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方珺逸 2017-03-02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文/陆地上的海蛎子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昨天,为期8个月的《中国好声音》版权归属问题终于尘埃落定,经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裁定:TALPA的赢得了授权协议中定义的所有知识产权的专属权利。所以,尽管灿星传媒和浙江卫视把《中国好声音》做到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度,但是归根结底,这节目的知识产权还是归属荷兰TALPA总公司。而唐德公司购买了完整的荷兰原版模式,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中国好声音》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就属于唐德而非灿星和浙江卫视了。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这是什么情况?完全颠覆了吃瓜群众的三观啊。难道是我的中文理解能力不行?这不就等于说,自己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被人贩子抢走了吗?《中国好声音》不是从浙江卫视,从语速堪比高铁的华少嘴里传播出来的么?如此被横刀夺爱,华少怎么看?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单从两家公司制作过的节目来看,属于星空传媒的灿星公司也要把唐德甩出几条街去的啊。随便拎出几个都是知名度杠杠的硬货干货:中国达人秀、舞林争霸、中国好歌曲、了不起的挑战等等。哪个不是行业的标杆被模仿的榜样?凭这样的实力怎么可能还被名不见经传的唐德公司给打败了呢?难道一开始制作《中国好声音》的时候,并没有购买到荷兰的原版产权?所以才被唐德吃得这么死豪无还手之力?当然,此时可能会有网友想到,这一切也许要归功于这家公司的几位明星的影响力,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明星效应往往是不可小视的。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其实想想也怪有趣的,正如有网友所描述那样,近几年资本对于文化娱乐产业的搅动无疑抬高了各类内容的价格,电视剧、电影、IP价格急速上涨,而综艺节目也不例外。国内有8成的真人秀节目模式购自海外,很多制作方当时在购买时没想过这背后潜在的巨大危机。如果自己不能牢牢掌握这些核心资源,而是一味依靠向外购买,迟早会面对版权方哄抬价格,另择金主的尴尬局面。2012年,国内版权代理公司IPCN从Talpa获得了《The Voice of XXX》的独家发行权,并将制作权授予灿星。而当时,按照节目模式费用占整体制作费用5%的国际惯例,灿星向Talpa支付了人民币200多万元。在2013年续约时,涨价到6000万元版权费。2014年、2015年都是以该价格续约。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近年来,为了IP的产权维护确实发生过不少争执。今昔不同往日,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清晰和强烈了。抄袭、模仿别人的劳动产物确实形同盗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保护了原创环境,保护了更多的“孩子”不被别人抱走。所以,现在仍然抱着侥幸心理打擦边球,盗取别人的智慧所得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这几年最著名的产权官司就要属于正抄袭琼瑶阿姨的作品了。尽管你费尽心机,也还是巧取豪夺。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中国好声音》是个真正的造星工厂。有多少素人是通过这个节目走上了音乐之路,踏上明星之途?甚至连一些已经过气的老明星,也通过做嘉宾老师而迅速翻红,重回巅峰。汪峰就是通过这个节目成功抢占娱乐头条,成为了能够与国际章比肩的一线明星。还有位最大的受益者应该就是华少了。《好声音》之前有多少人知道浙江卫视有这么个“中国好舌头”?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听说唐德公司要回《中国好声音》的版权之后,会把制作好的节目落户北京卫视。虽然这对于观众来说换谁家都影响不大,但是不可忽视灿星和浙江卫视这些“养母”,毕竟《好声音》是他们一手培养长大的。我想无论北京卫视和唐德做得怎么样,每播放一次,都是对灿星和华少们的折磨。失子之痛,莫过于此。这也给他们提个醒儿----以后录放节目还是要把完整的IP买过来,否则这代价也忒大了些。同时,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中国好声音》已经改为其他节目名,而那几位熟悉的“导师”依旧在那里,这无疑也就给接下来的《中国好声音》会挑选哪些巨星当导师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也许正是有了对比,有网友就调侃,称此时的唐德虽然看似拿到了版权,可为何让人有一种在捡剩饭吃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