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孩子为什么要脏着养?

 bluesea1023 2017-03-02

崔冰琳

读完本文
大约需要

10

分钟


医生介绍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主治医师

医学双硕士

英国牛津大学全球卫生医学硕士

汕头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硕士

德国喜宝公司特约儿科专家

        


▍讲座内容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治疗生病的孩子,因此,怎么样把孩子养好,让生病的孩子早日康复,让健康的孩子茁壮成长是我最重要的话题。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孩子为什么要脏着养。

为了准备这个讲座,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更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在这里,我想首先感谢把肩膀借给我的巨人们,准备这个讲座的时候,我的灵感受一些科普文章启发,并且这个幻灯片里的某些外文杂志的图片也是由它改编的,今天我讲课内容的参考文献我已经在每张幻灯片里面标出了。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要选这个话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经常在门诊听到妈妈们不同却有类似的抱怨,崔医生,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特别讲究卫生,天天洗好多次手,家里每天用消毒水拖地,宠物也不让养,也不怎么让别人来我们家,怎么跟别的孩子比起来好像更容易生病呢。而我家附近有一对夫妻,他们白天到医院做保洁,傍晚在我们小区收垃圾,一对儿女分别是四岁和六岁,两个孩子经常在傍晚时分帮助父母做些简单的工作,长年累月在垃圾堆旁玩耍,父母也没有多少时间管理,怎么反而长得挺皮实呢。

在国外的父母中,持这种观点的还真不少,我们来看几张照片,孩子在泥地里玩得全身都湿透了,甚至还和猪亲嘴,看到这里,我相信有些妈妈可能要着急了,这些外国小朋友的父母是不是疯了呢,怎么可以让孩子这么任性,孩子吃到脏东西怎么办呢,拉肚子,生病了怎么办,猪不会有传染病吧,究竟脏养孩子有没有科学根据,我开始寻找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习。

我自己对于脏和干净之间的看法也大大改变,今天我不是想提倡大家开始养小强,养老鼠,我是希望通过研究数据让爸爸妈妈们明白一个道理,过于干净有时也不是件好事。我们首先来看一些大背景的资料,14年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上面的数据,说明人类在过去的50年里通过努力让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风湿热、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肺结核的发生率大幅降低,传染病少了,看起来世界应该更美好了,但是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

曾经人们以为过敏性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并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其次,这是2002年到2010年上海地区婴幼儿脂溢性皮炎的患病率,从2.7%29.6%,十年间增长了十倍。

这张是1990年到2010年我国全国城市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从0.91%3.01%,增长了三倍,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0-14岁儿童约2.22亿,而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每年新出生人口约两千万,大家可以想象,这些疾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将会造成多大的危害,为什么这些疾病几乎同时在高达国家骤然增多,并蔓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纯粹是巧合吗,如果有10种现代疾病就意味着背后有10种得病的原因吗,是不是不太可能,那么也许所有的这些疾病泛滥的背后,有某个共同的罪魁祸首。

如果是,那又是什么原因会有如此广泛的波及面可以囊括哮喘、克隆病、多发性硬化、糖尿病、食物过敏等病症呢,Strachan是怎样提出这个假说的呢。

 

他研究了一万七千四百一十四名出生于1958年的英国人,结果发现在23岁的时候,有兄弟姐妹的人得花粉过敏的概率比较低,后来又发现宠物等家庭成员也有类似的功效,这个研究应该如何理解呢?

家庭成员越多,每个人接触到的病原体就越多,宠物就更不用说了,这也是传播病原体的一个载体,医生假说,得到非常多研究的印证和支持,但是它自身也有一些不足,没办法解释所有的问题,因此,2003年,格雷厄姆鲁克在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老朋友假说,为儿童提供生物暴露和过敏性疾病发生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更合理的解释。

这个假说认为,在大约一万年前,也就是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前,人类是以小群落存在的,靠狩猎、采摘和捡拾为生,接触大量的野生动物、植物和腐肉,因此,早期人类肠道含有大量的寄生虫、病毒、细菌以及其他各种微生物的族群,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它不是为了杀死,杀死的速度,而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共存共生和谐相处的栖息地,因此,人类与这些微生物是共栖共生的关系,这些微生物为了防止宿主对自己痛下杀手,在数亿千年的漫长过程中通过释放一些物质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形成对自己的免疫豁免。

