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神秘却雄心勃勃的资本猎手开始在调控的肃气氛下高调进军房地产市场。 同时将发布仪式选择在6月11日,陈发树的新华都集团和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在时间的巧合背后,是多元化产业投资战略目标的惊人一致。新华都集团CEO唐骏在湖南宣布,新华都地产将斥资百亿进军长沙房地产市场;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则亲自出现在北京,与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共同签署了北京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的合作协议。 如果说在金融行业翩翩起舞并在实业投资上也颇有建树的东方集团更像当年如日中天的德隆系,那么集中于聚焦性战略投资的新华都集团则更像和记黄埔和复星国际。不管像谁,双方在同一时刻瞄准了处于混沌状态的地产行业,而且一齐选择启动了风险与收益都惊人的超级大盘,颇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意味。 不过,虽然同样是进军房地产市场,两位久经沙场的猎手却打着不同的算盘。 唐骏瞄准的是短线,在他看来,长沙的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健康,属于“投资洼地”,而宏观调控下中小房企纷纷陷入困局,给了资金充沛的新华都以抄底并购的绝佳机会;张宏伟则更看重长线,因为该项目体量之庞大,资金量之巨大都非同小可,至少要在六七年后才能给东方集团带来稳定的投资回报。用一位评论人士的话说,青龙湖项目是东方集团一张高利率的长期定期存单。 顶着“打工皇帝”光环的唐骏给陈发树的新华都集团带来了清晰的多元化投资思路。唐骏深知要重新开辟一个行业慢慢做大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途径便是发挥资本的作用,对一些相对优秀、成长良好、兼具防御性和进攻性的优秀企业进行产业投资。这种思路与陈发树最推崇的巴菲特式投资理念不谋而合。 “民生类”是新华都投资的重点之一,青岛啤酒、云南白药的投资就是很好的佐证。这样看来,地产行业则更应该是新华都民生类投资的顶点。同时,进军地产也是新华都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必然之举,因为其最为倚重的新华都购物广场,去年的利润贡献仅为2亿元。不过同时,唐骏和陈发树也需要面对高房价带来的民怨和当前地产调控的重重压力。 在新华都的地产思路中,旅游地产、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将是未来的产业方向,在长沙以外,新华都还拥有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海南旅游度假项目两个超大型项目。 和“地产新秀”新华都集团相比,东方集团则属于“重操旧业”。东方集团起家于哈尔滨的地产建筑业,在地产行业赚得第一桶金的东方集团随后将目标投向了银行、证券等金融业、家居建材流通业、港口运输业、矿产资源开发以及粮油等行业,尤其是在金融行业,长袖善舞的张宏伟让东方集团成为民生银行、民族证券、新华人寿这些国内顶尖金融机构的股东,也为自己赢得了“红色资本玩家”的称号。 尽管在2004年卖出了哈尔滨东方建设集团,但东方集团并未彻底放弃直接的房地产开发,旗下仍拥有新鸿基盛城置业和东方置业等地产子公司。但这一次联手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旗下公司,斥资500亿元打造的北京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项目,则是近年来东方集团一直蛰伏的地产业务的一次爆发,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超级大盘能够给东方集团带来怎样的收益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尽管各自的算盘有所不同,新华都和东方集团却有着至关重要的相同优势。首先是雄厚的资本力量,其次则是多元化的产业链优势。 新华都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能力有目共睹,有了资本市场源源不断的“输血”,唐骏才能在媒体面前毫不掩饰新华都进军地产这个资本密集型行业的长处,“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资金、品牌和专业团队最为重要。而我们恰巧拥有一点点资金的优势。” 东方集团则更不容小觑,这家“超级投资集团”一直以来怀揣着金融帝国的梦想。双方的义务中明确规定,洛克菲勒负责引进国际知名的会议和组织入驻项目,而东方集团则负责美方在境内的贷款事宜。毫无疑问,拥有多家金融机构的“东方资本系”在国内的资金撬动能力绝不会逊于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财团。 在产业链方面,东方集团拥有国内最大的仓储式建材家居连锁超市企业东方家园,而新华都则拥有上市公司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这将使得二者的“地产+金融+产业链”的组合更加令人浮想联翩。 在中国的企业家们经历过多“多元化”之殇后,新华都集团和东方集团究竟是资本冲动下的逐利之举,还是长期酝酿后的精准定位?我们将拭目以待 |
|
来自: 东方小城 > 《东方集团资料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