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二次成长”——成熟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

 做UU的榜样 2017-02-28

教师成长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位普通教师从开始对校长专业引领意图非常抵制,然后撤除抵制,并接受引领一步步走向卓越。



当今教师大致有三种类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


  • 职初教师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

  • 骨干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

  • 卓越型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步的老师。


教师成长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位普通教师从开始对校长专业引领意图非常抵制,然后撤除抵制,并接受引领一步步走向卓越。


在我担任校长之后,开始意识到:教师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一位教师主动地自发展、自成长,需要群体的氛围。教师团队是呈金字塔式结构,以团队合作形式发展后,才能推出金字塔上的卓越型老师。为此,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 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过程;

  • 一位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 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

  • 某一些方式和途径,对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是有效的,但对二次专业成长则效果不大,或者无效。


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成长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长期


一、教师发展三个阶段期的主要特征


(一)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


  • 1. 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

  • 2. 对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

  • 3. 对学生的关注。这个阶段的老师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

  • 4. 有与同伴合作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是校长和同伴的认可。

  • 5. 开始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成最大的成功指标。


(二)教师进入发展高原期的标志


  • 1. 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发现自己在不断重复

  • 2. 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好比两块萝卜放在一起煮,萝卜还是萝卜,味道没有改变,这时候需要放进一块骨头,教师成长的味道就不同了。

  • 3. 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

  • 4. 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

  • 5. 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

  • 6. 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


高原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首先,高原期对教师具有自蔽性,身处高原期的老师不能清晰觉察到自己的处境。其次,大约有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教师,终身没有走出这个阶段。最后,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的到来,教师生活开始发生诸如离婚、生病、生活困难等等不如意的变化,走出高原期,格外艰难。


(三)教师进入第二次成长期的标志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积淀,部分教师成功地进入到了第二次成长期。


  • 1. 原先不太关注或不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

  • 2. 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

  • 3. 关于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方面的理解开始与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不同。

  • 4. 不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且对教材、课程资源、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一定区域内的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

  • 5. 开始对某一种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

  • 6. 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

    不注意收集自己的资料,说明教师没有倾注自己的心血。有一位年轻的教师非常刻苦好学。学校派他到日本去学习,日方安排了一位日本老教师来教他。不幸这位老教师去世了,政府把老教师一生收集的所有教学资料存放在博物馆里珍藏,还划出一间七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存放。这位年轻教师与工作人员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整理好老教师的那些资料。可见卓越型教师是非常注意收集自己的资料。

  • 7. 对朋友或者工作伙伴开始有挑选,而且这种挑选不完全是因为与自己的亲疏。

  • 8. 在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追求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表现出对一些固定的看法和做法的不满意。

  • 9. 开始在内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些信念,开始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否定。

  • 10. 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时会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

  • 11. 对自己常常有陌生感,感到自己变化很大。

  • 12. 既不自卑,也不像过去那样自傲,能客观看待自己。


二、教师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阶段的比较


(一)第一、二次成长的主要区别


  • 1. 第一次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长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 2. 第一次成长主要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

  • 3. 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

  • 4. 第一次成长很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则有很多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

  • 5. 第一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的指导。


(二)第一、二次成长的有效性调查分析


通过我们多年的观察与统计,我们从教师发展常见的形式出发,对两次发展阶段相应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见表1)。



三、卓越型教师成长的几点思考


大量的调查和数据都说明了二次成长是成为卓越教师的不二法则。二次成长成就卓越教师的关键点分别是读书、教学反思、课例研究、参加研讨会以及论著写作。


下面,我将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为什么说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读书是一个艰辛的历程,持之以恒要有从生活的最底层崛起的勇气和力量,将读书作为生活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所有专业人士最经济、最直接、最快速的成长法则就是读书。


读书又可以分为消磨时间的休闲式读书、认识事物为目的的学者式读书以及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问题式读书。其中教师问题式读书有五步法


  • 一是在身边找问题;

  • 二带着问题来读书;

  • 三在读书中获取某种观点、立场与方法;

  • 四用这种观点、立场与方法来反思;