但是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原始社会的小部落到现在文明的永久社区,快速的城市化、全球化,从农耕和驯养家畜到工业革命的完成,饮用水的卫生设施的发展和个人卫生的改善这些经济生活的巨大改变使人类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迅速减少,尤其是肠道蠕虫被迅速的消灭,与人类携手共度数千年的这些老朋友被清楚,他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也就减弱或者消失,从而放肆了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了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爆发和蔓延,不像那些与人类和平共同进化的老朋友。

一些新入侵的微生物,他们具有损害宿主的企图和能力,因而诱发强烈的免疫反应产生,与老朋友相反,这些新敌人不但不会抑制免疫反应,形成免疫耐受,反而会诱发强烈的免疫反应,诱发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比如儿童期呼吸道病毒和肺炎往往增加了儿童哮喘的风险。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理论背后坚实的研究基础,首先是关于寄生虫方面的研究,2002年发表在杂志上面的一篇论文,科学家们对比了西方孩子接种疫苗、环境清洁、使用抗生素和非洲孩子他们卫生条件恶劣,经常感染寄生虫,这两类孩子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两个地方的孩子皮肤点刺实验的阳性率都挺接近的,但为什么西方孩子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更高呢,其他关于关寄生虫的有力证据还有很多,比如科学家们已经鉴定出钩虫分泌的一种蛋白抗炎症蛋白二,能够降低人树状突细胞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抑制过敏体内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

该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了二期临床实验,是未来治疗哮喘的新方向,其次,吞食寄生虫卵可以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个听起来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议。

2005年,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两个令人震惊的临床试验结果,在三个月内有29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每两周吃下2500个桌边虫卵,其中有44.8%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改善,而没有吃虫卵的23名患者只有17.4%得到了改善。而另一个关于克隆恩病的研究中,29名患者在6个月内每三个星期吃2500个虫卵,六个月后有23人效果明显,其中21个人感到了症状基本缓解,寄生虫疗法刺激了商机。

在美国有专门的公司从病人的粪便中提取和培养寄生虫,然后输送回病人体内治疗疾病,每次收费20003000美金,虽然不便宜,但这些公司的生意都相当火爆,谁让自身免疫病人这么多呢。

最后你相信吗,蛔虫甚至能帮助人类怀孕,2015年科学杂志上面的一篇文章,科学家对986位玻利维亚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这个群体里面有70%的会感染寄生虫的,他们研究肠道寄生虫感染与女人生育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相关性如下,感染蛔虫的人首次怀孕较早,每次怀孕间隔都短,而感染钩虫的人首次怀孕较晚,怀孕间隔长,因此,有一种可能对人类繁殖率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可能是生理和免疫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

2010年,有科学家发现,在农场里长大的孩子很少得过敏或哮喘,这是什么原因呢,2015年,一个发表在杂志上的重大研究进一步揭开了这个谜团,科学家发现,农场里更常见的灰尘和细菌类毒素居然是让老鼠避免过敏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细菌类毒素,跟老鼠体内的一个特殊基因互相配合,巧妙的避免了过敏机制被触发,虽然是在老鼠身上做的实验,但对人基本同理,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农场的孩子和他们的妈妈都能接触更多的微生物,就能帮助他们的免疫系统更给力。

 科学家们指出,怀孕期间和孩子一岁之前多接触微生物很关键,而长期持续的接触牲畜,奶制品,动物饲料里面的微生物则更有好处。另外一个关于细菌的很有意思的研究,有一篇报道,科学家们发现,表皮葡萄球菌能够增强我们皮肤的先天性的屏障免疫,限制病原体入侵,同时他们与皮肤细胞协同,还能组织皮肤炎症的反应,因此我们如果过度洗手,把这些寄生细菌洗掉了的话,那我们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

英国科学家随访了艾伦地区1991到1992年出生的1.4万余名儿童,他们发现,一些过分讲究卫生,每天吸收五遍以上的儿童,其哮喘的发病率比那些脏一点的孩子高出5倍以上,在这里我想要特别强调手卫生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洗手对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很重要,但是如果过度了,特别是滥用含有过多消毒成分,如洗手液洗手可能就变成弊大于利了。

从2015年12月份开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就已经指出消毒成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还有一个研究我觉得蛮有趣的,也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关于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问题,据我观察,我们身边基本每个家庭都会有消毒碗柜,有的甚至有洗碗机,那么使用消毒碗柜好不好呢,如果家里有人有传染病使用消毒碗柜还是必要的,但如果家庭成员都是健康的话,使用消毒碗柜会不会对人的健康带来什么风险呢?

