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史话高新之村名溯源篇(四)

 小清河人 2017-02-27

道 旭 管 区

15村(居)

道旭、皂户杨、新大刘、吕家、张王庄、坡赵家、洼魏家

麻家、宗家、王庄子、新三里、魏福吴、前陈、后陈、洼孙

 

道旭

曾名:道西

位于办事处北7公里处,滨州黄河大桥南首西侧。因处古驿道旁,村名道西。光绪帝十八年(1892年)辟为黄河码头,民国间日伪设据点于此,因军事地图标注误为道旭遂就讹为名。

《韩氏族谱》载:韩氏于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此,人丁兴旺,遂成大户。赵、许二姓系民国间黄河职工在此定居;刘姓系光绪间由大刘家附亲迁此。另有张姓。

韩连捷,字成三,塾师,桃李多优,德高望重。光绪间,清廷赐“恩奖七品”衔。八十大寿时,蒲台仁、义、礼、智、信五乡之绅董,联赠“德寿争荣”匾额旌其门。

清属蒲台礼字乡;民国间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后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1947年建支部。

 

皂户杨

位于办事处北7公里处,滨州黄河大桥西南侧。

明洪武二年,刘、杨二姓由枣强迁此,因耕种地方皂隶俸银地,故名皂户杨。后杨氏绝后,刘氏人丁兴旺。贾姓系坐地户。高姓由高家迁来,崔姓由打渔张迁来。另有赵姓。

村东南有王家营遗址。

清属蒲台礼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后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1947年建支部

 

新大刘

曾名:大刘家

位于办事处北5公里处。

光绪十八年黄泛时,今蒲城乡大刘家村民迁来建村,仍沿旧村名。河床固定后大部村民迁回,余者留此。因本市有重名村,于1984年10月滨州市人民政府更名“新大刘”。刘为主姓,另有杨、林、田等姓。

清属蒲台礼字乡;民国间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后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52年建党。

 

吕家

位于办事处北5公里处,803省道西侧。

明前立村。刘姓,洪武二年由枣强迁来,另有刘、吕、赵、李(李家庄人)姓。

清属蒲台智字乡;民国间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7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张家王

曾名:张家。

位于办事处北6公里处,803省道西侧。

明洪武二年张姓自河北枣强迁此,以姓名村。“王庄”二字待考。张为主姓。魏姓,光绪间由沙土魏迁来;高姓,由北镇迁来。另有刘、王、李姓。

清属蒲台智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1947年建支部。

 

坡赵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6公里处。

明洪武二年赵氏由河北枣庄迁此,因村址正处古漯水支流南岸,往北逐步下坡,因名坡赵家。张姓,光绪间由张肖堂迁来;宗姓由利津宋沙洼迁此。另有董姓。

张兴元、赵万杰、晚清末邑痒。

1947年地主刘日常同儿媳杀死党员宋振英。

清属蒲台礼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洼魏家

位于办事处北7公里处,道旭引黄闸南。           

魏氏碑载:魏松,洪武二年自枣强迁此。因地势低洼,名洼魏家,另有刘、宋、李、苏等姓。

清属蒲台礼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麻家

曾名:凤落村。

位于办事处北7公里之黄河堤根处。

明前名凤落村,元末因战争成废墟,仅麻七、麻八幸存。洪武二年,枣强赵氏迁此,初拟以姓命村,麻七、麻八不允,遂以麻姓名村。后麻氏绝嗣,现赵为主姓,另有张、韩、刘、卜等姓。

据《蒲台乡土志》载:赵济美,字钟秀,顺治乙亥进士,选庶吉士,改户部主事督理京仓,尽革粮艘常例,旋督理北新钞关,后改补光禄寺署正。任刑部郎中时,平反冤狱;出守平凉府时,奋威将军王进宝,因克扣兵饷引起大哗,济美为陈利害,晓以大义,军士戴德,皆释甲听命,寻推督学粤西,会丁忧归。

1947年国民党兵至道旭时,有地主赵凤山等杀害党员事件。

清属蒲台礼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宗家

位于办事处西北7公里处。

明前立村,居有宗、许姓。元明之战中,许芳昌、许建修二人幸存。洪武二年王姓迁此,现为主姓,许姓次之。另有丁、杨姓。

许会南,清朝举人。王太宁、字祥亭,咸丰邑痒。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城区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7年建党,同年建支部。

 

王庄子

曾名:程家庄

位于办事处西北6公里处。

明前立村,名程家庄。明洪武二年,王姓由枣强迁此,后人丁兴旺,易为今名。另有程姓。

王岱瞻,嘉庆甲戍岁贡。王璋,道光乙未恩贡。王润,光绪壬午岁贡。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7年建党。

 

新三里

曾名:三里庄。

位于办事处西北6公里处,黄河堤南。

原为今蒲城三里庄,光绪十八年(1892年)因黄泛毁家迁此,仍沿原村名。河床渐定后大部迁回,余者仍在此。因本市有重名,1984年10月由滨州市人民政府更名新三里。有程、韩、李、常等姓。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魏福吴

曾命:魏福武

位于办事处西北6公里处,道旭干渠东。

元代魏福武,以名名村,后讹武为吴。明洪武二年,王金、王玉弟兄同高姓迁此。现有高、王、魏姓。董姓,光绪间由赵四勿迁入,刘系旧镇迁来。

高先生,光绪间邑庠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1970年建支部

 

前陈

位于办事处西北6公里处。

洪武二年,陈江、陈水、陈万兄弟三人,由枣强迁此,长兄陈江在大道南立村,曰前陈,二弟在道北立村,曰后陈。独姓村。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属博兴小营区

、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7年建党,1952年建支部。

 

后陈

建制沿革同前陈。

 

洼孙

位于办事处西北7公里处,道旭洼(古漯水)中。

清咸丰间,修黄河堤坝时,今滨州杜店孙家崖子村在堤线内,故迁此落户。因地势低洼,名洼孙家。同时迁入者尚有王姓(今高青王良家)、马姓(蒲台南关)。

孙泽远,清光绪监生,以乐善好施,捐置义地7亩5分载于《续修蒲台县志》。蒲尹赐“仁心为质”匾额旌其门。

清属蒲台义字乡;民国属蒲二区;1945年属蒲一区;1956年博兴小营区、道旭乡、小营公社;1982年属滨州市小营镇;2000年12月改属滨州市滨城区;2009年划入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46年建党,1962年建支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