  • 五在反思中改善行动。


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处方,可以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在洋泾中学我们“逼”老师读书。一开始,我在语文组里给老师介绍要读的书。中午吃饭时,我就去和老师们交流读书心得。一些老师没有读书,或没认真读书,在我面前一问三不知,显得没有学问,非常丢面子。过几天,我午餐时又去问老师,没有读书的老师非常怕我这个校长走到他的面前,纷纷低下了头。就这样我们读书的老师越来越多。为了鼓励教师读书,我曾在杭州西湖中租了一艘大船,让老师们在船上跟我读两天书,谁都不准下船。老师们都是非常讲面子的,讲面子也是一种资源。后来,我开始邀请著作的作者到学校,与学校老师一起交流,围绕著作内容敞开交流,最后是洋泾中学的语文老师最出风头,发言非常有深度,有见地。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学校的语文老师获得了读书的成就感,进而爱上了读书。


(二)教学反思是第二次成长的关键


反思是自己看自己。反思的前提条件是把自己分离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进而构建一个“理想的自我”。用“理想的自我”为鉴观察、判断和评价“现实的自我”。


教学反思有四个层次


  • 一是备课、上课、自我评价、修改的普通反思;

  • 二是更专业的备课、上课、反馈、修改,再上课、对比、总结反思程序;

  • 三是高级的教学诊断反思,包括记录、观察、切片、描述症状、同类相并、病理分析、同类病案检索、治疗等内容;

  • 四是最高级的反思,表现为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能力,能够做到对教学进行分类、能进行课案原理说明。


(三)课例研习最有效


企业管理者最有效的培训是撰写企业个案;工程师最有效的培训是项目实习;医生最有效的培训是病人会诊;律师最有效的培训是案件调查;教师最有效的培训是课例研习课例研习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上课评课。上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磨炼上课的技术;教师作为评课者,它的作用是对课堂技术的模仿。


二是观课评教。观课评课的焦点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观察者,从他人的课上受到一些启发。


三是析课评理。析课评理的焦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评析者,它的作用是实现从经验到“意识”的飞跃。


(四)参加学术研讨会是重要契机


卓越教师专业成长有五要素:学问(这是一个人的底子)、见识(决定一个人的态度)、才华(决定他人是否认识到你的价值)、胆略(能否把握住机遇)、品德(能把事业做得多大)。


见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气度。陌生化情境为教师提供逼近自我的外在条件;在现场体验中获得巨大灵感;在学术平台上迫使自己承认己不如人,有利于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帮助教师体验成功;扩大自己的工作圈与交际圈,成就自己的发展舞台。


(五)论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台阶


教师写作的实质是将默会知识向明言知识转化的过程。默化知识向明言知识转化的意义在于:固化经验,经验因固化而不断积累;促进反思,明言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提升知识层次,明言就是由个体知识到类别知识的转化;强化教师的成就感;有效传播,意会是手把手,明言是“心贴心”;明言可以寻找到学习共同体。


卓越教师写作是“三个面向”的写作:面向自我(不是面向专家),给自己看;面向问题(不是面向命题),重视思考的程序;面向事实(不是面向理论),思考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教师写文章应该是六个环节的完整链条。第一步,观察你在实践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第二步,用理论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在哪里?第三步,从你对问题的实质的理解出发,你从哪一个方面入手开始对实践的改善?第四步,观察改善的结果;第五步对这一过程的反思及初步的结论;第六步前瞻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然后,再一轮的循环,这样就进步了。


教师写作应该是一种临床教学研究。从个案出发,做具体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式,研究如何改善行动;用理论反思,而不是研究理论;聚焦任务,我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利用综合性的视角,不是单纯的认知视角;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原载《今日教育》



延伸阅读


美国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在河山高中(River Hill HighSchool),我听了一堂90分钟的世界历史课,属于GT(Gifted Talented)课程,即资优生课程,内容是“Henry Ⅷ”,即国王亨利八世。


上课伊始,老师给学生发了一张纸,内容如下:


主题:国王亨利八世

姓名            日期

说明从以下五个任务中任选一个任务完成,注意所有的内容必须准确再现历史。


1. 从以下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首歌,或说唱乐,或一首诗。

  • a. 一个局外人的角度;

  • b. 国王亨利八世的角度;

