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焦湿热证

 古道岐黄 2017-02-25

  三焦辨证论治 > 中焦湿热证

  中焦湿热证,以脾胃见症为主,随着中气的强弱不同,可分为湿偏重和热偏重两类。

  (1)湿偏重证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目昏胀,身重或痛,四肢倦怠酸疼,胸脘痞闷,不饥少食,口不渴,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而混浊,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苦温燥湿,佐以芳香淡渗。

  方药三仁汤

  三仁汤(《温病条辨》):杏仁10克、滑石20克、通草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白蔻仁6克、薏苡仁20克、半夏10克。

  三仁汤用杏仁宣肺利气化湿,蔻仁、厚朴、半夏芳化利气燥湿,通草、薏苡仁、滑石淡渗利湿,竹叶透热于外,合而共湊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

  若湿阻三焦升降,症见脘腹胀满,大便不爽或溏泄,身重或痛,苔白腻或微黄,脉模糊或濡缓等症。虽云湿阻三焦升降,实以中焦为病变中心,且可从其有无夹滞以及湿阻经络,以及热化等不同证,分别选用一、二、三、加减正气散施治。

  脘腹胀满,食滞不化,大便不爽--湿夹食滞,一加正气散(《温病条辨》):藿香厚朴大腹皮陈皮神曲麦芽杏仁、、茯苓茵陈

  脘闷、便溏、身重或痛,脉象模糊--湿热偏阻经络,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藿香厚朴陈皮生苡仁通草茯苓豆卷

  脘腹胀满,舌苔微黄,小便黄--湿趋化热,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藿香、厚朴、陈皮、杏仁、滑石粉、茯苓。

  从以上方剂组成可以看出:主要包含着芳香化湿(藿香)和苦温燥湿(厚朴、陈皮)以及淡渗利湿(生苡仁、通草、滑石、茯苓)三法,同时还有具开上(杏仁、藿香)、运中(厚朴、陈皮、蔻仁、大腹皮、神曲、麦芽)和渗下(通草、滑石、茯苓)的上下分消作用,故能主治以中焦为主的湿偏重证。

  (2)热重于湿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满,烦满,烦闷呕恶,身热口渴,舌苔黄腻。其病机是湿热交结,热重于湿,阻碍中焦升降失常。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方药连朴饮黄芩滑石

  连朴饮(《霍乱论》):厚朴芦根各6克,黄连石菖蒲制半夏各3克,豆豉山梔各10克。

  连朴饮以黄连苦寒清热化浊,厚朴苦温利气化湿,半夏降逆和胃,菖蒲芳香化湿,栀子、豆豉清宣郁热,芦根清利湿热,生津止渴。更加黄芩、滑石以助清热化湿之功。若证见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胸痞身重脉洪大之胃热脾湿证,又当选用白虎加苍术汤为治。至于湿热伤阴,从燥化陷入营血则按温热营血辨证论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