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公司一旦上市,投资公司纷纷退出撤资?

 天道酬勤YXJ1 2017-02-24

前几天做了个论文关于聚美优品上市,里面提到了红杉资本可能会在聚美优品上市后退出,这几天老师上课也有讲过投资公司基本上青睐发展中或种子期的公司,一旦公司成熟,便会选择退出。不理解,是因为获得的利润小了吗,怎么小的?

单从基金(PE、VC)来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生命苦短, 赚了钱快点分。

严肃展开一下。

首先要清楚的是,基金≠基金公司,基金公司 的生命是没有deadline的,但基金的生命是有deadline的。

题主要通俗,那我们举一个油菜花VC的例子:

  • 从前,有3个小伙伴觉得自己特别有投资才华,特别擅长 慧眼识才,找到下一个马云。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合伙做VC,成立了一家基金公司,叫油菜花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这群小伙伴是未来的GP(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

  • 但是他们比较穷,或者不愿意把奶粉钱都贡献出来,这样如果靠自己出资操不了多大的盘。不过,其中一个小伙伴A以前还在老司机退休基金工作过,还在涨知识大学读过MBA,这所学校有个涨知识大学捐赠基金,用来管理校友捐款。老司机退休基金和涨知识大学捐赠基金特别喜欢投资基金,表示对油菜花的小伙伴们很感兴趣。愿意支持一下, 各出5000万,凑够1亿给你们玩。这两家金主是未来的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

  • 金主表示投资不是做慈善,总该设个deadline,把钱收回来。小伙伴们表示,我们可以专门成立一支基金,叫油菜花一期,你们把这1亿放进来,我们约定一下,用5年把钱投出去,之后5年内把钱收回来,赚了的就卖掉,亏了的就清算掉。这用来投资的5年叫投资期,之后用来收割的5年叫退出期,投资期加退出期共计10年叫存续期。

  • 油菜花一期的存在形式,是一家叫油菜花黄澄澄股权投资中心的有限合伙企业。这家合伙企业里,3个小伙伴的化身油菜花 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GP(普通合伙人,意思是出力的),2家金主是LP(有限合伙人,意思是出钱的)。

为什么公司一旦上市,投资公司纷纷退出撤资?

  • LP打钱到账,小伙伴们开始吭哧吭哧挖项目投项目。干了5年,钱都花了出去,有七八个项目发展飞快,上了央视,颠覆了ABCDE行业,账面估值翻了100倍。一个小伙伴的远房表哥也是大土豪,表示十分欣赏他们的才华,问有没有机会再支持一下,做你们LP。小伙伴们表示,您老现在进来对其他金主不大公平,要么我们成立一支新基金,叫油菜花二期,你把钱放进这个盘子里。远房表哥想了一下,觉得过往业绩靠谱(proven track-record),表示投新基金也行,还拉了自己认识的其他几个土豪一起投资。油菜花二期的存在形式,是一家叫油菜花 金灿灿股权投资中心的有限合伙企业。

  • 但远房表哥和这几个朋友,属于比较急性子的土豪,觉得一笔钱要10年才能拿回来心里不太踏实。于是他们和小伙伴们商量,能不能缩短一点,4年投资,2年退出。小伙伴们权衡利弊,觉得也行。

为什么公司一旦上市,投资公司纷纷退出撤资?

  • 到了第9年,油菜花一期的项目基本结局明了,要么上市,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清算,基本收割完毕,剩下的一年之内也能处理好,存续期内退完没多大问题。但这时,油菜花二期也成立了4年,投资期结束,小伙伴们看着只有2年的退出期,表示亚历山大……于是 二期的项目,可劲儿催熟,2年内上市无望,就赶快找几家上市公司收购接盘,炒炒新兴概念,俗称市值管理。

  • 二期盘子里,还有一个不错的项目,投资5年,已经去美国敲钟上市。虽然小伙伴们觉得,公司经营状况这么好,股价上涨空间大,可以再持有多几年,但眼看退出期到了,没办法,只能先把股份卖掉,按期把钱分给LP。

(本案例包含大量假设和简化条件,不知道故事有没有编崩……)

要退出的时候,接盘侠可以是二级市场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IPO)、可以是其他大公司并购(M&A)、可以是其他PE/VC基金(trade sales)、甚至是公司的管理团队(buyout)。

GP根据基金和项目的需要,以及市场环境,再来决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退出。

比如:

  • 在油菜花一期的情况下,退出期比较长,GP比较多选择余地。可以等上市审批走流程,打不过BAT也可以选择被收购,短期内退出无望的也可以把老股转让给其他基金,如果他们愿意接盘的话。已经上市的,则可以在退出期内,挑个股价比较合适的时机出手。

  • 在油菜花二期的情况下,GP的选择余地比较少,甚至拔苗助长也要退出掉。

总之,基金的生命是有限的,LP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文艺点说,花开堪折直须折……

  • 一般养老金、捐赠基金(大多数美元LP)属于耐心资本,资产保值为主要目标,资产配置比较多元,投PEVC主要是为了获得超额收益,风险容忍度更高。相应的,大多数美元基金存续期也比较长。

  • 而个人LP(大多数人民LP)资产增值为主要目标,资产配置分散程度有限,风险容忍度比较低,相应的,人民币基金存续期相对更短。

为什么公司一旦上市,投资公司纷纷退出撤资?

上图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资产配置比例和10年期(一个经济周期)年化回报。出了名的耐心资本,愿意投资常青藤型基金(evergreen investor),追求超长期回报和价值创造,甚至不设存续期……另外,有些答案说是为了把钱收回来投资新的机会。其实这样说不太恰当,因为规范的做法是不可以滚动投资,即某个项目上市套现了之后,可以尽快钱分给LP(一般净利润LP拿80%,GP拿20%),也可以到存续期结束再分钱,但这笔钱不能以同一只基金的名义投资新的项目。当然,GP可以募集新的基金,让赚了钱的LP继续捧场;也可以把自己分的那20%(carried interest)用来做个人天使,但这是油菜花三期或者小伙伴的钱,而不是资金流回油菜花一期循环利用……常青藤型基金例外,但这样的超长期投资者绝非主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