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景芳|未来教育需要培养“AI无我有”的能力

 叶老师YP 2017-02-27



本文根据郝景芳博士在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发布会发言整理,图文已经本人同意。


我这个演讲相对来说更加泛泛一点,更多的是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畅想,以及在这个时代中,我们的教育需要往哪个方向?


传统工业时代的教育

我们目前的教育系统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这个系统非常适合我们过去的传统的工业时代。在启蒙和现代工业发展之前,是没有我们现在的学校的,大家都是在私塾,小而美的学校上学,或者给自己孩子请家庭教师。只有工业革命之后,全世界大规模的学校才大量出现。学校的目的不仅在于普及教育,还是为了让大家适应这样的工业体系。我们父母小的时候是被教导说,长大以后要做一个社会的螺丝钉,祖国希望你拧在哪儿,就拧在哪儿。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每个人的个性不重要,社会和职业的需要才是重要的。我们的应试考试也如此,不管你先前有什么个性,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的教学理念,都是这样的工业时代,流水线时代的产物。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整个流水线模式、标准化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取代。人工智能在未来能做什么呢?入门级白领工作,文书整理、翻译、编辑排版,基本的法律程序,连编程序人工智都可以做了。甚至现在入门级的诊疗,最近新出的看病的机器人,把所有的检验结果放在他面前,就能10秒钟诊断癌症,并给出一个好的治疗方案,甚至堪比三甲医院的大医生。未来简单重复性劳动的工作,都将会消失。这给我们教育系统带来很大的挑战,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是习惯于这样标准化的模式,那么很有可能他将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


人的机会在哪里?

有人跟我说,知识已经不重要了,所有的知识Google、百度都知道。知识渊博,通晓古今已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通过这些知识做什么。我们需要区分知识和能力,理想的境界是我们既教知识,也教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我们处于食材爆棚的状态,食材本身不是制约,你的厨艺就变成制约了。现在的教育系统应该更多由知识导向型转向能力导向型,我们要打破原来的学科分化的观念,培养更加通用的能力。


那么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的机会在哪里?我们的技能可以迁移吗?未来如果都是人工智能驾驶汽车,失业的司机能去做建筑师吗?这种能力的迁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吗?还是需要我们教育系统随之发生一些变革呢?教育需要升级,由原来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到创造性的学习的转变。也许我们跟人工智能比翻译,比计算,肯定竞争不过它,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要做人工智能很长时间内不能不做的事情。


我对未来教育的看法是“AI无我有”,因为机器是大数据学习,很快能看20万篇各类文献,它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比医学院的学生学了5年的知识还要多!比大数据学习,我们是无论如何比不过它的,但是也不用灰心,因为人从小是小数据学习的,我们不必因为自己不是大数据学习而自惭形秽。



人与人工智能不同,第一就是人有一种探索的精神。小孩子就是好奇心比较强,在他们面前摆了一个盒子,告诉他们不要打开,但是每个人都想要迫不急待的打开!我们对于所有未知的东西都有好奇心,导致我们不管大数据还是小数据,我们不满足于已知,如果你学会了这些东西,你就可能解开一个未解之迷,我们的动机就会被燃起来,这是推动我们人类科学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探索和创造精神是原发的,这种原发精神比较强的人未来可以进行创新创意开发学习新的东西,开拓新的领域,然后把新知识教给人工智能去学习,然后人工智能就可以去做一些应用的东西,这是从无到有的人类非常独特的动力。


第二,人有感受美的能力。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无法解释人类主观对美的感受,人工智能做了很多科学分析,但它也不知道人类觉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所有的艺术家和摄影师他们学的第一课就是观察,在我们看来普通的水湖或是破烂的街道,摄影师却能有独特的美的角度,他们可以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我们很多人感官相当粗糙的,但是在未来,对于美的体验本身是人和人工智很大的区别。未来像艺术家、设计师,这样的职业会越来越受欢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网红,仅仅是靠展示自己的服装搭配和美丽生活,每天就能有好几十万的收入,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美的感知和表达方面,从小得到的能力提升太欠缺了,在我们的传统认知系统里压根就不存在,到了现在这个东西非常稀缺。



第三,综合理解能力。从知识变成常识,我们把一些知识放到常识系统里让它发生迁移。比如说,我们说到“北京”,这是中国的首都,它应该在地理这个学科里面发生作用。我们还会联想和脑补出它的历史、文化以及它现在的政治、雾霾。人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当一个知识进入我们整个的常识体系,你整个的知识体系就是多学科汇集的,会自动化调动其他领域的知识。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是单门类的研究,想让这些门类综合起来,让一个门类学的东西迁移到另外一个门类,他们会觉得这是很奇特的事情。公司的策略官正是通过把不同学科和不同碎片编织起来,然后告诉你怎么样比较宏观和整体地看待问题。AI可以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但我们可以成为一名编织者,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


第四,人有自我主动性。我们今天看到AlphaGo下棋很厉害,但他没有自我意识。人不同,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我们观察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你跟一个很听话的孩子说你过来,他说不要,“你走吧”,“不要!”,“去洗澡”,“不要!”。他对所有事情都说不要的时候,是这个孩子第一次人格上的伟大觉醒。这个是对他未来来讲最了不起的一个过程。自我主动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现在社会所谓的成功者往往是自我主动性特别强的人,他们一定要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他们的未来可以让所有人工智能为他服务,他们可以给人工智能下命令,让所有人工智能为他服务,做他们的领导者。



第五,人有情感和交流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识别语义,但是很难与人产生共鸣,也无取代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感情纽带。这种美好的感情是机器人无法体会到的,这种情感需要我们有人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未来的招聘者会更加看重应聘者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未来还需要大量的陪伴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需要这种陪伴,很多人会在这一行业就业。



总结来说,未来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是培养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能力;其次是培养孩子感受美的能力,加强孩子对自然美的感知,发现生活的细节之美,让课本上的颜色和标注都有美的存在;还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理解能力,提倡通识教育;也要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找到学习的内在动力;最后还要学会和他人沟通交流,提高自身合作和表达的能力。


报名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早鸟有优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