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族谱,人物小传记这样写才是正确方式

 崔季廊坊 2017-02-24

修族谱,人物小传记这样写才是正确方式

老族谱上的人物小传记用的是精炼的诗 摄影:严乐

大咖是一名商人,事业比较成功,成了他们族里的名人。他所在的宗族修谱,这位名人为修谱捐款,而且数目不小。自然咧,这次修谱的时候,编委会为大咖拍了照片,还认真写了一整页的文章。大咖就这样走进了自己族的史册。族谱印好后,大咖看过文章后,顿时就觉着有些尴尬。这文风也太熟悉了嘛,像在哪里见过?对,就是总结汇报会上见过。对嘛,虽然自己有义务向家乡父老们汇报,可族谱上太像国家干部述职报告或者年终总结告。大咖参加官方会议多,这文章的口气以及用词,就是会议上的调调,但放在族谱上,总不是那个味。

大咖所说的这事,还真是在当前族谱编修过程普通存在。就是给族里上谱的名人写小传记的时候,写作手法太干巴、太官方。

那么,修谱的时候,该怎么样给上了族谱的人写这样的小传记呢?

其实吧,每一个族修谱的时候,不管族的大小,都会有名人或者族里的功臣。这些人或者为宗族做出了贡献,或者是道德模范,所以修谱的时候,都会把他们记录在族谱之中。小编要说,这种做法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修族谱,人物小传记这样写才是正确方式

宗族的道德模范是一个宗族的灵魂,一篇好的文章,传承是道德标准 摄影:严乐

那么,在修谱的时候,给这些族里名人写传记的时候,要把握以下几点:

与身份相配

一般来说,这类人算是族里的精英,要不是向居社会要职,要不成为经济实力人物,或者是族人道德名人。

对于这类人员,也要根据其身份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为官。可写其通过奋斗取得如今的成绩,但不要搞得太像个人简介表,什么从小学到大学到大官,其中的任职只可简单介绍,最主要发掘其如何刻苦上进,以及在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不要把此人如何带领其团队或者单位取得什么成绩也写上,这就与族谱本质不相符。因为族谱不是此人任职的年鉴。

商人。对于做企业成为族里名人的,主要发掘其如何拼搏奋斗,把小企业做大,但不要把所有办过的企业都罗列出来,也不要记流水账,像白开水平铺直叙记录其整个过程。做企业有高潮,肯定也有低潮,可以通过从低潮到高潮典型些的事例,加以对比,这样的小传记才能给族人一些有用的启迪,文章好看也自然不枯燥。

模范。模范是一个宗族道德标准最好的标杆。俗称为人间好人,这类人是一个族的精神灵魂。对于这类上谱的名人,也不要写其一生,因为一个人一生所做的事太多小传记因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具到。如果是孝子孝媳,泛泛讲其如何成模范的土壤之后,一定要写出其所做的典型事例。典型事例要以小见大,忌用假大空的口号语气,用事实,在事实中提炼一些闪光点。比如小编写过一名孝子的小传记,为了圆其母冬月吃西瓜的愿望,跑了很多地方,完成了在农村不可能完全的任务。这就是以小见大,把这些细节写出来,比没有事例的喊口号式的文章对族人触动更大。

修族谱,人物小传记这样写才是正确方式

一个好的人物小传记,也是不可缺少的 摄影:严乐

与贡献相配

小编这里所讲的贡献大小,是指此人为族人所贡献的成就。所写小传记长短根据其贡献而定。修谱嘛,大多有傍名人的癖好。对于那些族里公认、且影响力的确大的人,小传记可以写长一点。小编建议对于这类人的文章,写16开的纸一面就可以了,一般文章字数在一千五到二千之间比较合适。对于那些贡献相对小一些的成员,四五百字也是可以的。当然,很多修谱的时候用图片来表现,图片也可以,不能用图片占满整面,以文字为主,因为文字所包含信息量大。虽然给写作者增加了工作量,但只要写好,这些文章也能成为族谱上的经典。其意义更深远。

对于那些刚刚够资格上谱的人,简单写一下其主要经历和所在行业基本上就可以了,用几句话说明一下所做的成绩就行。

用什么体裁

古代的时候,一般给上谱的人写小传记,都写古律诗,七言五言四言都有。当然啦,现在人写这类诗都不是擅长者,还是不要用此种形式。除非你把老干部体诗用得非常娴熟。对于要写长文章的小传记,小编建议大家用一下纪实文学形式。因为这种形式可以加入很多写作者的感叹,发挥空间大。也可以采用新闻媒体上的人物通讯体裁。这种体裁比较精炼易懂,有记事又有恰当的赞美。

所有人物小传记,切忌用简历表那样罗列年龄做什么的做法,这样太失水准了。因为是族谱,所以像小编文章开头提到的大咖那样的小传记文章,切忌在族谱出现。因为族谱不是述职报告会,也不是向上级领导汇报会,更不是先进事迹演讲会。

当然,在写这些小传记的时候,对写作者的写作要求比较高。如果以前没有写过这类文章的编委会成员,可以收集一些新闻人物通讯的文章读读,能给你写族谱上的文章一些借鉴和帮助。写好这些文章,你族谱的逼格就会蹭蹭蹭往上涨,这样,你族谱的文化高度,就是一个新标杆,下次修谱,后人也会把你们做作榜样。族谱上的文化是可以传承的宝藏。

修族谱,人物小传记这样写才是正确方式

修谱宝典之一和之二封面 摄影:严光

一本修谱宝典在手,修谱不用再愁。可加汉口家谱书局微信号联系相关事宜。汉口家谱书局微信:hkjpsj(18908630970)。

汉口家谱书局旨在传播姓氏知识,传承谱牒及相关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