2015年一个来自瑞典的研究,他们调查了1029名7-8岁的儿童,他们发现了那些家里有洗碗机的还得哮喘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家里没有洗碗机的孩子,研究人员推测潜在的病因可能是因为洗碗机高温洗碗过于清洁,减少了孩子进餐时必要的细菌暴露,从而增加了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目前我们中国还没有类似的研究,我觉得值得深入去调查一下。2012年有一个大规模的研究发现,家庭环境脏一点,空气里的微生物就会更多样,家庭成员的皮肤表面微生物也会更加多样化,这样更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汪峰有一首歌叫《生来孤独》,其实我想说,我们生来并不孤独,在我们的身体里住着一百万亿个细菌,理解了我们和这一百万亿个细菌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为什么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我很喜欢英国诗人约翰唐恩的一首诗,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句话放在人类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都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里,人的体表皮肤比与外界相通的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及其腔道中菌寄居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据1984年一位学者统计,人体正常菌群总重量达1270亿微克,其中肠道一千克,皮肤20克,口腔、上呼吸道和阴道各占20克,鼻腔10克,而眼部1克,胃肠道寄居的细菌数量居人体之首,目前已知其中寄居者一千多种, 10的十二次方个菌落的细菌,肠道菌群主要可以分为益生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大类,简单来讲,益生菌以双歧杆菌乳酸菌为代表,是肠道菌群中的正能量,占约30%的数量,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抑制有害细菌。

有害菌,产气荚膜杆菌为代表则是肠道菌群中的负能量,占约10%的数量,他们时刻与有益菌对抗,一旦大量生长就会使得肠道菌群失衡,55制造有害物质,从而引发疾病。中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代表,是典型的墙头草,占约60%的数量,当益生菌占上风的时候,那么就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对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当有害菌占上风的时候,他们就会落井下石、助纣为虐,引发健康问题,这些寄生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的十倍,基因数差不多是人体的150倍,人体的生理代谢不仅受自身基因的控制,同时还受肠道细菌的调控。

现在有些科学家甚至提出,掌控人体的可能不是我们自己,而是那些共生的细菌。英语里有一个短语叫Follow your gut,follow追随,your你的,gut肠道,直接翻译是追随你的肠道,但它实际的意义是追随你的内心,中文里形容一个人思想和行为卑劣会用一肚子坏水这个短语,我们一般认为是大脑控制内心和思想,但东西方语言中这两个短语的奇妙共性是否在冥冥中暗合了现代科学研究带给我们的颠覆性认识,大脑的功能至少有一部分受肠道和微生物的控制,肠道菌群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2016年有一篇文章指出,肠道菌群通过其产生的脂肪栓来影响宿主DNA的三维结构,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肠道菌群已经被证实可以影响宿主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的风险。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我们和细菌共生的关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现代科学给出的答案可能是从子宫内就开始的,因为胎盘不是无菌的,它里面特有的微生物和口腔相似。

听到这里,可能大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产科医生总是建议人们怀孕前要去看牙,如果有牙周炎的话最好治好后再怀孕,因为一旦患有牙周炎,患者口腔里的细菌就不再是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而是充满了各种有害的细菌,而这些有害的细菌会影响到胎盘的菌群分布,从而影响胎儿的健康。

流行病学的数据也表明,严重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的风险要比牙周健康的产妇高7.5倍,而在妊娠期间,牙周病变严重的产妇其风险甚至可高达,为了保证有益的细菌而不是病菌跟我们一生同行,大自然早有奇妙的安排,准妈妈会向阴道里分泌大量的糖原,把一些叫做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养得多多的,同时这些友好的细菌也开始进入血液向乳腺转移,完成这些友好细菌的菌种准备之后,妈妈就可以让孩子出生了,自然分娩的孩子在经过产道时会全身涂满友好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嘴里也会吃进去大量的这些友好细菌。

