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前者用标准溶液系列直接测量,没有经过预处理过程,这对于样品往往造成较大误差;而后者所使用的标准溶液经过了与样品相同的消解、净化、测量等全过程。凡应用校准曲线的分析方法,都是在样品测得信号值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其含量(或浓度)。因此,绘制准确的校准曲线,直接影响到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否。此外,校准曲线也确定了方法的测定范围。 如何正确绘制校准曲线? 用一系列被测物标准溶液,按照标准方法规定的步骤,将被测物转变为有色溶液,制备好的标准系列和空白,在方法选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已被测物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步骤:
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对于以4~6个浓度单位所获得的测量信号值绘制的校准曲线,分光光度法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r|≥0.9990,否则应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重新绘制合格的校准曲线。
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在线性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y=a+bx,然后,将所得截距a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a可做0处理,方程简化为y=bx,移项得x=y/b。在线性范围内,可代替查阅校准曲线,直接将样品测量信号值经空白校正后,计算出试样浓度。 3)斜率检验: 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方法灵敏度是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完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仅由于操作中的随机误差导致的斜率变化不应超出一定的允许范围,此范围因分析方法的精度不同而异,例如,一般而言,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5%,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则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10%等。
如何正确的控制校准曲线? 被测物转变为有色溶液的反应称为显色反应或发色反应,显色反应介质的pH条件、显色剂用量、显色反应的时间和温度、为消除共存物干扰而加入的掩蔽剂、甚至加试剂的顺序,都要按照方法步骤的要求执行。有时,标准系列虽然不像实际试样那样组成复杂,但仍要求与试样进行同样的处理步骤,以便控制校准曲线上的数据点的空白、回收率等因素。
小结
使用校准曲线时应注意: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应用标准溶液制作校准曲线时,如果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相比有某些省略时,则制作的校准曲线称为标准曲线。如果模拟被分析物质的成分,并与样品完全相同的分析处理,然后,绘制的校准曲线称为工作曲线。因此,如果基体效应对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时,应使用含有与实际样品类似基体的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校准曲线绘制。 (本文由实验与分析编辑整理,转载请联系小析姐,征得同意后方可转载,并在显眼处注明来源,否则一律做侵权行为处理,谢谢大家关注!) 实验与分析人的 「抱团学习成长」社群 小析姐喊你 归!队!啦! 【社群大本营】 实验与分析人社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群、重金属检测技术交流群、样品前处理技术群、光谱应用技术交流群、色谱应用技术交流群、质谱应用技术交流群、微生物检测技术交流群、乳品检测技术交流群、环境技术检测技术交流群、药物研发与质控群。 加入社群大本营, 请呼叫「小析姐」接受定向邀请。 小析姐微信号casellihuang、w15846599033、angel4116567 发送暗号:姓名、单位、岗位+ 目标社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