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密寇准事奉父子两朝,数次罢官而能善终原因

 伟天英 2017-02-28

宋朝有名的忠臣、能臣和廉官寇准(史称寇凖)是陕西渭南人,。980年考中进士,正式成为大宋一名官员。由于在基层任职很优秀,被当时宋太宗赵光义赏识,然后提拔到朝廷任职。

寇准敢于直谏,被赵光义比作唐朝魏征。可是寇准这种刚直不阿的人,必然要得罪很多朝中同事,当然也不会被宋朝天子所得意,所以数次罢官。

揭密寇准事奉父子两朝,数次罢官而能善终原因

赵光义虽然把寇准比作唐朝魏征,但必竟赵光义不同于唐朝的李世民。后来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赵桓继位后,寇准又因为谏言被罢官,最终被贬到雷州。1023年,寇准病逝于雷州。

下面看客就带大家梳理一下寇准三次罢官的事件。

第一次,被人抓住小辫。史料记载,宋太宗时期,有一天寇准与同事温仲舒一起出去,没想到路上碰到一个疯子,看到寇准就大呼万岁。这还了得,万岁只有一个,那就是宋太宗赵光义,谁要被称为万岁,那就是谋反罪。正巧这事被一个人看到,而这个人恰恰就是与寇准有不同意见的张逊手下的,这人就把这事告诉了张逊。这可是收拾寇准的绝佳时机。张逊向宋太宗打了小报告。宋太宗就把寇准叫来对证,寇准也把温仲舒叫来一起与张逊理论,当着宋太宗的面两人就争执起来。宋太宗一气之下就把两人全都免了官。不过后来宋太宗又把寇准招了回来。

第二次,因与主和派斗。从史料记载看,寇准是一个主战派,他认为不应该对辽国软弱,应该把辽国打服。在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赵桓才放弃迁都成都的打算,亲自领兵取得一定胜利,本来按照寇准的意见还要打下去,但宋真宗早没了打的念头。宋朝与辽国就订立了澶渊之盟。

宋朝并不只有主张派,主和的妥协派也很多,这些人必然与寇准有矛盾。在寇准眼里这些人全都是一群废物。耿直的寇准心理并不设防,但那些主和派却一再陷害寇准。主和派的王钦若就对宋真宗说,当初寇准让宋真宗御驾亲征,那是寇准陷害宋真宗。这句小人话真奏效,宋真宗也知道如果当时失败了,自己岂不是早死了。于是宋真宗就把寇准免了职。

第三次,参与后宫之事。宋真宗病后,刘娥皇后就临朝听政了。当时宋朝大臣也怕出现第二个武则天。耿直的寇准居然与朝中大臣一起商议让太子出来主持朝政,但没想到被人泄露出去。这还了得,参与皇帝的家事,总要先向当朝皇帝报告,怎么大臣就能私自决定呢。必竟寇准也是有名望的大臣,刘娥只是把他的官职降为太子太傅。但该着寇准倒霉。当时有个太监与宰相丁谓有矛盾,就想把丁谓赶下台,让寇准重新出来当宰相,没想到让丁谓提前得到了消息,就逼太监自杀。并向刘娥反映寇准参与谋反,这可是大罪。丁谓是什么人?那是刘娥皇后最信赖的人。刘娥皇后想到寇准一再阻挠自己主持朝政,现在又出这事,就把寇准贬出朝廷去了。

揭密寇准事奉父子两朝,数次罢官而能善终原因

纵观寇准一生数次被贬官,而且有两次都是朝中了奸臣小人狠毒的计谋,寇准居然没有被杀,而且只是降官职,逐出朝廷。这要搁在其他朝代,早就被杀了。寇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而没被杀,主要有三条原因

其一,与大宋文官治国有关。宋朝是一个很奇特的朝代,要说弱,一点都不弱;要说强,还没强到哪里去。但赵匡胤陈桥兵变当皇帝后,他意识到如果给武官权力大了,他创造的王朝照样被人夺去。所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武官的权利基本就没有了,只有在打仗时才有统兵的权力,而且打完仗,兵权就收回。朝廷内奉行文官治国。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宋末期。寇准作为文官,又懂军事,当然得到大宋赏识。

其二,与寇准的性格有关。人的性格决定命运。耿直的性格既能受益也会吃亏。赵光义上台后,也想有一番作为。当时赵光义就想学李世民,因此对寇准也比较赏识。虽然谏官说话难听,但他们确实是忠心为国,这一点很重要。所以赵光义在任期间一直对寇准很好,虽然中途对寇准罢了官,但赵光义很快又把寇准招了回来。应该说,耿直的性格需要碰到赏识并接受的主子。

揭密寇准事奉父子两朝,数次罢官而能善终原因

其三,与寇准立下功劳有关。在澶州之战中,寇准确实为大宋立了大功,没有他北宋早就搬到成都了,更不要说澶渊之盟了。所以后来刘娥皇后出来执政,虽然把寇准罢了官,但刘娥皇后也算有能力的女人,她如果杀掉寇准,必将引起朝中大臣的反对,那她主持朝政就不稳了。后来丁谓让寇准职务一降再降,也没有痛下杀手,这与寇准的功劳与影响力有很多关系。

更多精彩历史探秘,请关注“头条号”泥腿看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