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骄阳似火,地热蒸腾,人们往往只顾眼前舒服,避热趋凉,西瓜冷饮贪得无厌,纳凉露宿犹恐不及,有些人甚至带汗跳到游泳池中,趁凉夜游。结果着凉感冒、腹痛腹泻也如雨后春笋般一个劲儿地暴涨。 那么我们该如何健康地度过炎夏呢? 中医认为,夏季养生,应顺从自然界万物繁荣、生长旺盛的特点,重点“养阳”。 阳气,其实就是人体的免疫力。我国传统中医医学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意思是说,阳气对人体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使人身体健康,体质强壮,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遵生八笺》说,“顺于正阳,以消暑气”,养阳有助于消暑。 夏天出汗较多,人体阳气隆盛向外,伏阴在内,体内阳气,特别是中焦脾胃阳气相对较虚。如果整晚不盖被子或贪吃冷饮无度,势必还要动用一部分阳气来维持阴阳平衡,这样会使人体的阳气损伤更重。人们既要顺势而动,又要处处维护阳气,千万别让阳气过度的消耗。 盛夏酷暑,外界温度高,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为了保持身体温度的平衡,会使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汗腺敞开,不断地向外散热,以排汗降温。在中医里,这种现象叫“腠理疏泄,卫阳不固”。 加之,夏日炎炎,人们睡眠少,食欲差,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如果夜间睡觉时开窗或开电扇或室外露宿或突遭雨淋受凉,这些都极容易让“虚邪贼风”乘机而入,引起夏日感冒:发热、咳嗽、头痛、全身酸楚、乏力无汗。 夏夜着凉感冒虽算不得什么大病,但会让人心烦意乱,有时也会并发腭扁桃体炎、气管炎、关节炎,甚至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严重症候。 所以,夏日也要像冬天那样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晚上睡觉时胸腹部盖好被褥;大汗后不要立即冲凉洗澡,雨淋后却要立即擦干,换上干衣服,或吃些姜汤。 冷饮、雪糕、冰镇食品一定要尽量少吃,倒是可以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 平日人们习惯喝凉茶来解暑,认为多喝凉茶可以解热,防止中暑,其实这是个误区。 凉茶大多苦寒,加之夏季人体内阳气比较虚弱,多饮反而会耗损体内的脾胃阳气。
文章来源于中医话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