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戌本-《红楼梦》-《石头记》-脂砚斋

 风临酒把2 2017-02-24

        "甲戌本"石头记,可谓是红学圣经,因抄有大量批语,虽然只有16回残本,但对于《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确实不容低估,因文本第一回文字中,著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句,所以学术界断定这个抄本所据底本的年代,因而简称它为“甲戌本”。这是胡适收藏的一套残本,书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甲戌本-《红楼梦》-《石头记》-脂砚斋

       可以认定与《红楼梦》成书时间的“甲戌年”,应该的康熙五十一年(1694),当然主流红学荒唐当做乾隆甲戌,即乾隆十九年(1754)。而因“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而得名的甲戌本《红楼梦》,跟甲戌年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看“甲戌本”与他本比较有区别的“凡例”,再从“红楼梦”“石头记”“脂砚斋”等几个角度探索,最后结论就会自然浮出。

        先看甲戌本的“凡例”

         凡例
         红楼梦旨义 
         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晴矣。如玉作梦,梦中有曲名四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晴。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极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字样也。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行谓其不备。

甲戌本-《红楼梦》-《石头记》-脂砚斋


         “是书名极多”,这说明,写凡例的时代,绝非当前本子是唯一抄本,甚至是胡适吹嘘的“至少是第一次过录本”,总不能就一本书,书名应当是写在封面,这“极多”,说明抄本已经是很盛行,即使附会牵强认为“书名”不是封面,是口传的小说名字,“极多”提供的信息就是,抄本必然是散布到很扩张程度形成,这样,“甲戌本”主流红学沿袭胡适“最古老”观点就直接站不直脚,因为这只是极多抄本之一而已。
    
        再看凡例的标题“《红楼梦》旨义”,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而小说第一回中也强调了这本书“仍用《石头记》”,这里却是“《红楼梦》旨义”,而不是“《石头记》旨义”,可以推断两种可能形成这样的矛盾标题。
    
        第一种可能,就是此书抄录人,在“极多”抄本背景下,对“红楼梦”命名认可度更高,因此,在抄录整理几条凡例的时候,取其意向而采取“《红楼梦》旨义”。这种取向,与脂砚斋偏执的“仍用《石头记》”并非矛盾,而只是个人喜好或习惯,所以写了半天的凡例,不是《石头记》凡例,而是《红楼梦》。
    
        第二种可能,就是抄录人在整理批语抄配时,其他本子发现的“凡例”,一起抄在自己本子开头,古人小说,在装订成册或者刊刻出版时候,绝少见封面之后就是原文这种开门见山情况的,或序,或凡例,或插图题咏等待,借带有《红楼梦旨义》的《红楼梦》凡例做开头,于情于理皆有可能。
   
        不管是那种可能形成的凡例,这个结果告诉人们,抄成这本书的时候,恰恰不是“最古老”的和最原始的抄本。从抄成一本大书所经历的时间和过程看,有着成熟的抄本环境,到这个“甲戌本”抄成时,已经经历十分漫长的时间了,少则十年,多则几十年。按照这样推论,主流红学界定的1754年抄成,再往前推十多年就不是乾隆时代了!

         我们继续研读一下书名,甲戌本凡例中“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晴矣。如玉作梦,梦中有曲名四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晴。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极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这里《红楼梦》、《风月宝鉴》、《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已经罗列四个书名,不包括文中出现的《情僧录》和后来流行过的《金玉缘》。
    
        从文中说“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可见,这本书脂砚斋参与批评,书名沿用了批评本命名方式。
   
        从抄本派系来看,《红楼梦》书名派系,批语极少或者几乎完全删除,例如舒元炜序的《红楼梦》,卞亦文买下的拾回抄本《红楼梦》以及郑振铎先生收藏的两回《红楼梦》(第23与第24回),都是没有批语的,当然也非《红楼梦》都没有批语,梦觉主人序本虽然批语不及庚辰本己卯本等只有小量批语,但抄录人在第49回回前批云“原本评注过多,未免旁杂,反扰正文。今删去,以俟观者凝思入妙,愈显作者之灵机耳。”,说出了删除原因。
  
