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博物院是在清代皇宫旧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所谓金翠珠玉,奇珍异宝,尽聚其中。故宫博物院不但有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宋元陶瓷、竹木家具等,而且还保存着大量唐、宋、元、明、清的法书名画。就绘画方面言,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韩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都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则藏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都是人间瑰宝。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特别是让中国画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更快、更好地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品,我们组织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专家和画家,结合现代的电脑技术,在故宫的藏品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山水、人物、花鸟画作品进行解析,力图还原作者当时的创作次序。 宋 巨然(传) 万壑松风图 绢本 设色 202.3×78.2cm 鉴于传统中国画内容庞杂、工具材料复杂、技法玄妙的特点,在编辑出版《故宫画谱》时,有必要在《故宫画谱》中先编一册介绍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材料、技法要点的入门指导用书,提纲挈领,使学画者能在临摹学习《故宫画谱》之前有一个总的印象,同时,也是为了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出版。 宋 郭熙(传) 古木遥山图 绢本 设色 185.1×107.4cm 本书主要从介绍文房四宝入手,了解中国画颜料和工具的产地、发展历史和使用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初学者可以快速地掌握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特别是为初学者购买中国画工具材料提供指南。笔墨语言则从用笔、用墨、用色的角度讲解中国画的握笔、运笔、用墨方法,配以图示,初学画者可以通过图示直观地模仿学习,真正达到一册在手,无师自通的目的。如工笔画渲染中的握笔方法以前很少有技法书讲到,而书中做了全面的讲解和示范,初学画者根据图示就能撑握这种执笔法。基础技法部分主要是介绍人物画中的十八描,山水画的各种皴法和花鸟画的各种渲染法,为初学者临摹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临摹常识部分主要是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学习、教学和创作经验编写而成,特别是书中谈到的变体临摹理论,对于中国画的临摹、创作大有裨益。 宋 王诜 烟江叠嶂图 绢本 设色 45.8×165.7cm 宋 李成 茂林远岫图 绢本 设色 45.5cmx142.1cm局部 宋 李成 小寒林图 绢本 设色 39.7cmx71.4cm局部 宋 佚名 明皇击球图局部 纸本 水墨 31.7×226cm 宋 马和之 月色秋声图 绢本 设色 29.1×22.3cm 宋 佚名 仙山楼阁图 绢本 设色 25.6×26.9cm 宋 赵佶 五色鹦鹉图局部 绢本 设色 53.3×125.1cm 张东华编著,《故宫画谱》基础导论,故宫出版社,2012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