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与桃花

 燕山道士李长瑞 2017-03-02

诗人与桃花

春天来了,桃花又要开了。诗人们又有了创作的素材和创作的灵感。如今各个诗词论坛又都在搞有关桃花的同题诗会。我不知道,诗人为什么那么爱桃花。

也不知道,诗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语言来形容桃花。为了寻找答案,我开始翻阅各种书籍。

答案让我吃惊了,仅自唐以来至五代的诗词出现桃字二千二百五十六次,涉及到桃及桃花的诗词共一千四百二十七首。古人如此之多的写桃花的诗词是我未曾想到的。那么诗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吟诵桃花呢?答案应该是这样的,桃是在中国古代分布广开发早,利用历史也很早的植物。与古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是最早进入文人的视线而写入文人作品的物种之一。每一个时代的文献及文学作品中,对于桃的记载及表现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先秦时期对桃实桃木桃花的利用,是桃文学和文化意义的生成的基础。《诗经.周南.桃夭》篇章,是中国文学有史以来人们以桃花歌咏美人的开端。专题的咏桃赋和咏桃诗是魏晋六朝以后出现的。桃花的花卉之美充分展露在唐代,对桃花物色美和景观美的充分展现,桃花意向的情感意蕴的深入挖掘,无论是审美认识还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唐代都呈现出发展、进步和繁荣的特征。宋代文学对桃花的认识则趋于深入和成熟,不在像唐人那样着笔于桃花的感性特征,而是治理于桃花“花德”“画品”的探讨,在贬抑桃花为俗物和妖客的同时,又张扬桃花成蹊而无言的美德。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宋代文人,将桃花为“仙人花”“神仙种”的身份尽情渲染,从而体现出对桃花认识的时代文化的特色。到清代孔尚任写的剧本《桃花扇》中,赋予桃花的就不是一般的美人,青春那么简单了。孔老先生赋予桃花是一种美人也有傲骨,美人也有刚烈的大胸怀了。总之,人们会在不同的年代根据这个年代的特性赋予桃花不同的境界和品行,用以歌颂当代那些积极向上的精神。

桃花是春日的浪漫芳华,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桃花是青春,美丽女性和生命的像征。这一象征蕴在不同时代的条件下,又衍生出不同的文学和文化内涵,“桃花流水”“人面桃花”“桃花与女性”等成为这一内涵的经典体现。而“桃花源”则是桃花的多种传统文化意蕴融合的产物。成为历代文人吟咏不尽,向往不已的精神皈依。

所以,春天来了,让我们的诗人大声的歌唱吧,用我们的时代新声和新时代的新理念,去描绘,去歌颂今天的桃花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