行。急救的装备及人员素质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急救专业水平的主要标志。


  • 区域公共卫生网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与互联 


将医疗机构加入公共卫生信息网,并与各个医院的一体化急诊临床管理系统互联,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患者所有信息可通过社保卡或电子化的身份证进行对接,急救医院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急救患者的既往病史,并将所有的急救措施、生命体征等信息上传补充到数据库,提供给接诊的医院,为院内的接诊工作提前提供参考,并最终形成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为日后的救治提供便利。


系统建设分析与目标


现状分析 


目前,医院急诊科已在使用HIS、EMRS、合理用药系统等信息化系统,但针对急诊科室内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系统还不健全。其中,院前120分站指令接受系统未与HIS系统对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沟通不及时甚至没有沟通;前期自主研发的检伤分级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更新停滞;急诊相关护理文书的填写还处于手写阶段等。


建设目标 


健全医院的基于云服务的一体化急诊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医院急救效率的关键。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云服务的一体化急诊临床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充分利用急救医疗资源,为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系统设计体系、网络架构和主要功能描述


系统设计体系 


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室、急诊ICU组成了现代一体化急救医疗体系,这三个部分既有各自的职责任务又彼此联系,是一个严密组织,统一协调的“急救链”,绝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见图1)。这一设计更好地诠释了一体化的概念。患者一旦需要抢救,就需要在一体化的急诊系统对其进行从头到尾的出诊、分诊、诊疗或者抢救、归转等一系列跟踪记录分析。患者的既往病史治疗信息永久性地保存在云服务器中,在条件允许下,通过与公共卫生网等系统对接,患者的既往病史治疗信息将会上传,这也是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重要来源。


图1 系统设计体系


系统网络架构 


急诊云服务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的网络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在云服务的模式中,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运行在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网络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网络上的数据中心(见图2)。


图2 系统网络架构


主要功能描述


  •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最大限度地集成了患者信息和急救任务信息,整合了医院的急救资源,更方便、快捷地进行医院急救资源调度。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院前急救中的患者信息传递到一体化急诊系统中,院内医务人员可以对救护工作进行应急指挥。


  • 院内急诊系统 


院内急诊系统可与医院现有的HIS、EMR等系统无缝整合。通过预检分诊模块,通过与挂号系统对接、读卡器读取就诊卡等信息方式,配合硬件接入技术,能够帮助分诊人员快速填写患者的分诊信息。根据分级知识库,护士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急诊分级,并把患者分配到适当的治疗区。


在一体化急诊系统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录入首诊病历信息,对患者开立遗嘱并执行,提出相关申请,如检验申请、检查申请、手术申请、会诊申请、用血申请等。护士根据医嘱信息执行相关的护理工作,在生命体征数据信息自动采集、文书模板定制等功能的协助下,护士可以快速准确填写完成相应的护理文书。患者治疗后,经过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归转,如病情较重转入急诊ICU或者住院ICU、好转离院、转入上级医院等。


  • 急诊ICU 


急诊ICU的宗旨是对危重病人提供高水准的医疗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抢救病人的生命。其主要任务是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实施监测治疗,即通过精心的观察护理,对病人内环境及各重要脏器功能全面监测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治愈率。


结论


开展基于云服务的一体化急救临床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国家相关规范、指南和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提升医院的急救能力和管理水平。


(来源:《中国数字医学》杂志2017年第2期,作者:甘霖 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