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条辨》中焦篇必诵14条

 寂寞在繁衍 2015-09-21

    1.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11.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12.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三钱〕、麦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两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17.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 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新加黄龙汤}方 苦甘咸法。

    细生地〔五钱〕、生甘草〔二钱〕、人参〔一钱五分另煎〕、生大黄〔三钱〕、芒硝〔一钱〕、元参〔五钱〕、麦冬〔五钱连心〕、当归〔一钱五分〕、海参〔二条洗〕、姜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失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余参或可加入。

   〔宣白承气汤方〕苦辛淡法。

    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栝蒌皮〔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导赤承气汤方〕

    赤芍〔三钱〕、细生地〔五钱〕、生大黄〔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芒硝〔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牛黄承气汤方〕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增液承气汤方〕即于增液汤内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19.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黄连黄芩汤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属湿温。    

   〔黄连黄芩汤方〕苦寒微辛法。

    黄连〔二钱〕、黄芩〔二钱〕、郁金〔一钱五分〕、香豆豉〔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20.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荣汤主之,若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中求之。

    23.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欬,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

    24.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

    29.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黄汤主之。

   〔冬地三黄汤方〕甘苦合化阴气法。

    麦冬〔八钱〕、黄连〔一钱〕、苇根汁〔半酒杯冲〕、元参〔四钱〕、黄柏〔一钱〕、银花露〔半杯酒冲〕、细生地〔四钱〕、黄芩〔一钱〕、生甘草〔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利为度。

    30.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31.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41.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宫汤主之。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宫汤。

   〔三石汤方〕

    飞滑石〔三钱〕、生石膏〔五钱〕、寒水石〔三钱〕、杏仁〔三钱〕、竹茹〔二钱炒〕、银花〔二钱花露更妙〕、金汁〔一杯酒冲〕、白通草〔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加味清宫汤方〕

    即于前清宫汤内加知母三钱,银花二钱,竹沥五茶匙冲入。

    58.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一加减正气散方〕

    霍香梗〔二钱〕、厚朴〔二钱〕、杏仁〔二钱〕、茯苓皮〔二钱〕、广皮〔一钱〕、神曲〔一钱五分〕、麦芽〔一钱五分〕、绵茵陈〔二钱〕、大腹皮〔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再服。

    59.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二加减正气散方〕苦辛淡法。

    藿香梗〔三钱〕、广皮〔二钱〕、厚朴〔二钱〕、茯苓皮〔三钱〕、木防己〔三钱〕、大豆黄卷〔二钱〕、川通草〔一钱五分〕、薏苡仁〔三钱〕。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60.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

   〔三加减正气散方〕苦辛寒法。

    藿香〔三钱连梗叶〕、茯苓皮〔三钱〕、厚朴〔二钱〕、广皮〔一钱五分〕、杏仁〔三钱〕、滑石〔五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61.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四加减正气散主之。

   〔四加减正气散方〕苦辛温法。

    藿香梗〔三钱〕、厚朴〔二钱〕、茯苓〔三钱〕、广皮〔一钱五分〕、草果〔一钱〕、楂肉〔五钱炒〕、神曲〔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62.秽湿着里,脘闷便泄,五加减正气散主之。

   〔五加减正气散方〕苦辛温法。

    藿香梗〔二钱〕、广皮〔一钱五分〕、茯苓块〔三钱〕、厚朴〔二钱〕、大腹皮〔一钱五分〕、谷芽〔二钱〕、苍术〔一钱〕。

    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63.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徙清热则湿不退,徒袪湿则热愈炽,黄芩滑石汤主之。

   〔黄苓滑石汤方〕苦辛寒法。

    黄苓〔三钱〕、滑石〔三钱〕、茯苓皮〔三钱〕、大腹皮〔二钱〕、白蔻仁〔二钱〕、通草〔一钱〕、猪苓〔三钱〕。

    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