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将倾(二十二)

 昵称21399464 2017-02-27

(二十二)雨花台下

 

忠王李秀成统率“十三王”由苏州会合后驰援天京,对外诈称统兵六十万,那当真是“旗帜如林,层层排列”,把雨花台的曾国荃两万人马围了个水泄不通。此刻,曾国荃完全就是一个人在战斗。由于苏州、杭州、嘉兴、宁国、九洲等要紧之地,都还在太平军控制之下,曾国荃独军犯险,形势很是危急。若各路太平军不来救,天京池高城厚、粮弹充足,一年半载绝难攻克;若各路太平军来救,则腹背受敌,危险之极。


对此,大哥曾国藩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去信埋怨“沅弟进兵,究嫌太速,余深以为虑”。可是,曾国荃大不以为然,他觉得兵临城下是打乱太平军四处出击、流动作战惯招的最好办法。以往作战,都是清军湘军追着太平军打,人家来去自由,毫无牵挂;如今天京吃紧,各地太平军的攻势顿时减轻,以区区两万人拖动敌人二三十万援军,这买卖划算得狠!此外,曾国荃始终不肯按照大哥的安排,先从江渐之地打起,先剪枝蔓,最后再围攻长毛老巢,皆因他有自己的如意小算盘。先打苏浙,曾国荃就极容易被李秀成等一干太平军缠住,打来打去,极难脱身;纵然苦战得胜,当他疲惫不堪、急匆匆赶到天京城外时,恐怕就已经沦落为夺取最后胜利的配角。曾国荃早想清楚了这一点,这出战天京的大戏必须我曾九帅来演一号,其他人统统靠边站!

 

             曾国荃信札


是的,曾九帅的男主角色不易夺,但反派一号李秀成也不是好相与的。在苏州,他骄奢淫逸,享受着忠王府里的“神仙洞窟”;在天京,他勇猛过人,绝对称得上太平军战神。围住曾国荃不难,难得是如此拔得这枚盯在天京肌肉上的巨大楔子。李秀成绝非浪得费名,马上祭出大炮+地道战这一对法宝。太炮名曰“落地开花炮”,产自西洋,与李鸿章后来攻打苏、常的同款,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湘军根本就没见过;地道是中国古代攻城要术之一,太平军多年来使用娴熟,经常是不知不觉中挖好地道、放上炸药,轰隆一声响,出现天兵千千万。

 


开花大炮使用的是榴弹,威力大,射程远。开炮时,炮弹“自空中击下,呼声动地”,湘军将士只有纷纷集体卧倒,祈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如来佛祖、太上老祖各路神仙保佑。幸好湘军团缩区域十分狭小,炮弹往往自湘军阵营呼啸而过,或打偏目标,或击中壕沟、木栅,并不能给予太多杀伤。究其原因,太平军多数为文盲,虽然有个别炮兵“外援”,但炮兵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一味远攻,图废弹药,短时间实在难以见效。

 

曾国荃沉着应战,他坚决贯彻落实大哥“扎硬营、打死仗”的指导思想,营盘外先是搞上一层坚实的泥土木板墙,再向外挖三道壕沟,每条深达五、六米,最后还有五六层用粗木埋下地下、筑土牢固的“花篱”,这样的工整,没有坦克是绝难攻下来的。李秀成对此一筹莫展,大炮不给力,那就换洋枪。接近湘军营寨,近距离枪战、肉搏,这下子湘军有点吃不消了,毕竟湘军的土枪与洋枪的射程和杀伤力是不能比的。如此湘军逐渐丢失了部分阵地、壕沟,太平军不断逼近营垒。

 


湘军为躲避洋枪,只得躲在墙后交战射击,太平军则在壕沟上用箱子装上沙土,做出防御工事,开始挖地道。不久,太平军已经把地道挖到了雨花台后,曾国荃眼中得见,告诫各营严加防备。果然,一声巨响之后,无数石块、土块飞入半空,嘉字、吉后两营防区的营墙被轰塌几十米。太平军开始冲锋,两军开始短兵相接,曾国荃的部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狭路相逢勇者胜,曾国荃的队伍再无退路,拼死血战到底,用尽全力才堵住了阵地缺口。

 

曾国荃心想,这坐以待炸也不是个事呀,干脆!你挖地税,我也挖!湘军日夜观察太平军动静,发现某个方位在挖地道后,就迎对赶上也挖了起来,等双方快挖通时,湘军“抽刃迭刺,聚而歼之”,或者“熏以青烟,灌以秽水”,实在不行就“伐木作薪,堵塞洞口”。总之,太平军的地道战遇到了湘军的地道战,两方僵持水下,皆不能胜。

 


陆路不行,试试水路?不好意思,长江上是湘军水师提督彭玉麟彭总司令的天下,城内城外的太平军战之即败,避之如虎。负责为曾国荃保障弹药粮食、辎重物资的是曾家幼弟曾国葆,他在长江水师的协助下,从安庆、芜湖给哥哥送来了源源不断的补给。而李秀成的后勤保障始终未能解决,城内的友军在“洪家人”-----洪仁干、洪仁达、洪仁发等几位王爷的指挥下,拒不出城配合作战,让李秀成独自承受拯救天京的重任。长途由苏州运来的给养被镇江、扬州的清军截住。时间一长,部队断粮,李秀成也开始发愁了。

 

                   曾国葆


对了,太平天国不是还有一位顶梁柱----英王陈玉成么?这位仁兄哪里去了?不好意思,在曾国荃来到南京城下前,他已经在安徽被人捆绑献给了清军。陈玉成比李秀成小十四岁,二人情同兄弟,在天京之乱后共同掌握太平天国兵权。那时他才二十岁。二十二岁时,陈玉成超越李秀成,成为太平天国军事统帅。只是,这一切都在洪仁干到来后发生了变化。做为最早追随洪秀全的族人,洪仁干当时年纪尚小,家人不许他参加太平军,此君便待在广东,后来到香港游历了一备,大开了眼界。等洪秀全定都天京后,洪仁干找上门来,识文断字、流过洋的他被大喜过外的洪天王封为干王。就在这位寸功未立的王爷动议下,陈玉成开始了倒霉的西征。

 


西征湖北失利后,陈玉成还丢掉了安庆,只得退守庐州。洪天王对此次军事失利十分生气,降旨惩罚,吓得陈玉成不敢回天京。后来,庐州断粮,他派出远征河南、陕西的遵王赖文光、扶王陈得才又杳无消息,他只得向当地的地头蛇苗沛霖求援。苗沛霖,秀才出身,安徽当地人,最初自已搞团练、保家乡对抗捻军,陆续发展了十几万人马。后来,此君轮番与太平军、捻军、清军合作,然后不停反叛,属于典型的见风驶舵的主儿。此次,陈玉成送上门来,被苗沛霖直接送给了钦差大臣胜保---就是在热河避暑山庄誓死效忠两宫皇太后的那位。劝降不成,陈玉成在押解途中于河南被杀掉。

 


眼看西风起,秋叶黄、太平军将士还没衣裳。深晓兵法的李秀成心想总不能让大家穿着衬衣在冬天打仗吧,无奈之下只得撤回苏州,十三王救天京计划以失败告终。至此,曾国荃以两万人马苦守四十六天,成功拖疲李秀成大军二十万,赢得一片惊叹。只是,曾家幼弟曾国葆身染瘟病,此役不久便病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