         而《石头记》用名派系,都是含有批语,如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列藏本,戚序本,南图本,以及2012年天津发现的庚寅本,《石头记》命名,当是批判本派系,脂砚斋重评抄本,自然会“仍用石头记”,不管他是早期参与还是后来参与批评,书名用《石头记》顺理成章
  “甲戌本”《红楼梦》,封面之所以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因为这个抄录人,抄配了脂砚斋参与批评的评本批语,而底本本身,应该是没有任何批语的《红楼梦》,甚至底本母本级别不及梦觉主人序本
   
        大家可能被那些眼花缭乱的朱批争夺了眼球而忘记观察这些批语的位置,眉批侧批,都是可以后加的,但是夹批必须是抄录过程完成,看看甲戌本的夹批,却都是在诗歌、对联或者大段落结尾的空白处添加的!

我把甲戌本一到四回夹批,也就是第一册的全部夹批逐个展示给大家:
甲戌本《石头记》(红楼梦)前五回是很垃圾抄本抄配

甲戌本《石头记》(红楼梦)前五回是很垃圾抄本抄配

       这是第一册全部七个夹批,无一例外地都是加在一马平川处,之所以加在这些地方,原来的这地方有夹批,而持书人,正好可以在这些足够的空挡,加入抄配内容。没有空间限制!其他没有空间的地方,只能抄在页眉或者侧批了,不要再找了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关于“护官府”小字注解问题,小字注解本是原文,因为《红楼梦》无批语抄系,误以为是批语做了删除,甲戌本就是经过删除后,在后来用朱笔加在一侧,那样的朱批不但不是批语,反而证明是抄配灌入批语时候的补刀。

甲戌本-《红楼梦》-《石头记》-脂砚斋

       【文本】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他!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皆因都碍着情分面上,所以如此。”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文本交代很清楚“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

        可甲戌本文本处并没有这些注,而是用红笔补入,那是抄成以后的,红学还装逼说是“甲戌侧批”。大家看看文本内容就知道,这地方应该跟列藏本等抄本一样,写在文字后的,因为底本太烂,没有这样小字,所以抄书时候就没抄到!

         下面以蒙古本此处抄写截图给大家直观认识。

甲戌本-《红楼梦》-《石头记》-脂砚斋


          再看甲戌本第五回的一段影印件:

甲戌本-《红楼梦》-《石头记》-脂砚斋


        大家看,眉批“妙,设言世人亦应如此法看《红楼梦》一书,更不必追究其隐寓。”又有墨迹侧批“此结是读《红楼》之要法”

        这两条批语,点的是书名,这与脂砚斋偏执地要用《石头记》是不一致的,这里就暴露了两个主流红学没有思考的问题。

       第一,甲戌本的底本原名应该是《红楼梦》,尤其是墨迹侧批,属于抄写时候完成的批语连带,这里直接透露本书原始书名。

       第二,朱笔的批语都是后来抄配,来源比较复杂和多样,卷额“妙,设言世人亦应如此法看《红楼梦》一书,更不必追究其隐寓。”不是来自脂砚斋批评,这是大量未落款批语不是脂砚斋所为的证据之一。

         至于脂砚斋参与评书的时间和地位,请看拙著《梦断天涯二》之《必须重新定义“脂批”》,访问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a1be4c00102v43g.html

          结论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一部抄成其实很晚的本子,其底本是经过很多篡改以后的含有极少量批语的《红楼梦》,经过其他本子抄配,灌入大量批语,几乎可以认定所有朱批,都是古人修改标志笔迹,是灌入他本批语于抄成的《红楼梦》中,并因灌入含有颇有影响人物“脂砚斋”批评而装订成册时命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通过甲戌本抄成很晚线索,得出更重要推理,《石头记》或者说《红楼梦》成书要早于这个抄本少说20年以上时间,正更证明《石头记》成书于康熙时代的可靠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