  • c. 他众多妻子中一个妻子的角度。


要求

  • (1)歌曲必须至少2分钟长;

  • (2)独立或与另一个人合作完成。


2. 从国王亨利八世的妻子们的角度写六篇日志。


要求:

  • (1)有创意;

  • (2)你要为每个妻子写一篇;

  • (3)描写你的感受、关注的事情等内容;

  • (4)确保准确再现历史;

  • (5)你需要对每一个妻子进行更多的研究;

  • (6)独立完成。


3. 编撰一份两页的画报。


要求:

  • (1)必须写三个故事(围绕国王亨利八世的统治,叙述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的故事和两个有特色的故事);

  • (2)独立完成。


4. 绘制以国王亨利八世的爱情生活或者以他统治英格兰为内容的漫画。


要求:

  • (1)单独完成;

  • (2)最少绘制15 幅漫画。


5. 制作关于国王亨利八世的小品或短剧的视频。


要求:

  • (1)请注意确保适当性和历史准确性;

  • (2)演员控制在2—4 人;

  • (3)时间控制在5—10 分钟。


除了这张任务单以外,教师还向学生分发了分别标为A、B、C、D 的材料,共14张纸:


第一份是以“亨利八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标题的材料。


有简单的说明文字:“下面这些关于亨利八世的描述,是由一些真正了解他的人写下的。请仔细阅读,并用结构图记录下他的信息。”


材料总共四则,每则都不长。根据注释,可以知道它们摘自不同的书籍,内容是对亨利八世的容貌、特长、爱好等方面的描述。另有一张亨利八世的全身画像。


第二份是以“亨利八世每天做什么”为标题的材料。


应该是从某本书上摘录的一些片段,都是对亨利八世日常生活的具体描述,如起床怎么样、穿衣服怎么样、宫廷内有什么规定等。


每则材料后面,是一些小问题、小练习。这些问题、练习题都很细致,比如,“请写出侍从和绅士每天早上做的事情”,“理发师多久见到国王一次”,理发师“在履行职责的时候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等。


第三份是国王亨利八世六位妻子的材料。


每则材料上除配有一张照片和这位妻子的介绍之外,还配有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比如,第一位妻子材料中的问题是:亨利八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亨利八世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第二位妻子材料中不但有一般性的介绍,还有她在被囚禁的监狱里写给亨利八世的信,所以问题中有一则是:阅读安妮写给亨利八世的信,你从中可以看出安妮有什么样的性格?


第四份都铎王室的家族谱系图


包括国王亨利八世的父母、亨利八世、他的兄弟姊妹、他的六位妻子,以及他与凯瑟琳的孩子、与安妮的孩子、与简的孩子。每个人都有照片、姓名和生卒年。


第五份是一份题为“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的材料

内容还是对亨利八世六位妻子的介绍,但具体内容与第三份有所不同,也有照片。


第六份是关于画报、日志、连环漫画、说唱乐或歌曲以及短剧的评分标准


共5页材料,非常具体,实际上就是学生写作的模板,目的是减少学生在写作上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历史内容的学习上。


一、中美课堂材料有什么不同?


这堂课应该属于我们所说的研究性学习的课。教学目的是掌握与国王亨利八世有关的历史材料并形成相对应的历史观。课堂教学过程并不复杂,90分钟的课,老师基本上一句话都没说,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一大沓材料,完成作业,然后交流。


这种课堂模式在国内也很普遍,国内教师发的材料大部分是知识的讲解。例如,教勾股定理,就把勾股定理再讲一遍,只是会比教材上讲得更细、更具体,每讲一点,会加进来一些例子之类。再如,讲如何欣赏宋词,则会把宋词的知识直接概括一些,然后再讲一些欣赏宋词需注意的要领。这种材料直接呈现学生要学的知识,我把这样的学习材料称为知识材料。


而我们在这节课上看到的这些材料,与国内教师发的材料有很大的区别。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国王亨利八世推动宗教改革的原因,但是关于这一点,所有材料中没有任何直接的讲述和定性的解释,只是提供了学生需要研究的“事实”,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承载了国王亨利八世推动宗教改革的原因的事实。学生要掌握某一个知识,但给学生的材料并不直接阐释、说明这一知识,而是承载了有关这一知识的事实,我把这种学习材料称为事实材料。