新生儿生下来几天之内微生物数量就可能超过婴儿自己的体细胞数,但孩子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成熟则需要在随后几年完成。你看初生婴儿就本能的寻找妈妈的奶头开始吸允,母乳不仅给孩子提供能量和蛋白质,还发挥着帮助宝宝建立肠道正常菌群的神奇功能。

首先母乳不是无菌的,一毫升的母乳里至少含有一万个细菌,他们源源不断的把母亲体内的细菌输送给宝宝,帮助肠道菌群的建立,其次,母乳帮助婴儿筛选有益细菌,母乳里的乳糖是乳酸杆菌和其他产酸杆菌的食物,能够帮助他们迅速在肠道定居,这些首批的肠道居民可以抑制其他危险的微生物侵入新生儿的肠道,母乳里的寡糖虽然不能被新生儿消化,但它能被婴儿体内另外一种重要细菌双歧杆菌分解,有了寡糖的帮助,双歧杆菌也能开始在宝宝体内安居乐业,母乳里还含有尿素,这本是一种代谢废物,对婴儿有毒,但肠道里的细菌可以利用尿素作为蛋源合成自己的蛋白质,而不必与婴儿竞争蛋源,大自然的神奇怎能不让人惊叹呢。

但是近大半个世纪来,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已经严重打破了人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首先,我想谈一下剖宫产,我不是想说剖宫产绝对不好,在产妇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及时的剖宫产能够很好的挽救母亲和孩子的生命。

在现代社会,因为有的产妇怕痛,有的人仅仅是希望孩子在黄道吉日出生或者希望孩子在六年后能赶在九月份上小学等等原因,剖宫产的选择实在是太过度了。2013年,中国平均的剖宫产率已经达到了46%,位居世界第一,部分地区甚至高达70%-80%,已经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三倍,剖空产对母婴之间微生物的传递带来了严重的危险。

目前人们对此依然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在剖宫产过程中,孩子直接从子宫内被取出,没有经过母亲的产道,也没有获得乳酸杆菌,寄生在他们身上的细菌更多的是服饰及医生的皮肤,医院的床单,甚至手术室里面的细菌,这些细菌没有经过我们人类数十万年进化的筛选,他们并不能促进孩子免疫力的正常发育,生命早期定制的微生物菌群会影响我们一生的严重反映。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顺产和剖腹产的孩子,他们幼年期某些疾病的发生概率明显不同,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就可以看出,剖宫产的孩子在少年阶段患过敏性鼻炎、哮喘与糖尿病、肠胃炎,并有哮喘的比例都比顺产孩子要高出不少,为了扭转这种趋势,有人提出在剖宫产时推广阴道纱布技术,也就是将一团纱布放在待产母亲的引导里,以便收集满是细菌的分泌物,然后等孩子出生就小心的将分泌物涂到婴儿的皮肤和嘴上,虽然跟阴道分娩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母乳喂养原本是人类的天性,但遗憾的是,在商业社会,配方奶剥夺了部分孩子接受母乳喂养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细菌传承。

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其肠道菌群截然不同,上皮杆菌为母乳喂养的宝宝的肠道优势菌群,其比例可达到总粪便菌群的60%-90%,而肠杆菌和肠球菌为配方奶养宝宝的优势菌群,双歧杆菌仅占19%-25%。有报告发现,催生1-3天的人工喂养婴儿肠道内基本未检出双歧杆菌,双栖菌群为人体益生菌,而肠杆菌和肠球菌多为人体投机型菌,因而大家也都可以理解,为什么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出现各种胃肠问题的比例要远远的高于母乳喂养的孩子。

在2015年的一个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如果微生物有发生变化,孩子后期发生哮喘的概率就会增加,这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提示,或许对于孩子意义重大的微生态建立时间窗口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因此,各位妈妈们,请尽可能的母乳喂养吧。

由于语音限制,本文分为上下两篇

回复“脏养下”即可查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