亨利八世 Henry Ⅷ


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是都铎王朝第二任君主(1509年4月22日-1547年1月28日在位),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国王。他是英王亨利七世与伊丽莎白王后的次子。


亨利七世去世以后,亨利八世在1509年4月22日继承王位。

做为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也是爱尔兰领主,后来更成为爱尔兰国王。亨利八世为了休妻另娶新皇后,与当时的罗马教皇反目,推行宗教改革,并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许自己另娶,并将当时英国主教立为英国国教会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并解散修道院,使英国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他在位期间,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


1547年1月28日,亨利八世在怀特霍尔宫去世,埋葬在温莎堡的圣乔治教堂,与第三任妻子珍·西摩合葬。他唯一的合法儿子爱德华六世根据第三部《王位继承法》,继承其王位。


一个是知识材料,一个是事实材料,两种材料,其形态不同,教学意义也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知识材料,其认知过程就是识记和理解;学生阅读事实材料,其认知过程则复杂得多,其中更多的是运用、分析、评价、创造。面对知识材料,学生主要是接受,而面对事实材料,学生主要是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材料的作用是提供知识定本和教学线索,确定知识最准确的表述,为教学安排提供一个依据;而事实材料是供学生研究的,学生通过研究这些事实材料得出结论,获得知识,目的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掌握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获取知识的方法。


知识材料与学生要学的知识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是重合的,但事实材料与学生要学的知识之间,则有一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呼应的关系:


一方面,必须相互区别,否则就不是事实材料,就不具备事实材料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呼应,否则就与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没有关系,就失去了它的教学价值。这种既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呼应的关系,是极难把握分寸的。这里隐藏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


事实材料来自原生材料,但又不是原生材料的简单堆砌,它是加工过的原生材料。加工什么、加工到什么地步、加工成什么样子、怎么来加工,这里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细判断和准确把握,隐藏了教师的苦心。它又必须保持着原生材料的状态,既不能直接给出知识的结论,又不能明显地暗示知识之所在。这个处理技巧极难掌握。


但是在《亨利八世》这个课例中,这一切做得堪称圆满。材料丰富又几乎没有重复的,每一则材料都有特殊的学习功能和教学价值,既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写作”这个任务,又能指向“历史学科的学习”这个目的。每一则材料都明显是经过挑选的,但又没有太过明显地暗示学生这样挑选的意图,仍然留给学生研究和想象的巨大空间。


在这堂课上,整整 90 分钟,除了偶尔参与学生的学习小组轻声地插几句话外,教师在班上几乎没有多讲一句话。就课堂教学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教学设计,也没有任何所谓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事实上,这些全部都体现在事实材料的设计中了。



二、《亨利八世》一课的启示


我们编写的教材及教科书之外的学习材料,不仅需要知识材料,也需要事实材料。在教室里,我们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不应是让学生直接理解的、记忆的东西,而应是让学生来研究的原始材料,是学习过程中需要研究的对象。


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那些所谓的学习材料,比《亨利八世》这样的学习材料差得太远了。像《亨利八世》这节课教师发的这些学习材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材料。


在讲授法的课堂里,存在两个统一

  • 一是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统一,教师的活动是讲,学生的活动是听,他们统一在同一个传播过程中;

  • 二是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学习的对象是统一的,学生听的对象就是学习的对象。


而在活动法的课堂里,存在两个分离


  • 一是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分离,比如在这堂课里,教师的活动根本就没有在课内进行的,而是全在课外进行——搜集材料,设计学生活动的形式和要求;学生的活动则主要在课内进行,即阅读材料,完成写作;

  • 二是学生的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对象分离。


比如在这堂课里,学生的活动是写作,而学习的对象并不是写作,而是相关历史材料、历史观点。这似乎是一种错位,但从学生学习的对象来看则并没有错,恰好相反,正是这种表面上的“课堂活动”意义上的“错位”,保证了这堂历史课较高的教学效益。这就是活动法课堂教学的辩证法。



· END ·

作者 | 李海林,特级教师,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美国陶森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 京师书院BigDat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